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學《論語》之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意思是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顔悅色讨好人的樣子,這種人出于仁心的可能性就很小了。鮮是少的意思,矣是語氣助詞,在這裡使用了倒裝,加強了語氣。看來孔子不太喜歡這樣的人哦。不過,關于這句話,也有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
這句話是說花言巧語刻意讨好的人大多都沒安好心嗎?
孔子學說的核心就是“仁”,那什麼是“仁”呢?比如昨天我們讨論的孝悌就是一種“仁”。另外,很多人以為,仁,就是對誰說話都客客氣氣,讓聽的人開心。宋朝的朱熹卻說,這不是仁。有很多人喜歡說一套做一套,比如你們班有沒有同學在老師面前表現得很乖嘴很甜,等老師一走,在同學面前立馬就變得很兇啊?
哦,好像還真有哎,上次那個誰,我明明沒有講話,她非要說我講話,扣了我的分,但是老師就相信她,好氣人啊。不過我們班很多人都不喜歡她。
哦,那真的好慘啊。我們的孔子也吃過這樣的虧呢。
有沒有辦法,不被這樣委屈呢?
巧言令色,固然不好,但好好說話還是要做到的。不然就算我們出于好心,但别人怎麼會看到我們的好心呢?好的初心也需要好的樣子來呈現,如果把人吓住了,就不能怪别人誤解我們。
那就是和别人說話要客客氣氣,有禮貌,對嗎?
這是必要的,但是有時候,觸犯到原則,該嚴肅的還是要嚴肅對待,一味地和氣,讓對方開心這可不是人,該據理力争的時候也要寸土不讓,這才是仁!
這就是媽媽常說的,善良的人也要有鋒芒正如我們國家不能沒有國防一樣,對嗎?
你學得很快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