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孩子朋友圈屏蔽父母家人

為什麼孩子朋友圈屏蔽父母家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9 10:08:13

為什麼孩子朋友圈屏蔽父母家人(五成孩子朋友圈屏蔽父母)1

為什麼孩子朋友圈屏蔽父母家人(五成孩子朋友圈屏蔽父母)2

作者|張蔚斐

圖片來源|pexels

來源|成長的可能

你的朋友圈會屏蔽爸媽嗎?

在綜藝節目《春日遲遲再出發》中,奇葩說辯手傅首爾說:“我最近一次不開心就是前幾天,我發現我兒子屏蔽了我。我想說我的親子關系竟然還會出現這種情況?”

傅首爾在兒子生日會上找了很多人給他慶祝、吹蠟燭、唱生日歌,場面十分熱鬧,但是孩子表現出抗拒,事後他跟媽媽說:“我不喜歡被過度關注。”

傅首爾也理解兒子的想法,但是後來她發現兒子發了一條朋友圈,“不知不覺12歲了,過去的一年裡,感謝很多人陪伴我。”兒子的感謝名單裡提到了傅首爾的幾個好朋友,但沒有提到父母。沒有屏蔽她的好朋友,但屏蔽了她。

“我的第一反應是,我不值得你感謝嗎?當我發現他屏蔽我的那一刻,作為一個母親,說實話我的内心是我這幾年感覺最震撼的一刻,為什麼那麼震撼呢?我或許覺得它摧毀了我某一部分的自信。”

傅首爾也在微博上感慨:“剛學會和兒童相處,就又得琢磨怎麼和青少年相處。”

為什麼孩子朋友圈屏蔽父母家人(五成孩子朋友圈屏蔽父母)3

在傅首爾的微博評論區,這個話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很多孩子都曾使用過朋友圈的屏蔽功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我每次發emo文字,我媽就會當面問我是什麼意思,感覺會很社死。”

—“我爸媽都不讓我在朋友圈發照片,我發任何東西他們都會說女孩子不能怎麼怎麼樣。”

—“我都20多了,依舊會屏蔽父母。感覺他們有時候不太能理解我們的想法。”

—“我不屏蔽我媽媽,我覺得有時候媽媽看到我的朋友圈的反應還挺可愛的。”

在什麼情況下孩子的朋友圈會屏蔽家長?家長得知被屏蔽,心裡又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1

屏蔽原因之一:“家長不懂我。”

在探索不同的朋友圈故事時我們發現,現在的青少年并不是直接完全屏蔽父母,大多選的是“分組可見”或“部分屏蔽”,讓父母看見或不看見的朋友圈内容,都是經過篩選的

林沐是一個用心經營朋友圈的00後,美食、美景、自拍、攝影,影像記錄着00後多姿多彩的生活。

當被問到她發朋友圈是否會屏蔽父母時,她回答說:“看情況。購物花錢的、說一些很over的言論的,就會屏蔽爸媽,認真學習的、旅遊自拍的不屏蔽。”

在朋友圈分享的内容中,和父母分歧最大的就是消費觀,所以這是林沐一定會屏蔽的内容。

父母是消費觀念傳統的家長,認為林沐就該多存一些錢,但是林沐喜歡旅遊、喜歡美食,也喜歡購物,這讓他們偶爾會有矛盾分歧。

“也能理解,也有疫情的考慮,他們會覺得我周末節假日總出去吃喝玩樂是在亂花錢,其實他們也不是要我的工資補貼家用,就希望我攢錢,但我開始實習了,自己賺的工資買一些喜歡的東西,吃吃喝喝玩玩,心情就很好,實習壓力挺大的,我也需要放松。

消費觀不同,花錢的朋友圈讓爸媽看到的話他們也不舒服,評論我我也不舒服,不如屏蔽了,大家都開心。”對于林沐來說,朋友圈的屏蔽按鈕等于是屏蔽了家庭中的一部分争執和矛盾。

“現在去旅遊發朋友圈不會屏蔽爸媽,媽媽還會評論我的自拍、認識一下我的朋友們。以前她抱怨我出門玩,我就不發朋友圈了,她又問我:‘怎麼出去玩不發朋友圈呢?别人都發的。’發也要被罵,不發也被罵。”林沐說。

