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一般可以放多久#
夏秋季節,天氣悶熱多濕,常溫環境下,一盒綠茶要不了幾天就會變色變味,很快就不能喝了。當然,這并不是說綠茶就隻能存放幾天,而是因為存儲方式不當。綠茶一般可以放多久呢?過了保質期的綠茶,還能不能喝?
很長時間以來,綠茶的生産主要集中在春季,入夏後,生産量逐漸減少,到了秋天,幾乎就不再生産。但現在情況略有不同,由于需求量大增,很多茶農開始采摘夏茶和秋茶。從生産時間上來說,綠茶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春天了。
綠茶制作相對簡單,從采摘到加工,通常隻需要24小時,白天采摘,晚上制作,第二天經過複烘挑揀,即可裝箱銷售。整個生産時間可以從每年的1月份持續到10月份。西南貴州四川等地,每年1~2月份開采,安徽浙江等地,每年3~4月份開采。
綠茶是生産量和消費量最大的茶,保質期也是最短的。對于食品保質期,國家有明确的規定,但具體到茶葉方面,卻很模糊,并沒有統一标準。目前,綠茶的保質期,大多是地方标準或企業标準,行業通行的做法是,将其固定為12個月或18個月。從生産日期開始,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就是綠茶的保質期。
但是,在現實中,有關茶葉保質期的話題,一直比較“暧昧”。坊間有個笑話:一個廣東人,聽人說茶葉放了5年10年,不能喝了,要扔掉,頓時就急了。什麼?扔掉,不可能的,趕快寄過來,高價回收。
近年來,茶葉界一直在炒作陳茶老茶的概念,越老的茶葉,價值越高。但這些做法,主要是針對發酵茶,像綠茶這樣未經發酵的茶類,并不适合這麼做。
具體到綠茶上,一盒放了一兩年的茶,有些茶葉也是不舍得扔掉的,仍然會打開喝掉。喝這樣過了保質期的茶,有沒有什麼問題呢?
事實證明,并沒有太大的問題。
前提是茶葉要保存完好。綠茶的保存還是很講究的,如果保存不當,可能一個星期就壞了。綠茶保存的5大要素:密封、冷藏、防異味、避光、防潮。
首先要密封好,不管在何種環境下,密封都是第一位的。如果密封做不好其他都免談。其次是一定要冷藏。綠茶在常溫環境下,會迅速氧化,變色變味,甚至發黴變質。低溫冷藏能延緩這一過程。如果冷藏得好,放個兩三年的綠茶,看上去還是翠綠綠的,正常飲用,一點問題都沒有。
除了上面兩點以外,防潮防異味和避光,同樣很有必要。強烈光照會加速茶葉氧化過程,吸附潮氣和異味會讓茶葉變色變味,品質下降。一旦發黴,就不能喝了,不管是不是在保質期内。
從保質期上,我們可以延伸出一個最佳品飲期的概念。前面已經說過了,綠茶在保存完好的情況下,過兩三年同樣能喝,這已經大大超過了綠茶18個月的保質期。
所以,茶葉不能單純以保質期來判斷。綠茶生産後,不管如何儲存,隻要接觸氧氣,都會進行氧化。要想保留鮮香嫩滑的品質,一方面要嚴格按要求保存,一方面要盡快喝掉。
所謂的保質期,其實就是喝掉綠茶的最佳品飲期。在保質期内,綠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自身特色,但随着時間推移,品質呈現緩慢下降趨勢。
過了保質期後,綠茶品質的下降速度會加快,等個兩三年以後,茶葉的香氣和滋味會變淡,整體品飲的體驗會下降。但是,在茶葉本身無質量問題和儲存環境得當的情況下,這樣的綠茶,還是可以喝的,不會對身體産生什麼不好的影響,隻是淡而無味,不怎麼好喝而已。
總的來說,綠茶能放多久,取決于茶葉的存儲環境,嚴格按5大要求去做,一般可以存兩三年,問題不大。如果放在常溫環境下,特别是夏秋高溫高濕環境,7到10天就會變質。同理,過了期的綠茶,隻要保存得當,也是可以喝的。如果儲存不當,哪怕是在保質期内,變質發黴也不能喝。
大家平時如何儲存綠茶?過了期的綠茶,你會選擇扔掉還是繼續喝?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喝茶心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