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外包是發包方将公司的具體業務外包給承包方,承包方安排員工(外包員工)為發包方從事該具體業務。嚴格來講,業務外包不是一種用工方式,而是發包方與承包方之間的業務合作。發包方将非核心或者自身不擅長的專務外包給更專業或者更有性價比的外包公司,可以降低自身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019年華為年報截圖
從公開年報來看,2019年度,華為在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上的支出達到1349.4億元,在總成本中的占比超過17%,人力成本是淨利潤的2倍還多,騰訊2019年在人力支出方面為531.2億元,在總成本中的占比超過16%。高額的人力成本即使是華為、騰訊公司也不得不尋找方式去轉嫁成本,而采用業務外包這樣的形式,可以有效降低人員成本開支。同樣中小企業和初創型企業也可以采取業務外包的形式來降低自己的用人成本。
一、業務外包的主體:發包方、承包方及外包員工業務外包的三個主體分别是:發包方、承包方及外包員工。三者之間關系如下:
①發包方與承包方是建立的民事承包關系,雙方簽訂外包協議。承包方根據協議為發包方提供專業的服務或承擔某項具體業務,并對其進度或質量負責,發包方負責支付外包服務費用。
②承包方與外包員工建立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及附件。承包方對外包員工發放工資、繳納社保等《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的義務。
③發包方與外包員工并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業務外包與勞務派遣有本質的區别的,可以這麼說:業務外包是“賣服務”,勞務派遣是“賣人”。有這樣一則案例:
A公司與某運輸公司簽訂了業務外包合同,将本公司的全部需畢業務外包紹該運輸公司。運輸公司為開展A公司的業務,特意抽調出2輛汽車,并配備了滕某、周某兩 名專車司機。為了用車方便,滕某、周某二人常駐A公司随時待命。2015年4月30 日,滕某在出車過程中,由于汽車故障發生車禍,滕某頭部受到重創,被送往醫院緊急搶救。在住院過程中,A公司領導看望了滕某并為滕某留下2000元的撫慰金,但是運輸公司始終沒有露面。病愈出院後,滕某找到A公司要求其報銷醫療費,A公司稱滕某并非A公司員工,A公司沒有義務為其報銷醫療費,滕某是運輸公司的人,應當找運輸公司報銷醫療費用。于是滕某又找到運輸公司,運輸公司稱滕某是在為A公司工作期間發生的車禍,因此運輸公司無義務為滕某報銷醫療費用。問:A公司與某運輸公司,究竟誰該為滕某的工傷事故埋單?
法院認為:運輸公司承包了A公司的用車業務,滕某、周某兩名司機被指派具體執行該項業務,是履行運輸公司分配的業務,履行用人單位義務的應當是運輸公司,判決運輸公司報銷賠付滕某的醫療費用。
二、業務外包的優劣勢采取業務外包形式的發包單位無需承擔用人單位的義務,也無需承擔連帶責任,因此對發包單位而言用工成本大大的降低。但是外包員工與發包方之間并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業務外包的員工歸屬感差,穩定性也不強;發包單位經常直接管理外包員工也存在一定的勞動關關系隐患。經常可以在某些論壇看到華為的外包員工吐槽自己是“二等公民”。嚴格意義上來講,業務外包是企業與企業間的一種項目開發合作關系,并不是一種用工形式,但是現實中經常模糊這個概念,将業務外包差異化成一種用工形式來控制用工成本,都潛在一定風險。
三、使用業務外包要注意的事項
作為企業管理者而言,既要降低企業用人成本,發揮業務外包的優勢,又要注意防範法律風險,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慎重審查承包方的實力與資質,選擇實力強大的公司,避免承包方公司倒閉後被認定為為與外包人員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而承擔用人單位的責任;
②與承包方慎重簽訂外包協議,全面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③嚴格監督承包方與外包員工之間勞動合同簽訂、工資發放、社保繳納等情況;
④盡量不要對外包員工進行太多的人事管理,這點非常重要。
四、警惕“假外包,真派遣”的風險《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做出明确規定後,由勞務派遣單位和用人單位将勞務派遣行為變為外包、勞務承攬等方式應對法律監管,《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對這種行為都有明确規定。勞務派遣與業務外包之間的區别非常模糊,主流的觀點是企業是否介入勞動過程的管理,法院在“假外包、真派遣”案件中,将用工管理方式作為區分業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首要标準,将勞動報酬支付的主體與承包費用結算方式作為次要标準、勞務派遣資質作為補充标準,無論是發包方企業管理者要積極防範有關風險,建立應對機制。
關注@趙胖說職場,幹貨持續輸出。同您一到成長,逆襲職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