因為有分歧,林沐曾經有一段時間就把父母完全屏蔽了,一連幾個月沒看到女兒的朋友圈,讓媽媽感到很在意。

“我媽就直接問我,是不是把她屏蔽了。沒辦法,後來就改成了分組可見。感覺媽媽當時還是有些傷心的吧,她跟我說:‘我想看看’。所以現在我會下意識多發些專門想給爸媽看的朋友圈。”

有“僅爸媽不可見”,也有“僅爸媽可見”。

朋友圈屏蔽父母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并不代表親子關系不好,有時候也是愛的表現,父母關心孩子、想了解孩子的生活是一種愛,孩子報喜不報憂,也是一種愛。

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時候孩子屏蔽家長的理由很簡單:“我覺得爸媽看不懂。”

劉淩平時愛玩遊戲、對電競很感興趣,十足是一個“網瘾少年”,他的朋友圈裡有大量的網遊、電競信息,今天和誰組隊“雙排”、明天抽卡抽中了哪個皮膚。

分享最愛的電競隊伍,想要電競椅、想要手柄,朋友圈幾乎圍繞着遊戲展開,有很多新鮮的詞彙。

“肯定會屏蔽爸媽,他們倒是不反對我玩遊戲,畢竟也工作很久了。但是他們看不懂,之前EDG比賽奪冠那次,我太激動了,發了條朋友圈沒屏蔽我媽,她看到了立馬就問我‘EDG是幹什麼的?’。

要跟她解釋很麻煩,解釋了她也不一定能理解我為什麼激動,有很大的代溝。”劉淩說。

為什麼孩子朋友圈屏蔽父母家人(五成孩子朋友圈屏蔽父母)4

#2

屏蔽原因之二:“報喜不報憂。”

對于95後的程盈盈來說,屏蔽父母是常事。

用她自己的話說,她的朋友圈裡“喪文化”泛濫,有各種各樣對生活的感慨,有時候比較消極,讓父母看到,他們會擔心。

“有一次熬夜比較晚,在學校裡看紀錄片,我記得是叫《蒙古草原天氣晴》,一個草原上的家庭,六歲的女孩已經是家庭主要勞動力,每天趕牛羊和馬匹,女孩想上學,想成為老師,但親人一個一個離她而去,直到12歲,連女孩也離開了人世。看完以後可能是深夜吧,很難過,也有些感觸,就發了一個朋友圈記錄,第二天我媽就打電話來問我,是不是不開心?”程盈盈說。

“我們的一點點小情緒在大人眼裡都是天大的事,我媽媽連我換一個頭像都會研究半天,有時候确實心情不太好,換一個耷拉着眼睛的卡通頭像,媽媽會立刻發微信問我:‘怎麼換這樣一個頭像?又不開心了?’媽媽對我的情緒很關注也很敏感,有時候讓我覺得不好意思,久而久之,就會想在深夜憂傷的時候屏蔽她。我爸還好,不怎麼會過問,從來沒點贊評論過我的朋友圈,我都懷疑他把我屏蔽了。”

程盈盈還分享了一件她印象深刻的事,去年她剛畢業工作,總是忍不住在朋友圈抱怨工作的壓力。

“當時發朋友圈其實也想獲得爸媽的安慰,但是事情發展超過我的想象,我說工作好累,加班還發燒了,結果接到了我媽的電話,她說她買了高鐵票,現在就趕過來照顧我,把我吓了一跳,趕緊安慰她我沒事,讓她快把票退了。當時疫情也挺嚴重的,後來考慮到疫情不方便跨省,她才退了票。從此再也不敢讓父母知道我的消極情緒了,在外報喜不報憂成了習慣。”

本想和父母撒撒嬌,獲得一點安慰,沒想到媽媽直接訂票要過來,這讓程盈盈既感動又無奈。從此以後,她習慣了把抱怨的朋友圈屏蔽父母,或是僅分組可見。

程盈盈發現,無論是上大學還是外出工作,越是分隔很遠的父母越會在意孩子的朋友圈在分享什麼,因為不在身邊,朋友圈成為很重要的窗口,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幹什麼,過得好不好

