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即腹部脹大或脹滿不适。《諸病源候論·腹脹候》:“腹脹者,由陽氣外虛、陰氣内積故也。陽氣外虛受風冷邪氣,風冷,陰氣也。冷積于府髒之間不散,與脾氣相壅,虛則脹,故腹滿而氣微喘。”中醫認為腹脹多因酒傷、食傷、情志郁結、黃疸積聚等所緻。有虛脹和實脹之分。或吃一點就飽、上腹總有飽脹感、經常暖氣。當你出現這些胃脹氣狀時,表示你的胃已經出現了消化不良,是胃腸道毛病個信号。
腸胃脹氣原因多
現代醫學認為一般來說,正常人的胃腸道内存有一定的氣體,分布在胃與結腸之中,并無脹氣之感。當胃腸道内存在過量氣體時,人就會有脹氣的感覺。腹脹從臨床上可分為功能性、生理性和病理性三類。
一、功能性腹脹主要源于工作繁忙、熬夜、暴飲暴食、吃肥膩食物、喝酒、情緒緊張等。
二、生理性腹脹多見于新生兒,尤其是早産兒多見,多于吃奶後出現,與腸管平滑肌及腹壁肌薄弱,消化道發育不成熟有關。
三、病理性腹脹則由多種腹腔器官病變引起,比如慢性胃炎、胃潰瘍、腸炎、胃下垂、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膽管疾病、膽結石、胰腺病變、胃腸道腫瘤、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結核.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腸梗阻、腸系膜上動脈綜合征、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癌。泌尿道或生殖道感染及腫瘤等。
最新研究發現,吃反複加熱的食物、激素水平波動(如經期)、嚼口香糖、濫用抗生素、精神壓力大等均可引起胃腸脹氣。
如果您出現以下症狀時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① 莫名其妙的脹氣持續3天以上,無法緩解。
② 長期感到肚子脹氣或打喝、放屁不止。
③ 經常放屁、體重減輕、或排出淺色、惡臭的糞便。
如果中老年人出現經常性腹脹、腹痛時最好查大便潛血,或做腸鏡排查腫瘤;腹脹長期不愈超過2-3個月的人,應進行胃幽門螺旋杆菌檢查;有些腹脹還要做心電圖,如心腦血管疾病,因為右心回流血液受阻,會使體内循環的靜脈壓升高,導緻内髒淤血,由此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等症狀,但是卻沒有明顯的心髒不适症狀,因此常被忽視。此類患者如做心電圖檢查,往往能起到關鍵作用。
在中醫裡腹脹一般分以下幾種類型:
一、氣滞作脹:患者自覺上腹部脹滿堵塞,連及肝區和後背,甚則因脹緻痛,每因生氣或情志刺激誘發或加重,伴有煩躁易怒,惡心嘔吐,食少嗳氣,甚至吞酸等。治以疏達肝氣、和胃降逆。
二、脾虛腹脹:肝炎日久,長期食欲不振,食少腹脹,食後加重,伴有四肢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大便幹稀不調、小腹重墜、四肢不溫或有輕度水腫。治以健脾消脹、升清降濁。
三、血瘀腹脹: 病人小腹部持續性脹滿,晝輕夜重,形體消瘦,面色蒼白,指甲青紫、微血管怒張,舌绛脈澀。查體可見肝脾腫大,腹壁靜脈曲張等。
四、濕熱腹脹: 胃脘少腹脹滿,甚至滿腹脹,持續不能緩解,多吃油膩則更甚,伴有煩躁,口渴不想喝水,頭暈不清、惡心、厭油膩,大便粘滞不爽,放屁惡臭、小便黃赤等。治以利濕為主,兼以清熱、調腸理氣。
另外還有脾胃虛寒腹脹、食積腹脹,臨床辯證應分清氣血虛實寒熱,不能一見腹脹就理氣,才能收到好的療效。
飲食上需要注意哪些?
1、少吃高纖維食物。如土豆、豆類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蔥等,都易在腸胃部制造氣體,最後導緻腹脹。
2、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硬煎餅等硬性不易消化的食物,在胃腸裡滞留的時間也較長,可能産生較多氣體引發腹脹。
3、改變狼吞虎咽的習慣。進食太快,或邊走邊吃,容易吞進不少空氣;常用吸管喝飲料也會讓大量空氣潛入胃部,引起腹脹。
4、克服不良情緒。焦躁、憂慮、悲傷、沮喪、抑郁等不良情緒都可能使消化功能減弱,或刺激胃部制造過多胃酸,其結果是胃氣增多,腹脹加劇。
5、适當鍛煉身體。每天堅持适量的運動,不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緒,還可幫助消化系統維持正常功能。
溫馨提醒
1、圖文内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未涉及具體用藥)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
2、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删除。
3、注:情志郁結指指心情不好,想說但又不能說或說不出口,憋在心裡。
4、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都可提出,我将竭盡所能為您解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