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5 14:00:44

俗話說:“水是生命的源泉”,可以三天不吃飯,但絕不能三天不喝水,尤其是當體内水分含量低于20%,就極有可能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30歲的周女士是一位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準新娘,體重偏胖的她為了漂漂亮亮穿上婚紗,制定了周密的減脂計劃。

但是從鍛煉這幾天起,周女士每天都感覺到明顯的口幹舌燥。一開始,她沒有在意,隻認為是運動出汗過多所以才會導緻口幹。但是這幾天,周女士在喝了很多水後,仍然沒有緩解。周女士家人不放心,于是陪同她來到了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讓一家人愣了神,2型糖尿病!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飲水也是一門學問)1

之所以出現口幹舌燥的症狀,是因為其體内血糖濃度過高,高滲透差帶走體内大量的水分造成。并且高血糖還有可能不斷刺激神經,導緻神經元傳遞紊亂,機體水分的消耗遠低于腦傳遞速度,更進一步地導緻了出現口舌幹燥的情況。

醫生建議周女士在配合治療的同時,每天還是應該保持1500ml左右的飲水量,以促進新陳代謝,維持身體健康。

結合周女士的案例,我們可以發現,喝水對身體健康來說還是很重要的,通常情況下,建議大家适量飲水。這樣建議是因為喝水确實會給我們帶來好處。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飲水也是一門學問)2

喝水對人體有哪些好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相關數據來看,建議成年人每天飲水1500-1700ml,而對于長期從事戶外體力工作、運動性項目等人群來說,建議其每天飲水量在2200-3000ml。那麼喝水究竟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哪些好處呢?

首先,适當喝水可以幫助排出體内的毒素

因為人體血液中90%以上都是水,它可以幫助更好地運輸體内營養物質,為身體各處的細胞提供能量。但是細胞在不斷吸收能量的同時,也會産生一定的代謝廢物,而水同樣幫助運輸細胞代謝廢物,促進體内毒素被清除。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飲水也是一門學問)3

其次,适當喝水可以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截止目前為止,心血管疾病是除癌症以外,全球第二大緻死類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有近20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約占全球總死亡人數的32%

而根據美國研究人員發布在《科學日報》上的實驗數據來看。一般情況下,成年人血清鈉值> 143mmol/L就極有可能誘發左心室肥厚和心衰。

但是如果人們每天攝入1.6-2.5L的水,就可以幫助維持血清鈉值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預防心衰。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飲水也是一門學問)4

除此之外,喝水還可以幫助預防腎結石

腎結石主要是因為尿液中磷酸鹽、草酸鹽、尿酸等物質在尿液中結晶析出,并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并且尿液濃度越高,結石情況也會越嚴重,導緻出現腰痛、血尿等。

而實驗發現,每天飲水2-3L可以有效幫助預防腎結石。因為大量飲水會幫助稀釋尿液濃度,防止體内結晶聚集,起到沖刷尿道的作用。并且臨床中發現,人們的尿量每增加40%,其患腎結石的風險也就下降了60%。

正常情況下,人們在喝水後并不會出現明顯的異常情況,但如果在喝水後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就極有可能暗示人們身體出現了問題。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飲水也是一門學問)5

喝水後出現這些異常要警惕!

1、出現腹部不适

很多人都有過在較短時間内喝入大量水後,出現腹部飽脹感。一般情況下,腎髒會将體内多餘的水分,通過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飽脹感也會随着尿液的排出而減輕。

但如果人們在喝水後頻繁出現腹部不适,且不适感不會随着尿液排出而減輕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這可能是在提示腎髒或肝髒功能異常

因為當人們患有肝炎、肝硬化等肝髒疾病時,會因部分肝細胞的受損導緻機體白蛋白的合成減少,出現低蛋白血症。間接使血管中的水分子滲透到其他組織,引發腹水,從而出現腹部不适。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飲水也是一門學問)6

