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理學課程商業模式

心理學課程商業模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8:24:10

心理學課程商業模式(對話壹心理李可)1

李可,國内著名心理平台“壹心理”合夥人,心榜主理人,廣東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心理咨詢服務機構創新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耕心理健康領域15年,李可如何看待互聯網對心理咨詢行業的改變,我們進行了一次暢談。

心理學課程商業模式(對話壹心理李可)2

貓叔的擇業

“同事們都喜歡叫我‘貓叔’,沒想到你觀察那麼仔細。”李可指了指衣服上的貓圖案笑道,自己很喜歡貓,因為它能給與人治愈的感覺,網名也一直跟貓有關,正在心榜打造的實物IP形象更是以“喜貓”命名,希望心理學能進一步走進大家的生活中。李可跟壹心理創始人兼CEO黃偉強是大學同窗,畢業後兩人選擇不同的出路,李可選擇繼續深造,而黃偉強則開始在心理健康領域創業。

心理學課程商業模式(對話壹心理李可)3

在李可看來,雖然當時兩人的發展方向不一樣,但都出于對專業的熱愛,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心理學,讓更多經曆傷痛與苦難的人被看見。早在2010年,黃偉強就在微博堅持做心理學知識科普,賬号熱度甚至突進TOP50。“雖然寫文章沒有辦法變現,但很重要的是可以推廣你的思想和産品。”彼時的新媒體運營并沒有如今成熟的變現模式,但同學的一句話,至今讓李可記憶猶新。受此啟發,李可也在衆多新媒體平台建立了媒體矩陣,通過科普心理學知識和演講分享,還在讀研的他已擁有百萬用戶。

2011年7月,壹心理開始組建團隊,李可毫不猶豫接受了黃偉強加入的邀請。

從連續四年沒有收入,到月流水千萬

目前壹心理主流用戶為18-35歲的年輕人,70%為女性,40%身處北上廣深。婚戀感情和職場,是困擾他們最多的問題。圍繞這些需求,壹心理開發了課程、測評、咨詢、FM和電商五大産品服務。

心理學課程商業模式(對話壹心理李可)4

在李可看來,壹心理的發展經曆了三個階段。回想創業的頭四年,李可坦言,并沒有考慮如何商業化變現,團隊做的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心理學,像心理FM為代表的内容科普平台,很多人收聽後有了加入壹心理的想法。時間來到2015年,在發展階段的第二個四年,随着團隊的擴大,壹心理不得不面臨現實的生存壓力,倒逼團隊思考設計滿足不同人群和需求層次的課程和測評。“第一個月就有100萬營收,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壹心理上線的第一個收費課程是咨詢師培養,平台由此駛入了商業變現的快車道。至今,課程、測評和咨詢依然是壹心理三大主營業務,每月流水接近千萬,占總收入的90%以上。

“我們正面向心理服務提供者市場發力,整合資源打造行業生态。”談到壹心理擘畫的藍圖,李可信心滿滿。據統計,我國持證心理咨詢師約130萬人,但隻有不到10%從事心理咨詢,當前我國心理健康服務專業人員的數量總需求在110萬人以上,心理咨詢行業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李可說,心理咨詢師最大的需求就是個案來源。在咨詢師培養方面,壹心理除了提供入駐平台,還制定了規範科學的勝任力标準。“我們的标準已叠代到4.0版本。”李可表示,雖然平台擁有國内80%的活躍咨詢師,但從資料審核到最終入駐,咨詢師整體通過率不超過2% ,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為的就是放心地把用戶交給他們,将壹心理打造成最安全的心理咨詢平台。

跳出疾病框架,尋找美好生活

訪談中,李可分享了他看紀錄片《我們如何對抗抑郁》的感受。片中很多抑郁症患者在拿到藥後就扔掉藥盒的情景,讓他久久不能釋懷,腦海中時常閃過醫院内的垃圾桶被丢棄的空藥盒塞滿。“他們在遭受疾病困擾的同時,還要在大家認知中,将心理健康問題隐藏起來,是雙重痛苦!”李可一直通過行業、媒體呼籲,為精神心理患者營造一個寬容的社會環境,不能因為服用精神類藥物,而感到“羞恥”。“如何讓精神心理患者可以光明正大地尋求幫助”,成為李可一直堅持反精神和心理問題污名化的源動力。

