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襟亞
|《長相思》
《長相思》是唐朝教坊曲目,調名出自古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别離”。
主打男女相思之情的《長相思》,還有很多好聽的别名,比如《雙紅豆》、《山漸青》、《吳山青》、《憶多嬌》以及《青山相送迎》等等……
從現有資料來看,白居易是第一個為它填詞的人。
這首雙調36字的《長相思·汴水流》,被南宋的評論家黃升贊美為:“樂天此調,非後世作者所能及”!(語出明末周珽編纂的《删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
元好問說:“并州未是風流域,五百年中一樂天。”
“五百年中一樂天”絕不浪得虛名!
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的白居易,寫起詞來也“自是花間第一流”。最最令我們熟知的是他的《憶江南·江南好》,那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人人得而能頌。
下邊來看看他的這曲《長相思》,又怎麼樣呢!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
念遠思人的這首小詞,借女子之口抒發了相思至極、無限怅恨的綿延情感,屬于閨怨詞。
白居易是寫情的高手,我們都見識過他在《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鬼斧神工的文字創造功力。《長相思》通體虛明,寫作技巧純熟。不落痕迹之間,情感被宣洩得淋漓盡緻……
每讀白樂天的這首《長相思》,我總要聯想起比白居易小40歲的溫庭筠那首著名的閨怨詞——《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晖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同樣倚樓,同樣悠悠,同樣水流同樣愁……同樣風韻無限,音律諧美,經典精妙,搖蕩古今!
傳說,溫庭筠的《望江南》是寫給南朝著名歌伎蘇小小的。
白居易的《琵琶行》因琵琶女引發而作,人人共知。
有人說,白居易的《長相思》就是寫給樊素的。——那,是真的嗎?
|樊素
樊素是誰?
《舊唐書·白居易傳》說:“樊素、蠻子者,能歌善舞。”
唐人孟棨《本事詩·事感》:“白尚書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說的是:樊素的嘴小巧鮮豔,如同櫻桃;小蠻的腰柔弱纖細如同楊柳。
樊素就是那張櫻桃小口的主人,白居易晚年蓄養的歌伎。
後來有了成語“素口蠻腰”,用于形容美貌的女子。
樊素擅唱《楊柳枝》,是白居易非常喜愛的歌伎,并在他的詩歌中記錄下了他對她的情感。
《春盡日宴罷感事獨吟(開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中提到樊素:
五年三月今朝盡,客散筵空獨掩扉。病共樂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時歸。
閑聽莺語移時立,思逐楊花觸處飛。金帶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勝衣。
開元五年即公元840年,當時的白居易已經68周歲了,4年以後,他就離開了這個世界。“病共樂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時歸。”在老病的詩人心中,樊素就如同爛漫春光一樣明媚,然而,卻都離開他走遠了。
至于那“閑聽的莺語”是鳥的鳴啭,還是樊素言猶在耳、餘音繞梁的婉轉歌聲呢?——這誰又說得清楚呢!
詩人懷念樊素的情感卻是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
樊素是什麼時候、為什麼離開白居易的呢?
從作者的《不能忘情吟》中我們可窺見一斑……
豈主君獨無情哉?予俯而歎,仰而咍,且曰:駱,駱,爾勿嘶;素,素,爾勿啼。
駱反廄,素反閨。
吾疾雖作,年雖頹,幸未及項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棄骓兮而别虞兮。
乃目素兮素兮,為我歌楊柳枝。我姑酌彼金罍,我與爾歸醉鄉去來。
詩人到了晚年,患上風疾(《琵琶行》中就有谪居卧病的前奏),半身麻痹。如同窮途末路的西楚霸王項羽,他的面前還剩下“一馬一女人”(文學誇張,并不是客觀事實)。
為自己心愛的坐騎和歌伎考慮,他決定各自放他們一條生路。于是,賣掉了馬,遣散了歌伎樊素!
當時的樊素,大概有20多歲。如果陪到詩人老死,一定會錯過青春年華……
詩人對這個姬妾身份的樊素,是真愛無疑了!
|《長相思》與樊素的關系
說到底,《長相思》是不是寫給樊素的呢?——或者說,《長相思》中的那個抒情女主人公是不是樊素呢?
我認為不是。
《長相思》中描寫的情感發生在樊素身上實在有些不恰當。
從樊素的角度上說:
1.樊素的年齡應該比白居易小40歲左右。與其說樊素愛戀白居易,不如說她崇拜他更可信。
2.樊素的身份隻是個姬妾。古代的“姬”是那些樂舞助興、服侍賓客的女子,她們沒有名分,連妾也算不上。如果她和白居易之間的情感達到了《長相思》中描述的那樣,她也就不會僅僅隻是白居易的姬妾了,大可嫁過來做個正式的“妾”就是了,樊素本來就是白居易蓄養的,這個根本沒有難度。
從白居易的角度上說:
1.白居易作為一個頂級風流文人(文和人兩個方面),同時又是一個經曆過政治上的大風大浪的大人物。從他能夠斬斷情思放樊素自由也能看出,他對樊素的情感說“喜愛”更有說服力,你想想一個老頭子還做出扭捏的小兒女之态,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
3.《長相思》不知道确切的寫作時間,你可以假設是白居易年輕的時候寫的(一說他30多歲時寫的)。——那不就更說不過去了嗎?樊素還沒出生呢,他怎麼寫給她?
從《長相思》詞本身角度上說:
從“汴水流,泗水流”來看,《長相思》中的思婦的位置大約應該在徐州附近,而她懷念的人在更為南方的吳地(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白居易在杭州、蘇州活動的時間段在822-827年之間。826年,白居易曾和劉禹錫結伴遊逸于揚州、楚州一帶(這個節點也有可能是寫作時間)。827年之後,就回到了長安,然後就活動在長安和洛陽之間了。那時候的樊素,大概連及笄或者豆蔻之年都不見得到呢!
綜上所述,襟亞以為,《長相思》不是寫給樊素的,它和樊素關系就是——沒有關系!
|小結
從2020年疫情期間開始在頭條寫作,到今天357天。
微頭條、問答、文章外加音頻朗讀,不經意間累積到了将近400篇。
滴水彙聚成一泓水窪,淺淺的,亮亮的。除了能倒影這一年裡匆匆的流光,還能養上幾條情有獨鐘的“嗜好”小魚,看它們于當中呼朋喚友開心遊弋,自然是件快事!
這一年繼續經曆生活的動蕩起伏;這一年赓續命運裡的喜怒哀樂。
這一年在頭條的平台上相遇了許多愛詩、愛書、愛生活的朋友;這一年讨論了很多詩詞、詩歌和詩人。
加V,開通原創,得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青雲計劃;獲得從0.01元起步而終于過千的收益;被嘲笑和鼓勵;從沮喪到坦然……回過頭來,才知道,這是多麼有趣、精彩的一年!
我真心喜歡聊聊和聽别人聊聊那些句子、詩人、著作、作者、轶事,以及知識和道理……
然後,把從這裡交流獲得的滿足、快樂、勇氣和經驗帶到真實具象的生活中去;繼而,再把反饋回來的認識和感受化為新的文字用來再交流……
我喜歡我的生活是一泓歡快的、流動的活水!
所以,接下來,親愛的,讓我們繼續好嗎?
謝謝閱讀!
——END——
我是@襟亞,喜歡我的文章,就請點贊、評論和關注我吧!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