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個傳奇人物,在朱元璋25歲之前,他做過牧童,做過乞丐,做過僧人,貧窮和饑餓讓朱元璋都沒曾想過這輩子還能娶上媳婦。但25歲那年,朱元璋加入了紅巾軍,濠州紅巾軍元帥郭子興看重朱元璋,把義女馬氏許配給了他。後來朱元璋發展稱一代枭雄,建立明朝,他不僅娶了馬皇後,他的後宮有20多位嫔妃。除了馬皇後外,孫貴妃最為特殊,因為孫貴妃去世的時候,稍微改變了古代小妾命運。
因為馬皇後(孝慈高皇後)太過出名,也沒有作家寫朱元璋時代的宮鬥戲,所以朱元璋的後宮嫔妃中,除了馬皇後,其他女子顯得非常“低調”。例如孫貴妃、李淑妃、郭甯妃、郭惠妃等雖然曆史上屢有提及,但都是隻言片語。而本文的孫貴妃,在《明史》中也就有很短的介紹:
成穆貴妃孫氏,陳州人。元末兵亂,妃父母俱亡,從仲兄蕃避兵揚州。陷城,元帥馬世熊得之,育為義女。年十八,太祖納焉。
也就是說,孫氏(即孫貴妃)父母在亂世去世,她被馬世熊收為義女,18歲的時候嫁給了朱元璋。而《勝朝彤史拾遺記》中記載的卻比較詳細。孫氏父母去世之後,隻有兩個哥哥,大哥孫瑛常年不在家,她跟着二哥,二哥後來戰死,她無依無靠,地方紅巾軍頭目馬世熊看她可憐,就收養她為義女。到了18歲的時候,朱元璋聽聞孫氏長得貌美,便派心腹将領郭英前去為自己提親,打算把孫氏納為小妾。
馬世熊沒有親生女兒,隻有這一個養女,不願意讓女兒去做妾,但又畏懼朱元璋勢大。朱元璋得知後,對馬世熊說:“且勿憂,不以為妾也!”也就是說,朱元璋答應不把她當小妾,這才娶到手。孫氏嫁給朱元璋後,舉止端莊,言語恰當,對馬皇後也非常恭敬,馬皇後因此誇她:“古賢女也。”
朱元璋稱帝後,封馬氏為皇後,封孫氏為貴妃,孫氏在後宮的地位僅次于馬皇後,而且幫馬皇後管理後宮,兩個人配合的非常好。孫貴妃懷過4個孩子,有兩個女兒生下來就夭折了,隻存活了另外兩個女兒,即朱元璋的大女兒和六女兒。因為孫貴妃膝下沒有兒子,朱元璋把第五子朱橚(馬皇後所生)寄養在孫貴妃膝下。
孫貴妃是朱元璋除馬皇後外,最喜歡的後宮嫔妃,但她生最後一個孩子的時候,身體留下病根,一直沒見好,洪武七年,孫貴妃病重,朱元璋和馬皇後多次來看望,但孫貴妃福薄,當年去世,隻有32歲,朱元璋非常痛心。讓朱橚給孫貴妃披麻戴孝,這還不夠,還讓太子朱标和其他皇子也為孫貴妃穿孝服。
按照古代的禮法,小妾去世,小妾的親兒子要為生母守孝三年,而家中的其他兒子,如果不是這個小妾所生的,是不用守制的。朱橚雖然是嫡子,但算寄養在孫貴妃名下,他為孫貴妃披麻戴孝,可以理解。然而,太子朱标等人,不是孫貴妃所生,也沒有寄養在孫貴妃名下,按照禮法,是不用為孫貴妃披麻戴孝的。但朱元璋覺得孫貴妃和其嫔妃不同,為此,和朱标吵了一架,朱标認為,如果給庶母戴孝,是詛咒自己的親生父母。朱元璋大怒,甚至拔劍要教訓朱标。最終,在大臣的勸說下,朱标等諸位皇子,為孫貴妃披麻戴孝。
孫貴妃的死,對明朝以及後期有着深遠的影響。《明史》評價:庶子為生母服三年,衆子為庶母期,自妃始。也就是說,以孫貴妃為先例,之後不管是皇家還是大臣、百姓家中,小妾去世,她的親兒子為她守孝,但其他兒子,也要為庶母戴孝(不用守孝)。可以說,朱元璋為孫貴妃改變了禮法,孫貴妃也稍微改變了古代小妾的命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