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米的好朋友依依,是姥姥姥爺帶大的。最近姥姥有事回去了,依媽還擔心爺爺奶奶來孩子不适應,結果事實完全打臉。
依媽發現,孩子除了剛開始的半天有點别扭,後面完全無痛過度,天天追着爺爺奶奶玩,祖孫3人可親近了。晚上偷偷問依依:“你想姥姥姥爺了嘛?”,熊孩子十分肯定地回答:“不想!我發現爺爺、奶奶更好!”
依媽表示:雖然童言無忌,但還是覺得這孩子有些不識好歹。姥姥姥爺那麼疼她,臨回去前幾天姥姥還總偷偷掉眼淚。回老家後老兩口每天堅持視頻,這熊娃分分鐘竟然就把姥姥姥爺給忘了,感覺有點渣。
去搜了一下,發現有這樣困擾的父母還不在少數,難道這些熊娃真的就是“白眼狼”嗎?
為何姥姥姥爺帶大,反而和爺爺奶奶更親?優米經常和依依玩,也算深度參與了依依與姥姥姥爺的相處模式。觀察過祖孫的相處,毫無疑問老兩口非常疼愛外孫女:
還記得優米7、8個月時,我為了省事買了不少現成的輔食。但依依的輔食從來都是姥姥現做的,老人深怕買的有添加劑。就算依依已經4歲了,她現在吃的雞蛋、面粉都是姥爺托人從老家寄過來的!付出這麼多換來一句“爺爺、奶奶更好”,也難怪依依媽會那麼失落。
但作為近距離觀察過祖孫相處的第三方,自認自己的觀察能力還算準确,我可能知道依依更親近爺爺奶奶的原因:
原因一:缺乏歸屬感
很贊賞老人對孩子無私的愛,但卻對他們的一些表述方式保留意見。
依依每次淘氣犯錯時,姥姥姥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罵你是幫你媽媽教育你,要不是為了幫你媽媽,誰會跑這麼遠來帶你這個小東西?”每當這時,依依都會顯得很焦躁。
老人絲毫沒意識到這句話對一個3、4歲的孩子的殺傷力有多大!
6歲前,孩子對語言非常敏感,但由于理解能力不到位,這句話很可能會被她翻譯成:我們帶你是因為你媽媽,我們根本不愛你!
可想而知,天天聽着這樣的話長大的孩子,會多麼缺乏歸屬感?怎麼可能還和姥姥、姥爺親!
我還見過小區裡一位姥姥對外孫說:“你是外孫,樂樂哥哥才是姥姥的孫子。等你大點去幼兒園,姥姥就得回老家看樂樂哥哥了。”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種思想在某些地方早已根深蒂固,不少姥姥、姥爺始終認為外孫是外人,隻有兒子家的孩子才算親孫子。這種思想下,會不知不覺地對親孫子偏愛。時間一長,孩子自然也能察覺出來,就會變得疏遠。
原因二:姥姥姥爺要求更嚴格
依依爸爸是北大的高材生,平時忙于工作,教育孩子的任務大部分則落在了姥姥、姥爺身上。雖然姥爺是退休老教師,但對此也表示亞曆山大,畢竟女婿北大畢業,孩子如果教不好,他擔心自己不好交差。于是,老人對外孫女自然會嚴厲一些。
4歲半的依依,目前已經開始學習英語、繪畫、舞蹈、數學邏輯等,一系列學前教育課。最近由于疫情很多線下課程都關閉了,但這卻難不倒身為老教師的姥爺,外語、數學随手就來。
依依好不容易能休息下了,誰知姥爺多才多藝,完全毫無破綻。這不姥爺一走,小日子立馬舒爽起來了~
原因三:小孩子也深谙“遠香近臭”的道理
網上流行一句話:“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爸爸回家就上網”。從側面反映出,大部分孩子都是姥姥、姥爺帶着的。
長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姥姥、姥爺自然對他的約束就會多一些。如:管着孩子看電視、督促孩子寫作業、做錯事了嚴厲地批評。
随着孩子自我意識開始發展,這些就會被孩子視為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而孩子在爺爺奶奶那邊就相對輕松一些,本來見面次數就少。見了面,老人也不忍心逼着孩子做一些他不太願意做的事。輕松的氛圍,自然會讓孩子更加享受和爺爺奶奶待在一起的時間。
不用太傷心,孩子“白眼狼”心理學有解釋看了這麼多,是不是越來越覺得孩子有些“白眼狼”的潛質了?
不過,姥姥姥爺也完全沒有必要傷心,孩子之所以這樣,隻是因為太小還無法擁有同理心。随着孩子慢慢長大,自然會知道姥姥、姥爺的好,那時也會和姥姥、姥爺變得更加親近。
都說孩子是“白眼狼”,我們其實都錯怪孩子了,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心理學家皮亞傑很早就研究過,他做過一個著名的“三山實驗”:
皮亞傑在一個立體的沙丘模型上放了三座山,讓一些2~7歲的孩子從前後左右分别觀察,最後讓孩子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人看到的是哪一張圖。實驗結果:這些孩子無一例外,都選擇了自己角度所能看到的圖片。
這個著名的三山實驗就很好地說明,7歲之前的孩子沒有“同理心”,孩子們都是“自我為中心的”,這是這個階段孩子的一大特點。
你看,了解了孩子們的心理發展,姥姥、姥爺們是不是心裡好受很多了呢?不是孩子們“白眼狼”,而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心理發展還未健全,他們還不具備從别人的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
如何讓孩子更加親近自己?姥姥、姥爺天天出力最多,最後還遭埋怨,這事還挺讓人糟心的。那有沒有方法能讓孩子更親近點呢?還真有!
首先,姥姥姥爺一定要摒棄外孫是外人的想法。
其實,孩子對大人的一言一行很敏感,他們經常會把外界的一些事情歸因到自己身上。
“外孫是外人”這種想法真的很影響祖孫關系,孫子和外孫都流着你的血液,有啥不一樣?如果非說孩子不跟你姓,那和女兒商量商量要個老二随你姓!
其次,盡量直白地跟孩子表達愛意
2~7歲的孩子還處于“自我中心”階段,并不是孩子不想站在大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而是生理條件不具備。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還說:“我看你都是因為媽媽”,孩子自然就會覺得你并不愛她。
面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愛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直白地告訴他:姥姥愛你,姥爺愛你!你可以跟他說:“因為姥姥、姥爺 太愛你了,所以不遠千裡跑來有你的城市!”
這樣表達愛意,會讓孩子知道自己被愛,被重視,自然也會有更強的歸屬感。
最後,批評孩子也要有方式方法
不能否認,老一輩教育孩子更多采取強行壓制的方式,但已經不适用于現在的孩子了。
同事張哥從小就挨着揍長大,他說父親最長說的一句話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了孩子後,張哥自然而然延續了父親的教育方式。結果就在前幾天,他準備揍7歲的兒子時,兒子直接報警了!人生第一次和警察叔叔近距離溝通,張哥說到現在都不相信熊孩子會報警抓他!
現在的孩子知識來源太多了,強硬的教育方式隻會讓親子關系越來越糟。這裡要提醒姥姥、姥爺教育孩子也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千萬别像我們小時候那樣,先胖揍一頓再說。
好了,關于姥姥姥爺帶大的孩子,為何卻跟爺爺奶奶更親?今天就說這麼多,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一定的啟發,記得關注加轉發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