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3:05:56

五台山佛光寺和我的不解之緣

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我進入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和古建研究所工作,成為一名文物保護“修廟人”,從此也與五台山佛光寺結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緣,幾十年來,在佛光寺現場進行文物保護工作的天數,累計近200天次,這就是我的本職工作。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1

(上圖為1973年乘吉普車下鄉進行文物勘查工作途中)

為了搶救保護佛光寺等地的古建築,曾經不避疲勞艱險,上山下鄉,深入實地勘察考證,測量、繪圖、攝影,臨摹壁畫,抄錄碑文。或徒步奔波,或驅車飛馳。三伏烈日酷暑,破舊吉普車中大汗淋漓如蒸桑拿。途中幾經暴雨,車輛險被巨石砸毀,又經車輪跑飛翻車之險。三九寒冬雪夜,冷饅頭鹹菜充饑,躺在深山破廟中渾身發抖,徹夜難眠。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2

(上圖:佛光寺東大殿翼角鬥栱)

非常緬懷感謝李煥民、郎風岐、杜俊奇等幾位佛光寺文物管理所的前任老所長,在他們的大力支持幫助下,我得以在寺中多次進行勘察測繪攝影,每次小住兩三天,或十天半月,最長一次達2個多月。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3

(上圖:東大殿唐代彩塑)

後來我在省文物局負責全省文物古建工程管理期間,仍然不改初心,非常重視佛光寺的文物保護工作,多次前往佛光寺組織、指導古建專業技術人員,對東大殿進行重點保護設計施工。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4

(上圖:佛光寺東大殿梁架)

記得在1973年至1999年期間,為完成文物勘察工作任務,我幾次爬上佛光寺東大殿的屋頂,穿行于梁架鬥栱之中。我學習梁思成先生當年的勘察方法,對照營造法式,從不同角度近距離觀察大殿梁架結構,仔細分析研究每一個構件的節點關系,勾繪草圖,拉着皮尺丈量尺寸。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5

(上圖:1937年營造學社梁思成先生一行前往佛光寺途中)

當時千年灰塵裹滿全身,上百隻蝙蝠在頭上肆無忌憚地低空飛行,跳蚤臭蟲直鑽脖頸,臭味熏人欲吐。此時,我更加感同身受、深切體會到當年營造學社的前輩們勘察古建築的艱辛和不易,衷心感謝他們的付出和貢獻,也深切期盼古建保護事業後繼有人。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6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7

(上圖:佛光寺勘察現場)

我們這些文物古建工作者仿佛虔誠護廟的苦行僧,更像專注修廟的老匠人。我們零距離觀察解剖大木構架,親手拆卸安裝鬥栱榫卯,繪制修繕設計圖紙,請教總結工匠師傅施工技術,結合營造法式研究考證,對古代木構建築積累了一些經驗及認識,成為文物保護研究工作的基礎。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8

(上圖:佛光寺遠景)

多年的文物保護經曆,我似乎忘卻了繁華城市的燈紅酒綠,看淡了世俗的仕途前程,或埋頭于碑文縣志曆史文獻中刻苦鑽研,考古求證;或爬梁上架,手握斧斤,親手拆卸榫卯拼裝鬥栱而樂此不疲。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9

(上圖:為本人1973年在佛光寺臨摹的唐代壁畫)

幾十年彈指一揮間,歸來依舊是少年。佛光寺的一草一木,唐代大殿的梁架鬥栱、彩塑壁畫,盡攬于胸。“修廟”經曆雖然充滿坎坷、寂寞,枯糙、艱辛,一言難盡。但舍中有得,苦中有樂,靈魂升華,精神富足,感覺自己更像一個精神世界大富翁。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10

(上圖:為本人1973年在佛光寺為甯公遇塑像作的速寫)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11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12

五台山佛光寺周圍寺院(我與五台山佛光寺50年的不解之緣)13

(上圖:佛光寺東大殿護法天王)

幾十來年,黨中央空前重視文物工作,要求更好地傳承、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大力宣傳佛光寺,讓佛光寺文物活起來、火起來,是文物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有黨中央的号召和省有關領導的支持,我們将繼續努力,讓佛光寺的優秀傳統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佛光寺現場勘查視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