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除”的古今詞義微殊
文 | 陸宗達
詞義由古至今,曆千百年之發展變化,有些确已面目全非,引申軌迹難以尋求了:也有些古義與今義粗看似乎無别,仔細探讨差異卻在微處。在文言文閱讀中,前一類問題不難解決,因為隻要确為同一個詞的發展,變化不論多大,皆萬變不離其宗。隻要尋其本義,循其線索,總可以找到古今詞義相關之處。但後一類問題就較難解決。因為這類詞中,有一部分差異極小,如不仔細分辨,簡直無法區分,閱讀時便極易失去文意。
“除”的今義十分單純,作動詞用隻有一個基本意義,即“去掉”。有人用今義附會古語,認為“除官”就是“免職”,“除歲”就是“除去舊歲”……初看起來,似乎也說得通,但仔細考究,便見内中細微差異了。沈括的《夢溪筆談》說:
“除拜官職,謂‘除其舊籍’,不然也。‘除’猶‘易’也,以新易舊曰‘除’,如新舊歲之交謂之‘歲除’。《易》‘除戒器,戒不虞,’以新易弊,所以備不虞也。階謂之‘除’者,自下而上,亦更易之義。”
沈括的話是很精辟的。“除”的本義是台階,《說文·阜部》:“除,殿陛也。”殿陛就是宮殿的台階。《漢書·李廣蘇建傳》“扶辇下除,觸柱折轅。”杜甫《南鄰》詩“得食階除鳥雀馴”,都反映“除”的本義。
台階需一層一層地易階而上下,所以引申有交替、更易之義。“除官”不是免職,而是改換新職,“除歲”是以新年更換舊年。查先秦兩漢典籍,“除”義多為改換、更易。如:
《左傳·莊公四年》:“令尹鬬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營軍臨随,随人懼,行成。”杜預注“除道”為“更開直道”。孔穎達疏:“除道謂除治新路,故知更開直道。”
《詩經·小明》:“日月方除。”毛傳:“除陳生新也。”
《漢書·景帝紀》:“初除之官。”顔師古注:“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
前人每每在“除”下加注,正是因為“除”在先秦兩漢意義與注釋時代的常用義已經不甚相同、而其間差異又很難覺察的緣故。
上面三處,“除”都當“更易”講,“除道”即改換一條新的直路,“日月方除”指時日更替,也就是今天所謂的“日新月異”。“除官”的意義顔師古以“除故官,就新官”釋之,正體現一個“更”義。
“除”字當“去掉”講,隻取“除舊”的一面而不強調“更新”的一面,是後來發展的結果,這種變化十分細微,如果以今義附會古語,意義上便失其準确了。由于其中意義變遷是很細微的,稍不留意,就可能解釋錯誤。隻有對前代的訓诂材料進行深入的研究,細尋其差異之處,才能避免發生用今天的常用義附會古義的錯誤。
(節選自陸宗達、王甯:《古漢語詞義答問》)
作者簡介
陸宗達(1905~1988),字穎明,浙江省慈溪人。192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國文系。1926年起,追随國學大師黃季剛先生,學習文字、聲韻、訓诂等傳統語言文字學。曾任教于北京大學預科、輔仁大學、中國大學、東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著有《訓诂簡論》《說文解字通論》《訓诂方法論》等。
特别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衆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衆号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黃佳怡
專欄畫家:黃亭穎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