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人過年
“醬貨”一定是年夜飯上
必不可少的美食
灌腸、豬下水、熏魚、醬牛肉......
從挑選到制作
都親力親為
每一個老青島人
都練就了一副“火眼金睛”
一看一掐一聞
就大概知道這食材成色幾分
可把這豬肉和牛肉放一起
你真的能分辨出來麼?
近日,
有市民反映,
西流莊大集上,
有人售賣假牛肉。
具體咋回事,
我們來看看。
郭女士家住李滄區振華路,
上個月,
她在西流莊大集上拍了一段視頻。
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生肉攤,
為什麼引起郭女士的注意?
這還要從去年說起。
郭女士說:“去年冬天,我去市場買了一塊牛肉,買來後孩子沒吃,我又去市場去買菜,市場上一位大姐告訴我,那邊那個賣牛肉的發老财了,牛肉是假的,用牛血和牛尿泡的。”
一聽這話,郭女士趕緊回家,從冰箱裡拿出那塊自己買的牛肉仔細看看,還真是越看越不對勁。
從那以後,郭女士再沒去過西流莊大集,直到上個月,她從大集上路過,發現賣牛肉的攤依然存在,賣肉的還是那位年輕小夥。
攤位上的肉,還是看着非常不對勁,于是郭女士就拍攝了下來,那麼這個攤位上賣的牛肉到底有沒有問題?
10月30日一大早,記者就來到了西流莊大集。
牛身上的各個部位人家都有,不過記者發現,這些肉的顔色與牛肉相比确實偏淺,但肉的紋路看上去還比較粗,看記者猶豫,人家也發話了:“俺家賣的絕對是真牛肉!”
記者花了160元錢買了兩大塊“牛肉”,一塊是牛腱子,一塊是牛頸背。
不過記者是外行,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拿到另一處批發市場裡,讓賣肉的商家幫着看看。
幾位賣牛肉的攤主都非常明确地告訴記者,買的兩塊牛肉當中,牛腱子是真牛肉,牛頸背是老母豬肉。雖然看上去紋理差不多,但顔色味道都不對勁。
記者決定不要打草驚蛇,先回到大集上繼續觀察。直到中午十二點多,這家肉攤收攤了,兩位男青年把剩餘的肉裝到了一輛面包車裡離開,記者一路跟随。面包車在中南世紀城附近一條無名路停了下來,兩名男青年上了樓。随後記者馬不停蹄的将買來的兩塊肉送到了青島海關技術中心進行檢測。
兩天後,檢測結果出來了,兩塊肉一塊隻含有牛成分,也就是牛肉,而另一塊隻含有豬成分,就是徹徹底底的豬肉。
那這些肉都是從哪進來的呢?
普通的豬肉,
又怎麼搖身一變,
成了“牛肉”呢?
記者繼續調查。
11月9日淩晨3點,記者來到了這兩位男青年上次停放車輛的地方,接近四點時,肉攤的攤主開車出發了,記者一路追随。
面包車先來到了南山大磊酒店特色食材交易市場。
這名男子在市場裡采購了一些肉,記者看到這是家專門批發牛肉的店鋪。兩人在市場裡逗留了半個小時左右,随後又來到了撫順路批發市場鮮肉廳進行進貨。
不一會就推着幾大包肉離開。由于對方警惕性很高,記者并沒有看清肉究竟出自哪一家。
那麼這鮮肉廳裡的豬肉牛肉,到底有什麼秘密?
記者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繼續跟着面包車,另一路到市場裡打聽打聽。
看到陌生人來打聽老母豬肉,攤主們說話都很謹慎,記者轉了一圈,終于找到了一位了解内情,且願意教教記者的批發戶。
攤主給記者挑選了一塊帶着肥膘的豬肉,乍一看并不像牛肉,不過人家說這些都是後期可以調整的。
記者調查的那段時間,豬肉價格超過30元,而這家的母豬肉,價格是每斤25元。攤主幫我們挑的這塊豬肉,總共是十三斤半,記者交上270元之後,人家就開始幫忙加工了。
先按照肉的紋理特點去除肥膘,再抹上牛血,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全程也不超過三分鐘。
加工後的豬肉果然有了牛肉的樣子,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另一路記者一直跟随肉攤攤主來到了西流莊大集,不到六點就支起了攤。記者本想着等執法部門上班後再聯系他們,可不知道什麼原因,七點多人家就收攤了。五天後記者再來到西流莊大集,卻發現人家已經不來出攤了。
看來,市場裡有不少攤主都知道他家牛肉豬肉摻着賣的事,可由于種種原因,誰都不願意多管閑事。那麼轄區内的市場監管所,究竟有沒有對這個攤位進行查處呢?記者來到了滄口市場監督管理所。
似乎攤位關閉了,也就萬事大吉了,可沒有受到該受的處罰,又如何讓這些在食品上投機取巧的人好好長長記性呢?