而留在父母身邊的孩子的朋友圈相對來說更不被關注。

程盈盈也就這個話題問了她的好友玲玲,玲玲說:“我媽對我的朋友圈絲毫不感興趣,我懷疑她有時候根本刷不到,刷到了也不贊,對我沒有探索的欲望。我上大學那會兒我爸倒是經常問我朋友圈的内容,和誰一起玩,這是誰,他都會問,現在住在家裡,他就毫不關心我的朋友圈了,有時候吃飯的時候刷到我朋友圈就直接問了,沒看到就問也不問,屏蔽不屏蔽的都沒差别。”

#3

被屏蔽的家長在想什麼?

年輕人的微信朋友圈屏蔽父母已不是什麼秘密。騰訊新聞2018年公布的《朋友圈年度親情白皮書》裡面提到,52%的子女曾經屏蔽了父母查看自己的朋友圈或者沒有加過父母好友。

屏蔽按鈕似乎成為一種篩選,經過篩選後的朋友圈,呈現的是年輕人想呈現的樣子,代表了他們的喜好、情緒和生活。這是年輕人自我意識增強的表現,這一代的孩子從小就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在意父母進門是否敲門,下班後不喜歡接工作電話,具有強烈的邊界意識。

對于孩子的“屏蔽”,家長是怎麼看待的呢?

“點進孩子的朋友圈看到一條線時,當下那一刻心裡是很在意的,會想女兒是不是對我有意見?”70後的家長王萍說。

王萍表示,女兒平時和自己關系還不錯,她生日時女兒也會親自做蛋糕發朋友圈祝福她。但也有幾天朋友圈會變成一條線,過幾天又有内容了。

據她觀察,女兒缺錢、學習技能、與朋友聚會的内容是她最常能看見的内容,階段性被屏蔽的那些日子裡女兒發了什麼内容,她其實并沒有探究過。

“剛開始我是很難受的,但是也僅僅是一瞬間的情緒,不會一直放在心上,自己稍微想一想就能理解了,孩子長大了,肯定有自己的秘密,就像她有些話隻會和朋友說一樣,我也能理解,每個家長也都是從孩子成長而來的,我也有不願和父母說的事。我不認為這是代溝,誰能沒有心事呢?這很正常。”

對于女兒的“選擇性屏蔽”,王萍并不會主動詢問原因。在她看來,屏蔽的原因無非是女兒有一些不想被大人了解的心事。

“我一定不會問的,問多了反而會讓孩子反感,現在的孩子都很怕唠叨的。還是要分清愛和控制欲,要給孩子足夠的個人空間。在她小的時候,我和她爸爸、姥姥常常不敲門就進她房間,也不許她關門,這曾經在我們家爆發了激烈的争吵。從那以後,我們就知道,女兒是很在意隐私感的。”

當女兒的朋友圈點開變成一條線,王萍就會不動聲色地打一個電話,與女兒聊聊近日的情況,是否有什麼困難?

“朋友圈确實是我們了解孩子的一個窗口,但不是全部,還可以直接聊天、溝通。”

而另一位家長何小卉是不太能理解“朋友圈屏蔽”這件事的,她認為這樣不夠坦誠,是親子關系有了隔閡的象征。

“有一次在家庭聚會上,她堂姐說漏了,說‘你朋友圈發的去哪看演唱會了’,我才發現有些内容我是看不見的,比如她和同學去看演唱會就不會告訴我。我問過她,她覺得這是沒必要讓我看到的内容,我對她的興趣愛好也不關心,隻關心她考試考了幾分。”

這讓何小卉很難過,很長一段時間裡,她對女兒都小心翼翼的。“其實還是我們的溝通有點問題,她可能覺得我是很古闆、嚴厲的家長,不願意跟我分享‘追星’這種事,但其實我也願意為了她花時間了解更多事,隻要她肯跟我說。”

對于孩子的選擇,何小卉也沒辦法幹預,隻能嘗試改變自己、理解孩子。

“她覺得我隻關心她的成績,可能也是我需要反思的地方。”何小卉說。

#4

“密切關注,謹慎介入”

那孩子出現的“屏蔽行為”是否意味着家庭親子關系不和諧?

