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代的科舉很難考,無數讀書人為之奮鬥半生,時常從青春考到白頭,也未必就能“一舉成名天下聞”。
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便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科舉對讀書人身心的巨大戕害,以及他們千辛萬苦的科舉之路。
小說正式開篇的第一個人物周進,已經六十多歲了,還是個老童生,過得十分潦倒落魄。他來到薛家集教書,先後被秀才梅玖、舉人王惠諷刺輕慢,隻能忍氣吞聲。後來意外捐得監生資格,直接參加舉人考試,才一路中了舉人和進士,當上了大官。
第二個範進更是婦孺皆知,他考到五十多歲才考取秀才,後來更是因為中舉而發瘋,“範進中舉”一直是中國古典小說中的經典段落。
此外,還有王惠,雖然早早中了舉人,但也是考到“頭發花白”才中了進士。除了這幾位外,很多人更是根本就考不上,早早放棄科舉之路,或者以選編科舉考試試卷為生,或者做詩揚名,希望走所謂的“名士”之路。如馬二先生、蘧公孫、匡超人等等。
在如此艱難的科舉世界裡,薛家集村的農家少年荀玫簡直是一個傳奇般的存在。
1、神童的傳說
荀玫是周進做鄉村教師時候的學生,在小說開篇不久就,這時剛剛7歲。在那個小鄉村中,荀家算是個富農,家境相對不錯。他的父親荀老爹為人很好——衆鄉親集資給周進付學費,他出的最多,又時常送些饅頭、豆腐幹等給周進。而荀玫亦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讓周進很是喜歡。
這天下雨,縣裡的一位舉人老爺王惠路過薛家集,便在作為學堂的觀音庵留宿。王惠在與周進閑聊時,恰好荀玫來交作業,王惠偶然一瞥,看到作業上寫着“荀玫”的名字,不覺大驚。他告訴周進,他不久前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考中了進士,與此同時,他還看到一個“荀玫”的人考了第三名,而且也是同縣的。如今看到周進的這個隻有7歲的學生,也叫荀玫,深感驚訝。當然他是不相信的,怎麼可能呢?他科場這麼順利,才華這麼橫溢,怎麼會跟一個小學生同榜?
不過王惠的話卻傳了出去,整個小村莊都知道荀玫是王舉人的進士同年了。當然也沒人真的相信,都當做是個笑話。于是孩子們趕着嘲笑荀玫,叫他“荀進士”;大人們嘲笑荀老爹,叫他“封翁老太爺”,一時間父子二人都很是難堪。
又有人說,這話根本不是王舉人說的,是周進看荀家家境不錯,編出這個話來騙荀家的吃喝的。于是大家都不喜歡周進,勉強過了一年,便辭退了周進。
不料此後不久,周進時來運轉竟然連着考上了舉人和進士,薛家集人忙着來賀喜恭維,而荀玫的傳說也慢慢被大家忘記了。
2、牛人無需照顧
光陰輾轉,轉眼十多年過去了。被周進錄取的範進被任命為山東學政,這是周進的家鄉。于是範進赴任前他特意來問老師周進,是否有親友熟人需要他關照?周進頓時想起了荀玫,便對範進說,這是自己的學生,如果他來考試,請多多提攜。範進立刻一口答應下來。
不料等範進到任後,忙來忙去竟然把荀玫給忘了。等到秀才考試錄取完畢,第二天就要發榜了,才忽然想起來這件事。立刻人去查往年錄取的試卷,沒有;又去查今年落第的試卷,翻了600多張,也沒有。範進發愁了,有幕僚提醒他,不妨去今年錄取的試卷中找找——果然找到了荀玫,神童就是神童,不僅憑着自己的本事已經被錄取,更是名列第一。
荀玫真是太牛了!原本他是考官的關系戶,是準備徇私舞弊、違規招生的。不料人家才學好運氣好,根本就不需要誰關照,為他徇私舞弊,人家憑着自己就能考上。
第二年,荀玫又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考取了舉人。此時,荀老爹已經去世,隻剩下母親,家境衰落下來。但荀玫成績好啊,所以官府出錢,他得以公費去京城參加會試。荀玫不負衆望,又考取了進士的第三名。
3、傳奇沒能繼續
科舉那麼艱難,而荀玫竟然如此順利,簡直就是奇迹。更讓人羨慕嫉妒恨的是,這荀玫此時不過二十出頭,正是青春少年。
而那個夢中與7歲孩童荀玫同年的王惠呢?他果然在這十多年中原地踏步,真的與荀玫同一年考上進士,此時他已經“須發皓白”了。
王惠并不因此慚愧,他主動來結交荀玫,無比親熱地對荀玫說:
“年長兄,我同你是‘天作之合’,不比尋常的同年弟兄。”
他再一次跟荀玫講述自己當年的夢境,荀玫記起小時候被同伴嘲笑奚落的情景,二人都有無限感慨。眼看着荀玫少年得志,未來前途無量,王惠便着意結交。他邀請荀玫到他京中的住宅同住,處處關照自己的這個小同年。
荀玫被授予了工部主事,當了個小小的京官。不久荀玫家人來京城報信,說荀母不久前去世了,荀玫頓時大哭不止。在那個時代,官員的父母去世,兒子必須辭去官職,在家守孝三年,叫做“丁憂”。旁邊的王惠便勸他說,離開官場三年,勢必耽誤前途,不如瞞下來不上報。
荀玫相信了王惠的話,便去找人活動,然而對方告知,瞞報肯定不行,可以試試“奪情”。所謂“奪情”,就是職位重要,經過皇帝特許,可以不必辭官。問題是,荀玫卑微官小,哪裡可以“奪情”?荀玫又去找自己的兩位老師周進和範進,這兩位老實人還真的為他說了話,不過理所當然地被駁回。荀玫無奈,隻好遞上辭呈,回家為母親發喪守孝。荀玫家境不好,幸好王惠認為荀玫前途無量,值得投資,他不僅親自請假回家幫荀玫辦喪事,還借了他一千兩銀子,讓他風風光光安葬了母親。
此後,荀玫再未正式出場,不過他的傳奇卻沒有能夠持久。丁憂期滿後,荀玫出來做官,很快就得到了“兩淮鹽運使”的肥差,很多人都來找他辦事說清,他也曾經給鹽商萬雪齋的題寫匾額“慎思堂”。萬雪齋是個有錢的鹽商,不惜錢财,最愛跟讀書人交往以附庸風雅。荀玫給他題匾額,自是不能白題。可惜好景不長,沒有多久,“荀大人因貪贓被拿問了”。被拿問後怎樣?小說沒再提起,結局一定不會太好。
可惜了這個身負傳奇的農家少年,可惜了他一路開挂的科舉之路,最終竟然如此狼狽收場,匆匆成過客。還真不如那兩位年過半百才發達的周進和範進。
人生白雲蒼狗,實在無法預料,唯有慨然一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