“因為我們常常處在一個有病推定的框架中!”這是李可對精神心理問題污名化思考的答案。他希望,相關從業者可以跳出疾病的框架,去宣傳科普心理健康知識,讓大家擁有寬松、美好的環境。正如暢銷書《一分鐘心理學》中強調的理念,“你和心理學之間,隻有一分鐘的距離。”書中,李可針對熱門的話題和事件,用生動的圖畫解讀身邊的心理學現象,将繁冗的方法立體化,輕松地了解心理學,認識世界,與世界和解。

乘互聯網醫院東風 咨詢費用降低50%以上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長時間的封控和停産停工,大衆對心理健康的需求大大增加。壹心理與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學習強國等官方媒體合作,推出了疫情公益心理援助專線、疫期個人心理健康自評測量等多項免費心理服務,累計有400餘萬人體驗。為此,榮獲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國企業評價協會頒發的“抗疫情·責任擔當示範企業”稱号。

心理學課程商業模式(對話壹心理李可)5

李可給我們算了一筆賬,目前平台提供的專業咨詢主要由成熟咨詢師負責,一次咨詢需時50分鐘左右,價格要五六百起步,平均一個流程下來要10次咨詢,如果是精神分析,起碼要20次以上。面對高昂的費用,很多低收入,特别是學生群體對接受專業的心理咨詢望而卻步。李可表示,國外因為有商業保險的介入,降低了心理咨詢的門檻,而國内醫保隻能部分報銷心理治療藥費,心理咨詢還沒有涉及。

“壹心理特别想做的事情,是讓更多的人在遇到心理困擾的時候,不要因為價格而沒有走進心理咨詢室。”

互聯網和創新的種子,在壹心理創立伊始已早早種下。雨後春筍般成立的互聯網醫院,正加速推動醫療資源觸網,壹心理當然不會缺席。在比較多家服務商後,壹心理發現廣州源康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經驗和實力具有較大優勢,能滿足自身建設互聯網醫院(線下 自建)的需求。李可直言,在心理健康咨詢服務、遠程醫療和移動醫療設備使用所帶來的健康信息安全與隐私洩露問題不容小觑。源康健與華為雲等保安全部門和測評公司共同組建的“華為雲互聯網醫院三級等保服務平台”,能提供全套安全産品和一站式解決方案,一下子打動了他。

李可提供了一組數據,目前平台80%的心理咨詢來自線上,線上服務比線下費用降低50%以上,每個線上用戶平均預約咨詢師8次。用戶用真金白銀證明了線上心理咨詢的方式和效果,很好地解答了通常認為線上咨詢不如線下面對面咨詢的疑慮。

心理學課程商業模式(對話壹心理李可)6

後記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感受到了互聯網醫院的不可替代性和便利性。随着醫療可穿戴設備及就診環境視頻虛拟技術的不斷進步,線上診療越來越近似于線下真實環境。

精神心理健康問題的“病恥感”常使人們羞于去醫院就診,讓就診動機得不到及時滿足甚至産生抑制。而當下很多心理疾病患者群體是互聯網的深度使用者,便捷的互聯網醫院心理咨詢服務可以幫助更多人緩解内心的情緒,幫助他們快速得到專業的心理治療服務。

成立11年,壹心理已坐擁4000餘萬用戶,國内80%的活躍咨詢師。這是壹心理發力大B端市場的底氣。“跳出疾病框架”“精神-心理一體化服務”,更是為心理健康服務行業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待壹心理整合深厚的C端和B端資源,去撬動行業新一輪發展勢能。

★“‘醫’心向黨、踔厲奮進”。為慶祝第五個中國醫師節,我們推出權威媒體品牌推廣大禮包,保證百度收錄,免費領取請聯系郭先生18620585283,送完即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