對此,知名學者教授儲殷認為,孩子朋友圈屏蔽父母,是很常見的現象,算不上不和諧。

“朋友圈屏蔽父母”可能是家庭關系不和諧的某一種結果,但它并不能證明家庭關系一定不和諧,這是兩回事情。

屏蔽父母,是因為孩子現在有了自己的獨立空間,也有了自己的一些隐私,當然也跟一些父母不恰當地幹預孩子生活、牢騷過多有關。儲殷建議,父母對于孩子,在青春期以後要保持“高度關注,謹慎介入”的态度,這樣會比較好。

另外,父母在孩子當中還是要有一些自己的關系,就是能夠避免這種屏蔽,這也很重要。

“其實不是說這屆的年輕人更有邊界感,更有隐私感,而是說一個正常的年輕人都應該有自己的邊界感和隐私感。我們這一代父母缺乏的原因可能在于,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家庭的空間比較小,自己的獨立性比較小,家庭有可能還是大家庭式的,缺乏界限感。但是城市化和現代化的生活一定會催生出有權力意識和邊界意識的年輕人。而且現在父母工作的場所和家庭生活的場所和孩子上學的場所,往往在物理空間上是比較大的,所以它也催生了這種獨立的意識,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儲殷說。

父母想看孩子的朋友圈很正常,但是“看”和“介入”不同。

控制住家長自身沖動的控制感和尊重孩子,是一個技術問題,所以,想看孩子的朋友圈沒有任何問題,問題是看見了孩子的朋友圈應該怎麼樣?這就跟孩子的日記放在這裡,家長要很大的程度克制自己,才能讓自己不去翻,是同樣的情況。

其實,這也和青春期的兒童心理發展有關。中科啟元兒童發展中心心理咨詢師李瑞楠認為,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就進入到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理論”的第五個階段,這一階段的核心任務是自我意識的确定與自我角色的建成。所以,這段時期,孩子的主體意識、個人自我意識會明顯增強,更加重視對自我空間的保護;同時,他們的自我認知還在多層面探索和實驗中,但父母對于他們所要扮演的角色已經有所規定和期待,于是二者的之間會經常構成巨大的沖突與碰撞,所以“朋友圈屏蔽父母”也是其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之一。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家長需要轉換一下自我角色與定位,從‘親密的照顧者’變成‘遠遠的守護者’,跟孩子的距離拉開一些,這并不代表放手不管,而是在堅持安全與教育底線的前提下,給予孩子更多自我表達的空間,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提供穩定的陪伴與支持,同時再多一些耐心。”李瑞楠說。

儲殷建議,進入青春期以後,父母要改變方式,至少家裡有一個人要跟孩子是朋友。紅臉白臉一定要分清楚,有一個人要管教,但兩個人不能總是一條心。青春期以前呢,父母管教孩子往往要一條心,免得被孩子分化瓦解,趁虛而入。

但是青春期以後,一定要有分工,要有一個人,跟孩子不怎麼講學習,主要講情感,講社交,有一個人要跟孩子成為朋友。

“親子溝通有問題,不是難題,很多時候解決親子溝通的問題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更大,所以我們一直這麼講,我反複強調那句話叫‘密切關注,謹慎介入’。父母可以跟孩子先約定好紅線是哪些東西,然後在此之外,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自由。”

儲殷表示:孩子進入十一二歲以後,有幾項東西一定要有獨立的空間。獨立的時間,獨立的責任,獨立的權利,獨立的經濟基礎(就是有自己的零用錢),有自己的房間或者櫥櫃。然後對家庭事務的參與(即有決策權),在除了跟父母約定的重大事項以外,自己對自己充分的自我管理。這都是其實是一個從10歲左右開始的過程,到13歲青春期比較明顯的時候,如果這三年過渡的比較好,其實沒有這些問題的。

因此,對于這一現象,家長也不必太過焦慮。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是正常的,是家長不正常,因為我們這個時代這批家長承受着最激烈的這樣一種比如大城市生活的轉變,現代化生活的轉變,所以其實往往是我們家長是不太正常的,我們在控制欲和愛之間的界限把握不清,中國的大多數家長是需要學習的。”儲殷說。

(據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為化名,專家學者為實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