2、水腫

水腫是指機體組織間隙中的液體量過多,多在人們夜間大量飲水或者排尿過少時出現,但是這些情況引起的水腫會在短時間内自行消失。

一旦人們在飲水後頻繁出現長時間、無法自行消失的水腫症狀時,可能也在提示腎髒異常。

因為腎髒是機體排洩水分和調節電解質的主要器官。一旦出現腎結石、腎炎等疾病時,就有可能會導緻人體排洩功能紊亂,造成機體内大量的水分無法正常被排除體外。

這些水分會堆積在皮下組織,導緻患者出現水腫症狀。一般來說,腎性水腫大多會從眼睑部開始,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可能會導緻其蔓延到全身。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飲水也是一門學問)7

3、尿頻

生活中很多人在大量飲水後,可能會出現頻繁排尿的情況,這屬于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在保持正常飲水量的同時,出現尿頻症狀就要注意,這可能是提醒出現尿道感染

當外來的細菌、病毒入侵尿道後,會産生一系列炎症反應,出現尿頻、尿痛。建議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多補充水分,促使細菌排出體外。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飲水也是一門學問)8

4、口幹舌燥

很多人在從事體力勞動或鍛煉後,可能會因體内水分流失過多,出現口舌幹燥的情況。但是如果當人們在喝水後,仍頻繁出現口渴症狀時就需要警惕是否出現糖尿病

5、出現泡沫尿

一般情況下,當人們長時間憋尿後,可能會出現尿液表面有大量泡沫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在排尿時表面張力過大而導緻的,屬于正常現象。

但是,如果在正常排尿的情況下,尿液表面仍出現長時間不可消失的泡沫時就要警惕腎髒健康問題。因為當人們腎髒濾過功能下降時,可能會導緻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排出體外,出現蛋白尿。

所以在喝水後出現以上不适症狀時,要及時就醫,排查病因,及時治療。而且,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健康喝水,保持身體健康。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飲水也是一門學問)9

保持身體健康應如何健康喝水?

健康喝水首先要避免水溫過高,生活中經常聽到别人說:“多喝熱水”,可是熱水真的有利于身體健康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文章數據顯示,人們長時間飲用超過65度以上的水,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因為在一般情況下,人體食道膜耐受的最高溫約在44度左右。如果長時間吃燙食或喝溫度過高的熱水,會嚴重破化食道表面黏膜,使出現破損、潰瘍,極有可能導緻癌變。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飲水也是一門學問)10

其次,保持健康還需要避免直接飲用自來水。很多人經常飲用未經燒煮的自來水,但我國大多地區的自來水都是利用氯氣進行殺菌消毒,而氯氣消殺并不能保證水中的細菌等物質被完全殺滅。

所以如果長期飲用自來水,很有可能會導緻細菌等有害物質進入體内,誘發胃腸炎和寄生蟲感染等

實驗發現,當水溫加熱到90℃以上時,自來水中的對身體有害的鹵化烴物質會大大降低,當水溫達到100℃時,水中有害物含量最低。所以建議人們生活中盡量飲用涼白開,避免生水。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飲水也是一門學問)11

除此之外,避免一次性喝水過多,可以少量多次喝水。臨床中,有極少數患者在短時間内大量飲水出現水中毒的現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人們每天飲用1500-1700ml的水對機體健康最有益。但是如果人們短期或一次性飲用4000ml以上的水,就極有可能導緻水中毒。

因為飲水後随着大量尿液的排出,可能會導緻出現電解質紊亂的情況,出現頭暈眼花、意識障礙等一系列症狀,影響身體健康。

科學建議如何健康喝水(飲水也是一門學問)12

總結:

水對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人們在注意健康飲水的同時,還應該及時警惕飲水後出現的不适症狀,如果發現身體出現異常時,需要及時就醫。

文獻來源:

【1】《舊習慣,新認知 喝水,為何被我們"複雜化"了?》,車耳,2022-07-2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