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龍鳳胎是指異卵雙胞胎的兩個嬰兒分屬不同性别,即雙胞胎姐弟或兄妹。
關于包括雙胞胎在内的多胎的好,尤其是龍鳳胎的好,人盡皆知,這裡就不贅述了。
而龍鳳胎的“不好”,卻不為多數人所知,因而在這裡重點介紹一下。
龍鳳胎的“不好”包括兩個方面:
多胎共性的“不好”;
“龍鳳胎”獨有的“不好”。
多胎的“不好”
首先,包括雙胞胎在内的多胎的各種好是以母嬰承受多于單胎的額外風險為代價的。
多胎妊娠給母體帶來的風險包括:
妊娠期高血壓,和先兆子痫的風險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增加;分娩後的一生中發展成糖尿病的風險也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還增加新生兒呼吸障礙和低血糖的風險;
增加難産和剖腹産的機會;
還增加産後抑郁症的發生風險。
多胎妊娠給胎兒帶來的風險包括:
影響胎兒生長。多胎通常比單個胎兒更容易出現生長發育問題。包括低體重,特别是發育不一緻,即其中一個胎兒比其他胎兒體重明顯小得多;
影響遺傳性疾病篩查檢測結果的準确性。已知很多遺傳性發育缺陷可以通過産前篩查提前發現,從而避免避免嚴重發育缺陷嬰兒的出生。多胎妊娠時,由于樣本獲取方面的幹擾,檢測結果的準确性會受到影響;
雙胎輸血綜合征。對于單絨毛膜—雙羊膜雙胞胎,可能發生雙胎輸血綜合征,即兩個胎兒之間血液供應不平衡,其中一個胎兒“盜用”另一個胎兒的血液,造成發育的不平衡和傷害;
早産。早産是多胎妊娠最常見的并發症,超過一半以上的雙胞胎是早産兒,三胎及以上妊娠往往難以避免會早産。我們知道,早産,特别是懷孕37周前出生的早産兒可能會增加短期和長期健康問題的風險,包括呼吸,進食和保暖問題。以及長遠的諸如學習和行為障礙,以及成年期發生一些疾病的風險。非常早期的早産兒(懷孕32周之前出生的嬰兒)即使在最好的醫療護理照顧下,也會大大增加死亡或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
腦癱風險增加。腦癱是圍産期發生在胎兒腦損傷造成的嚴重并發症,在多胎妊娠、尤其是早産時,發生的機會增加。
“龍鳳胎”中“鳳”的困境
除了多胎共性的“不好”,龍鳳胎還有一項特别的不好,就是其中的“鳳”面臨額外的胎兒發育和出生後終生的諸多缺陷和弱勢表現。
長期以來,人們觀察到龍鳳胎模式中女孩存在一些不利的影響。
對于這種現象的解釋是,認為龍鳳胎在子宮内共同發育時,女性胎兒暴露于男性激素,造成一些不利影響,不僅會影響在子宮中的發育,發育的缺陷還會影響到出生後,甚至終生,這種理論被稱為“雙胞胎睾丸激素轉移假說”。
之所以被稱為假說,就是說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加以證實。
來自瑞典的一項最新研究,也是迄今為止這方面進行的一項最大的研究,對此進行了進一步探求。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記錄并分析了1967年至1978年間出生于挪威的13800對雙胞胎的數據。
結果發現,與其他類型的雙胞胎群體相比,龍鳳胎中的女性在長達30多年的随訪期中表現出幾種弱勢。
比如,她們完成高中學業的可能性低15%,完成大學學業的可能性低近4%。
她們終生的生育率低6%,結婚的可能性幾乎降低了12%。
經濟收入方面也明顯低于社會女性的平均水平,比女性雙胞胎中的女性也低8.6%。
甚至,即使龍鳳胎中的男孩在出生後不久就死亡,以上這些差異也仍然存在。這也意味着,這種差異并非由于父母“重男輕女”思想導緻的出生後養育差異造成,而更可能是先天性的差異,即子宮内雄性激素暴露導緻。
主動選擇多胎妊娠時,不要隻看到好的一面綜上所述,可見,雖然包括龍鳳胎在内的多胎往往對人們帶來喜樂和吉祥的感受,但是,這些“好”也是有代價的。
當然,這些“代價”并不足以對人們的生育選擇構成指導和影響,尤其是,當雙胞胎或多胎是自然形成時,因為自然發生的多胎屬于可遇不可求。
但是,随着輔助生育技術,包括促排卵藥和試管嬰兒技術的普遍應用,人們的确已經可以主動選擇多胎妊娠。
事實上,最近30年來,世界範圍内的多胎妊娠普遍大幅度增加了幾倍。
當你想通過輔助生育技術選擇多胎妊娠時,還是需要慎重考慮,不能隻看到其“好”的一面,也應該去清楚的認識到還存在諸多“不好”的一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