半個多月的追蹤采訪下來,終于有市民又提供了新的線索。
舉報人給記者發來了一張照片,但他并不是之前記者在西流莊大集上遇到的攤販。
根據線索,記者又一次來到了撫順路批發市場。舉報人指出,賣肉人和他妻子開的兩輛車都停放在市場門口,兩人肯定就在鮮肉廳裡進貨。記者在市場裡轉了幾圈,終于找到了此人。
男子在鮮肉廳裡逗留了一段時間,接着稱重交錢,攤主幫着他把肉運到了車上,這位進貨的量着實不小,看上去至少四五百斤。進完貨之後,人家一路朝城陽方向駛去。
到城陽大集後,男子最終停在了一處路口處,接近七點時,擺出了攤位。
其妻子在一小區門口,擺出了第二個攤位。
這麼便宜的牛肉,很快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大夥把攤位堵了個水洩不通,生怕買不上。再瞅瞅頭上這橫幅,大大方方的寫着“沂蒙山排酸牛肉”。可這牛肉到底怎麼來的,記者可都明明白白!
随後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跟攤主攀談了起來。
看來這攤販對于處理此類糾紛也是見怪不怪了,一上來就問記者想要怎麼處理,想要多少錢?熟不知記者可不是為錢來的。接着攤販的一席話,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為了避免引起攤主的懷疑,記者打算勸解一番後就暫時離去,沒想到這攤販竟然給記者發表了一番自己的見解。
不僅如此,攤主還告訴記者,幾個星期以前,自己在灣頭大集也被人舉報過,當時市場監管部門來查過自己,不過也是輕松過關了。随後記者也電話聯系了灣頭大集所屬的李滄區湘潭路市場監管所。
大家自己算筆賬吧,
撫順路批發市場進的豬肉大約在22元錢,
這對夫妻往外賣,32—34塊錢,
每天進三四百斤的豬肉,
一天裡的利潤就有四千多元!
這買賣,真是掙大錢!
11月30日,記者觀察到這夫妻倆又來到了北曲集貿市集,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城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
很快執法人員來到了現場,開始攤主還嘴硬,稱記者上次來找過他,他已經改過自新,隻賣真牛肉了。
可沒成想,這話剛說完沒一會,就有位老太走過來要退肉,說這肉越看越不對勁。
攤主二話不說就給老太退了錢,看來這不做虧心買賣的謊言不攻自破啊。
随後另一路記者也在市集發現了攤主的妻子,看來是收到了攤主發來的消息,好家夥,攤都不要了,拿着錢就跑走了。
那麼這些肉,到底是豬肉還是牛肉?咱們就等執法部門最後給出個結果吧!
知識延伸...
老母豬肉能吃嗎?
老母豬肉、老公豬肉,也就是專門用來繁殖産仔的種豬的肉。
老母豬肉是一種淘汰種豬肉。由于種豬一般要接受激素或藥物注射,體内可能有很多藥物殘留物,可能會引發人體健康問題,不建議食用。另外,由于養殖時間長,老母豬肉纖維一般比較粗大,易滋生寄生蟲。
此外,如果販賣的老母豬肉沒有相關檢驗檢疫證,很有可能是私宰肉,也有可能攜帶病菌。
食藥監管部門教你分辨真假牛肉1.看顔色。牛肉顔色較深,母豬肉通常是暗紅色或黃色。
2.看彈性。牛肉的彈性較好,按壓後會恢複,母豬肉彈性差,用指壓後會留下指痕。
3.聞氣味。牛肉有一種特有的味道,母豬肉則有很濃的腥味。
4.看紋路。牛肉紋路一般比較清晰,紋理細膩,母豬肉紋路粗糙,皮厚、毛孔大,脂肪組織色黃、幹澀,并與肌肉分離。
小編提醒,購買肉類時,一定要注意檢疫标志,在持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或肉上附有檢疫标志的商家處購買食材。莫貪小便宜,不要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謹防上當受騙。
記得點亮“在看”,
提醒更多小夥伴哦!
來源:青島電視台生活在線、青島新聞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