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門診上有很多鼻塞的患者,所以今天這篇内容,跟大家聊聊鼻子不通氣的問題。
臨床上接診過的鼻塞患者裡,有相當多的患者在此之前都被診斷為鼻甲肥厚,但是并沒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其實他們的問題,關鍵在于氣虛。
話說是一個王姓男子,今年26歲,他的毛病呢,是最近一年斷斷續續一直有鼻塞,他自述尤其到了夜裡,鼻塞最為嚴重,躺下沒多久,鼻涕就開始往下流,色白質稠,雖然量不大,但是黏黏糊糊的在鼻子裡,弄的鼻子完全不通氣。
接着患者去醫院看診,診斷是雙下鼻甲肥厚腫脹,伴随有鼻黏膜淡紅,治療一段時間後,改善并不明顯,後來就開始求治中醫。
找到我這裡時,刻診,見患者面色白,舌淡苔白,脈弦細,再細問得知,患者容易感冒。
了解完患者的詳細情況後,便開出一張方子:
黃芪,蒼耳子,白術,辛夷,升麻,紅花,防風,白芷,茯苓,麥冬,澤瀉
共5劑,水煎服。
結果如何?患者藥用完後,鼻涕有所減少,色也淡了,而且夜裡鼻塞之感大大緩解。效不更方,我對原方稍作加減,叮囑繼續服用,最終患者諸證悉平,夜裡能正常睡眠了,持續了一年的鼻塞之苦,用中藥宣告解除。
這裡面蘊含有什麼中醫知識呢?開頭我說過,很多時候鼻子不通氣的問題,關鍵在于氣虛。
為什麼呢?因為肺開竅于鼻,鼻子是肺之所系,肺又是主氣,是生成宗氣、輸布氣血的能量源。那你說,如果一個人氣虛了,他的肺竅當然不能正常開啟,就相當于沒有力氣的小孩子,無法推開門一樣。
再看這個患者,他面色白,舌淡苔白,脈弦細,還容易感冒,一看就是典型的脾肺氣虛,鼻涕色白,又說明沒有熱象。
脾主着運化,肺主着輸布。如果脾肺氣虛,津液運化輸布就會失常,那麼就會有痰,而痰堵在鼻竅,就形成了大鼻涕。
同時呢,患者脾肺氣虛,那麼他體表的衛氣也會不足,衛氣不足自然就容易感冒了,而一旦感冒,肺氣就更不利,那麼肺竅就更不通暢了,鼻涕也就更多了。
這個時候的關鍵,就在于補脾肺之氣,同時還要通鼻竅。
我給他開的配伍裡,白術、黃芪和防風,是取玉屏風散之意,能健脾肺之氣。而升麻,能提升中氣。再加上茯苓和澤瀉,輔助白術和黃芪健脾。
要通鼻竅,就用到了蒼耳子、辛夷和白芷三味藥,也是取蒼耳子散的意思。
最後加上紅花輔助開竅,麥冬和養陰調和諸藥的辛燥之性。
可以把這個方子當做是玉屏風散和蒼耳子散的聯合應用,也是我從前輩那裡學到的用方經驗。
當然,一人一方,症狀不同用量也不一樣,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切勿照搬。
在平時的接診中,鼻塞證屬脾肺氣虛的患者有很多,所以還是有必要從脾肺氣虛的角度思考一下它的病因,有類似症狀的患者,如果一直反反複複,應該多往這方面考慮,尤其平時容易感冒,一感冒就鼻塞,且症狀長久都沒有改善的人,更要多留意這方面。
總之,鼻子和我們一身的氣機息息相關,如果有脾肺氣虛,也是鼻子最先做出反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