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掌握了這套表情包聊天再也不尴尬

掌握了這套表情包聊天再也不尴尬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6 21:17:21

掌握了這套表情包聊天再也不尴尬?跟朋友“神侃”,随手甩出亞洲舞王尼古拉斯趙四嘴角抽搐、外國人一頭問号、歌神張學友小嘴一撅……,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掌握了這套表情包聊天再也不尴尬?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掌握了這套表情包聊天再也不尴尬(沒有表情包咱就不會聊天了)1

掌握了這套表情包聊天再也不尴尬

跟朋友“神侃”,随手甩出亞洲舞王尼古拉斯趙四嘴角抽搐、外國人一頭問号、歌神張學友小嘴一撅……

與同事社交,斟酌發出從嚴肅到活潑6種不同風格的“OK”,鞠躬和磕頭兩種不同姿勢的“謝謝老闆”……

有人這樣描述表情包的運用,引發無數人共鳴,也印證着表情包在不同社交聊天中的作用。

你的社交軟件裡,收藏了多少表情包?

全齡“中槍”

僅7.62%受訪者不用表情包

表情包有多重要?對于今年72歲的市民孔女士來說,表情包不是一個陌生的存在。翻開她的廣場舞微信群、太極拳微信群、書法班微信群……各種風格的表情包刷了屏。

孔女士說,年齡大了,打字難免有些費勁,表情包能讓自己快速表達。“孩子們發給我的,群裡出現過的,我都會存下來。”孔女士收藏的表情包,多數帶着“晚安”“對”“再見”“OK”等文字,輕輕一點便能回應日常交流。

孔女士的外孫杜強是“95後”,更是一名重度表情包依賴者,他收藏的表情包涵蓋了各種風格:給女友要發可愛的小貓咪,給領導要發端莊的“謝謝”“收到”,給好朋友發的則是各種逗趣的截圖、玩笑話,“一言不合就鬥圖”。

“我身邊的人都在用表情包,這是社交語言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已經是一種文化了。”杜強說,從小學接觸QQ開始就離不開表情包了,從一個個圓形的小圖案,到現在流行的“玲娜貝兒”,“離開表情包就不會說話”似乎越來越常見。

你在聊天中是否離得開表情包?

近日,濟南日報記者發出了一份關于表情包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63.81%受訪者表示自己在社交聊天中經常使用表情包,僅7.62%表示從來不用。62.86%受訪者熱衷于分享和收藏表情包。

在受訪者身邊會用聊天軟件的長輩、老年人中,使用表情包的比例占到了80%以上。

社交神器

緩解尴尬、活躍氣氛全靠它

“最新方案已經發到你的QQ了,盡快給我回複。”

給同事發出這句話後,上班族小陳反複看了幾遍,總擔心語氣太硬,會讓同事覺得自己沒禮貌,于是趕緊補上一個表情包——兩隻小貓咪擊掌。

“這張表情包會緩解之前語氣裡的生硬,而且能讓同事感覺到我們是平等的合作關系,發出去後心裡踏實多了。”小陳說,表情包的一大用途就是拉進與聊天對象的距離,活躍氣氛,不論是對工作夥伴還是親朋好友,都能讓聊天話題更加有趣,“我也會透過文字去猜測對方的情緒,如果對方在一句話裡加個表情,我就不會那麼緊張。”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彭蘭在《表情包:密碼、标簽與面具》一文中分析,在基于表情包的表演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柔化、誇大、僞裝、敷衍等表演情形。其中“柔化性表演”,指的便是一些表情包可以将人們的棱角柔化,有可能瞬間讓人變得親和、接地氣。

功能性之外,表情包也像是一種密碼。追星族“優雅與呀呀呀呀呀”喜歡的一位搖滾歌手,相對小衆,在與其他歌迷的交流中,他們常用這位歌手的演出截圖、誇張表情配上逗趣的文字。她說,這類表情包有固定的使用場合,放在其他聊天中就激不起任何情緒。

你認為表情包能在社交中起什麼作用?63.81%受訪者認為可以增加聊天的趣味性,52.38%受訪者認為能彌補文字表達的不足,51.43%受訪者認為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46.67%受訪者認為可以緩解尴尬、調節氛圍。76.19%受訪者表示,表情包能在工作交流中發揮正面作用,84.76%受訪者最常用表情包交流的對象便是同事。

注意“避雷”

再友好的表情也有“坑”

“沒有表情包就不會聊天”,是否會變成現實?此前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不能脫離表情包:“沒有表情包的聊天失去了靈魂。”與此同時,表情包的過度使用是否會帶來“副作用”,也引起大家的讨論。

“我覺得大家對于表情的理解不同,就會造成信息偏差,不能一味使用表情包而忽略文字的作用。”市民孟醒舉例說,自己的媽媽今年50歲,很喜歡用“微笑”這個表情,在她心中這隻是一個表達友好的微笑。而在部分年輕人眼中,這是“尴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還有人解讀認為,“如果你仔細看此表情的眼睛,眼角附近的肌肉沒有動,嘴附近的肌肉變緊,這是在擠出微笑的信号”,所以也衍生出了另一重含義——鄙視、嘲笑、甚至是讨厭。

孟醒說,還有那個“微笑揮手”的表情,表面意思是“微笑着說再見”,但在一些年輕人眼裡,是“再見,不送,請快走開”的意思。因此,表情包表達比文字表達在某種意義上更具有歧義,并不适用于所有聊天對象和場合。“有時候我認真發了一段話,對方隻回複一個表情,我也會有被敷衍的感覺。”

你認為表情包是否會造成誤解或理解偏差呢?70.48%受訪者認為有可能。48.57%受訪者還認為,長期使用表情包會影響語言和文字的表達能力。

防止沉迷

别讓現實交流能力退化

1982年,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法爾曼教授創造了微笑符号“:-)”,在由文字字符長時間“統領”的在線交流場域打開了全新的想象力空間。從最初開始使用的一些簡單的符号、emoji表情到現在五花八門、充滿流行元素、動态的圖片,從最初的單純搞笑、娛樂到現在豐富的表情達意,從精心收藏到随意自制,表情包經曆了小衆化、普及到多元化的發展曆程。

如今,5G時代的表情包已經成為龐大的産業鍊,每天都有無數新表情上線,更加促進了表情包文化的繁榮。

濟南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山東省社會工作專家庫成員喬世東認為,在社會工作範疇内,強調面對面交流,表情、肢體動作都是有效溝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表情包的出現和依賴,喬世東認為這是溝通手段日益豐富的表現,但同時也要警惕依賴表情包可能出現的問題。

“第一是語言表達能力的退化。表情包在虛拟世界中或許能簡單直觀地抒發情感,但一旦習慣這種狀态,現實生活中對事物的描述和表達就可能出現問題。第二是信息接收能力的退化,離開表情符号後不能準确理解外界信息的内核。”喬世東說,人們在使用表情包之餘,需要重視現實中與人交流的能力。

濟南日報記者 曹雅欣

來源: 濟南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