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頭條号】,私信“落地”二字領取員工績效、績效管理、股權合夥人全套視頻學習!
有限責任包括哪些形态?
包括一人有限公司、多人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集團公司,這些都屬于有限責任,還有中外合資,外資企業有限責任。
無限責任包括哪些形态?
無限責任分為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合夥企業。
知道這些對老闆來說有什麼意義嗎?
假如今年公司有一千萬的利潤,首先要交企業所得稅,比如25%企業所得稅,交完25%,也就是250萬沒有了,還剩750萬。
如果老闆要把剩下的750萬拿走,還要交個人所得稅,這就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模式。
而無限責任企業如果是一千萬利潤,我們不用交25%的企業所得稅,想要拿走直接交20%的個人所得稅就可以。
從稅的角度來看,肯定是無限責任好,但是如果你不知道這一點,你注冊了有限公司,結果這就是老闆的原罪,你為了想少交shui不交shui,然後你開始找“假”發票,甚至做假帳,兩套賬,到最後你一融資一上市,做股權激勵,你發現前面幾年全部都是給自己埋雷。(特殊詞彙shui=稅)
所以為了節shui,一定要合理地去節,要在遊戲規則允許的情況下,制定企業規則,你現在不出問題,是因為你公司還沒有做大,不代表永遠不會出問題。
我重點分享一下有限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企業通常被用作基金、投資公司、衆籌公司、持股平台、所以你發現一個企業他要上市或挂新三闆,就一定要成立有限合夥企業,這樣的股權頂層架構設計。
隻有這樣他才能夠對接資本,進入資本市場,所有的集團公司大企業,都是按照這個規律去運行的,這是它的作用。
有限合夥企業裡面分兩種角色:
第一種叫做普通合夥人,我們通常把他稱為GP,GP的意思是領投人,負責公司或項目地經營,擁有1%的股份,也可以擁有100%的表決權,承擔無限責任,這是他的特點。
第二種叫做有限合夥人,通常也叫做LP,意思是跟投人,特點是不參與公司的經營和管理,以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沒有表決權。
比如我投了一個項目10萬塊錢,結果虧了100萬,跟我就沒關系。
普通合夥人負責公司或項目的經營和管理,承擔無限責任,有限合夥人是LP跟投人,不參與公司的經營和管理,以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這就是他倆的區别。
那麼馬雲是GP還是LP?
馬雲是GP,螞蟻金服很多人都知道,支付寶就是螞蟻金服旗下的,螞蟻金服上面的頂層就設計了一家有限合夥企業,在有限合夥企業裡面,馬雲的身份就是GP。
公司在擴張的時候,一定會遇到這三種形式;
第一、總分公司,公司要發展的時候,我們擴一家公司,這個時候要成立一家分公司,分公司的特點是,沒有法人代表與總公司合并納稅,就像總部的一個手和腳的關系,分公司出了問題由總公司負責,相當于辦事處,由總部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母子公司,就像母子關系,子公司跟分公司剛好相反,它有法人代表,有營業執照與母公司分别納稅,我把他比作已滿18歲的成年人,他能夠獨立承擔責任,包括:法律責任、經濟責任,一切責任都是由子公司來承擔。
比如上海有一家公司,它的利潤是一千萬,然後在外地廣東、山西、山東、河南、河北、這幾個地方分别有幾家公司,而且分别虧損200萬。
如果這5家都是分公司,總公司盈利一千萬,分公司一共虧損一千萬,等于公司就沒有利潤,沒有利潤從稅的角度來說,是大大的節約了,我們就不納稅。
如果是母子公司怎麼辦?你這五家公司你虧損,可以不用納稅,但是你的母公司盈利一千萬,還是要正常交的,哪怕你是虧損。
所以總分公司好還是母子公司好,這個不一定,我們要從财務、地域、法律、稅務各個方面綜合考量,這就是他倆的區别。
第三、兄弟公司,這就是并列的關系,比如我們在廣州有一家公司,這時候我要在海珠區注冊一家公司,你覺得是哪種形态比較好?
我們總部在廣州番禺,這個時候要在海珠注冊一家公司,肯定是分公司比較好,假如我們要把培訓這個行業,把上遊的資源跟下遊的客戶整合起來,然後裝在一個盤子裡面,這種情況下子公司比較好。
假如我們有三個股東,我們在上海單獨再成立一家公司,然後跟培訓行業沒關系,他有了利潤,我們投資一家影視公司,這種情況下用兄弟公司。
所以不同的類型,你在選擇的時候會不一樣,沒有标準的版本。
你隻需要記住這三句話;
上下遊用母子,同行業用總分,多元化用兄弟公司。
更多薪酬績效、員工激勵、股權合夥人落地設計購買熊老師專欄,現已超過1260 老闆購買學習,好評率高達9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