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由于天熱而不想跑,但是不跑又不好,還得堅持了!隻是跑少點,慢點跑而已,這是應對高溫大戰的明智之舉。我看到有些朋友,依然長距離打底,起跑就要半馬,否則不過瘾,前個月多拉點,後面就可以輕松不少,這種任務式的跑步,讓人堪比苦行僧,越跑越消瘦,也頗為憔悴,這甭說健身,一點樂趣都沒有,越跑越枯燥乏味,甚至而厭跑,堆量的思維讓人漸行漸遠。我看到有些大神,為了追求PB,最基本的認知:加班加點地狂練,以至于體力不支。受高溫天氣的制約,高質量完成長距離訓練的難度變得愈發困難。在這個時候可以跑自己的短闆,提升跑姿的經濟學,比如安排一些提升速度耐力和耐乳酸能力的中短距離間歇訓練課,也可以注重核心力量訓練,彌補體能短闆。與其盲目堆積跑量,不如追求跑步的質量。這是為什麼别人月跑量300公裡,照樣可以達到月跑量500公裡的高度。
對于大衆跑者來說,可以忽略距離和配速,注重内心的感受,力求輕松舒适,微微出汗,即可!不是出汗越多,減肥效果越好;也不是跑得越吃力,成績提升越快,不管是減脂瘦身,還是提升成績,都不要急于求成,好高骛遠。我們奔跑的目的是健身,不是挑戰它,而是享受它,應該卸下成績的包袱,跑步≠馬拉松!我們堅持的意義,不是任何時候都要以馬拉松的标準苛求自己:多少月跑量?什麼樣的配速?長距離多久來一次?更不是每一次都要PB的成績死磕配速和距離。對于大衆跑者來說,你能夠在6個小時之内,完成全馬計劃,就是成功了!至于是否達到精英标準,追求所謂大神,盡量順其自然,這些數據終究虛無缥缈,昙花一現,唯有健康永恒,隻有過程讓人回味無窮。
很多學員問我:夏季怎麼跑?跑多了,容易過量,就有點不想跑,跑少了,又不甘心呢!我的建議:業餘愛好者,5公裡,6分配,運動30分鐘,出汗排毒,維持好心肺,平穩度過三伏天,就行了!千萬不要跟大神死磕跑量和配速,那樣你就輸了!因為大神有大神的标準,業餘也有業餘的追求,順心順意,堅持不懈,完美!對于習慣了拉快節奏的業餘愛好者,盡量順勢而為,做減法,不管配速和距離,還是運動頻率,都要打折,不要跟高溫天氣對抗,那樣會因跑不出自己想要的節奏懊惱,甚至還會中暑,得不償失了!夏天體感差,心率高,成績往往達不到預期是正常的,絕非你能力不行,無需懷疑自我。隻要理性地堅持,秋冬歸來猛如虎,這是資深跑者,普遍的認知。敬畏高溫,果斷降低運動強度,怎麼輕松怎麼跑吧!
有些人總喜歡擡杠:5公裡,6分配,達不到訓練的效果,這是垃圾跑量啊!我隻想說,我們業餘愛好者盡量追求“鍛煉”,絕非“訓練”,這點運動強度隻适合鍛煉,至于追求成績,肯定還得上強度大課,必須讓自己的身體适應高溫耐熱的節奏,這樣太累,沒必要,一般人扛不住,大衆跑者無需太拼了!至于垃圾跑量,我實在不敢恭維,我們跑過的每一步都算數,如果天氣涼快,折算下來:夏季5公裡,6分配,運動強度,并不低,隻有堅持過的人才會懂,更何況,即便,大神跑者,也并不是每次4分配打底,而是5分、6分配,調整過渡。成熟的跑者,都不嫌慢,也并不盲目貪快,更多的是穩紮穩打,而不受傷。總結以上,5公裡,6分配,對于我們來說,剛剛好!再嘗試交叉運動,遊泳、跳繩、爬山、騎行,更是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