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君,你好。我坐标廣州,最近總覺得十分疲乏,胃口不太好,便便也有些黏,整個人濕氣很重的樣子。
我知道我該祛濕了。請問,吃什麼可以祛濕氣?
說到祛濕,那可不隻是喝點紅豆薏米水那麼簡單。
因為濕邪特别難纏,會侵襲人體不同部位,還愛勾結風、寒等其他外邪,帶來形形色色的不适,因此必須區别對待。
具體來說,除了濕氣重人群幾乎都有的困倦、胃口不佳、大便黏膩等症狀以外,大家還要留意身體的其他表現(比如以下5大類),再對症采取不同的祛濕法。
01口幹、尿黃——清熱燥濕
濕熱者常出現口苦口幹、眼睛幹澀、小便黃等熱的症狀。
對此,宜用燥濕法,借助苦寒藥的降洩之力,驅除熱邪、濕邪。
常用食材及藥材:木棉花、薏米、赤小豆、燈芯草、土茯苓、茵陳等。
02惡心、腹瀉——芳香化濕
暑濕夾攻,脾胃首當其沖。當出現惡心嘔吐、腹瀉、明顯胃口不佳等胃腸道症狀時,就适合用芳香化濕法。
常用食材及藥材:白豆蔻、蒼術、藿香、佩蘭等。
03頭身酸痛——祛風勝濕
若濕邪勾結風邪,就會在經絡四處遊走作亂,使人感覺關節不利,頭、身各處酸痛。這時,要用味辛走竄的藥物驅逐濕邪。
常用藥材:川芎、羌活等。
04水腫、小便少——利水滲濕
以排小便的方式把濕排掉,叫利水滲濕。這尤其适用于表現為四肢水腫、小便少的濕症。
常用食材及藥材:赤小豆、茯苓、車前子等。
05畏寒、拉稀——溫陽化濕
濕邪還會勾結寒邪。寒、濕都屬“陰邪”,易損脾陽,所以寒濕者往往伴有陽虛的症狀,表現為拉稀、面目浮腫(例如眼袋)、畏寒肢冷等。
應對時,不隻要祛濕,還要溫胃健脾。
常用藥材:白術、桂枝等。
順便說一句,必要時,以上祛濕法還需綜合運用。
好啦,看到這麼多細分的情況,估計很多人都要暈頭了吧!
所以,在此我要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祛濕,别自己随便嘗試,否則可能會适得其反。
本文配圖均來源于壹圖網。
(健康全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