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故宮裡的太和殿曆史背景

故宮裡的太和殿曆史背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3:31:56

太和殿,又稱“金銮殿、至尊金殿、金銮寶殿”,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号故宮博物院内,矗立在紫禁城中央,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 是紫禁城(故宮)中最大的殿宇、 東方三大殿之一 。京城的中軸子午線沿着龍紋石雕禦路升上三台,從天子寶座下穿過,是中國現存規制最高的古代宮殿建築,是皇帝舉行重大朝典之地。大殿内外飾以成千上萬條金龍紋,屋脊角安設十個脊獸,在現存古建築中僅此一例。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太和殿建成,初名奉天殿; 後經數次災毀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極殿;滿清建都北京後改為今名;現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重建并留存下來的。

太和殿是中國許多重要曆史事件的發生地,見證了影響曆史走向的政治事件,也見證了中國的興衰與新生。不僅是一幢較為出名的木構建築,還是一個見證者。太和殿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除了奇異、獨特的設計布局以及衆多的珍寶外,它的堅固程度也較為出名。太和殿建成以後,遭遇過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

故宮裡的太和殿曆史背景(故宮太和殿你所不知道的故事)1

太和殿

大典儀式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将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并向王公大臣賜宴。

故宮裡的太和殿曆史背景(故宮太和殿你所不知道的故事)2

登基大典

每逢大典之日,從太和殿至天安門外,設有龐大的儀仗,太和殿前檐下設中和韶樂,太和門内設丹陛大樂,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齊集于丹墀内陳設"品極山”的禦道兩旁。皇帝出宮禦太和殿,午門鐘鼓齊鳴,殿廷樂隊相繼演奏,殿内外香煙缭繞,氣氛莊嚴肅穆,以顯示封建帝王的專貴和威嚴。

進士殿試

清初,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胪”仍在太和殿舉行。

故宮裡的太和殿曆史背景(故宮太和殿你所不知道的故事)3

殿試

太和殿筵宴

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節三大節午正時刻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宴席,招待各少數民族王公及外國使節。宴桌分設在數個地方,皇帝禦宴桌設在太和殿正中地平上,台下設内外王公、額驸、蒙古台吉及各族的伯克等人宴桌;理藩院尚書、侍郎及都察院左都禦史等人的宴桌,設于太和殿前廊下,二品以上世爵、侍衛大臣、内務府大臣宴桌,設于在太和殿月台前臨時支搭的黃幕内;三品以下文武官員宴桌,設在太和殿院内臨時支搭的八個藍布幕棚内。太和殿大宴共設210席,皇帝禦宴桌由内務府恭備,其他宴桌由親王、郡王、貝勒、貝子恭進。

故宮裡的太和殿曆史背景(故宮太和殿你所不知道的故事)4

太和殿筵席

奇聞異事

1908年冬,年僅兩歲的溥儀從京城什刹海北岸的醇親王府被抱入宮。溥儀入宮第二天,光緒帝于晚6點33分暴斃于瀛台涵元殿。光緒死後不到20小時,慈禧也去世了。1908年12月2日,溥儀登基儀式在太和殿舉行。清末進士金梁所寫的《光宣小紀》記載,坐在太和殿寶座上的溥儀當時吓得哇哇大哭。旁邊是他的父親載沣,慈禧封的攝政王,着急得滿頭大汗。載沣拿出了一個小玩具——布老虎,哄着溥儀說,“别哭啦,很快完了”。很多在場的大臣聽到了載沣的這番話,認為不吉利,這是暗喻大清快完了。

故宮裡的太和殿曆史背景(故宮太和殿你所不知道的故事)5

溥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