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建宇(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小暑是幹支曆第十一個節氣,夏季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正式開始。小暑是相對大暑而言,天氣逐漸炎熱,但還未達到極熱的程度。
《說文解字》中,把“暑”分為上“日”下“者”來示意。“者”不僅指人,還包括世間萬物。因此“暑”即有太陽下的萬事萬物之意。《黃帝内經·素問》雲:“萬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變,陰陽之應,彼春之暖,為夏之暑。”
小暑的由來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至7月22日或23日結束。小暑期間,江淮流域的梅雨季即将結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并進入伏旱期,而華北、東北地區将進入多雨季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雲:“小暑,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一般在夏至後的第28天入伏,此時正值小暑,今年即為7月12日。
小暑三候
我國古代将小暑節氣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鷹始鸷。”
一候,溫風至。此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吹來的風中都夾帶着熱浪。
二候,蟋蟀居壁。蟋蟀是夏天的使者,《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此八月即夏曆六月,由于天氣太熱,蟋蟀離開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
三候,鷹始鸷。殺氣未肅,雛鷹離開溫熱地面,在高空學習飛翔、搏殺。
小暑民俗
天贶節。據史書記載,小暑前後正好是六月初六日“天贶節”,“贶”即“賜”,即天賜之節。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稱天贶節。
祭祀五谷大神。有些地方有祭祀五谷大神的習慣,用意與祭天、祭地相同。這體現了先民良好的感恩傳統:豐收固然有自己的心血在裡面,也是靠着大自然的風調雨順以及祖先的保佑,才得以實現。
曬書畫衣物。小暑這天寺廟會曬經書、法器,老百姓則曬書、曬衣服等等習俗,民諺有雲:“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顔六色的各樣衣服。
給牛改善飲食。在山東地區有給牛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的習俗,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傳說
龍宮曬龍袍。“六月六”相傳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後,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關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曬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黴防蛀。
百索子撂上屋。相傳傳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被銀河分割在兩岸,一年中隻有“七月初七”這一天可以相會。但在他們中間卻橫阻着一條銀河,又沒有渡船。所以六月六這一天,天下的兒童多要将端午節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讓喜鵲銜去,在銀河上架起一座像彩虹一樣美麗的橋,以便牛郎和織女相會。
白龍歸家日。相傳小白龍因犯天條,被龍王父親囚禁在很遠的小島上,失去自由。唯有六月六這一天,龍王恩準其回家探母。小白龍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晝夜兼程,帶來了驚雷閃電,狂風暴雨。
伏日祭祀。古人認為伏是“隐伏避盛暑”之意,伏日祭祀,遠在先秦已見著錄。古書上說,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傳說炎帝叫太陽發出足夠的光和熱,使五谷孕育生長,從此人類不愁衣食。人們感謝他的功德,便在最熱的時候紀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傳說。
小暑飲食
小暑“食新”。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據說“吃新”乃“吃辛”,在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農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
頭伏吃餃子。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故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民諺。
“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伏日吃面。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伏日吃面的習俗,《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面。
《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過去認為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
小暑吃藕。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吃黃鳝。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鳝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吃黃鳝最為适宜,有“小暑黃鳝賽人參”之說。
小暑養生
防寒護陽。小暑期間天熱難耐,用空調一定要常開窗通風,否則長期在密閉空調房中,會有頭暈、惡心等“空調病”症狀。老人、小孩尤其應注意避免風扇空調直吹,溫度設定在26℃以上為宜。
以熱驅寒。“熱在三伏”,7月12日是入伏的日子,也是寒性體質調養的大好時機,可以到中醫院去做三伏貼、三伏灸。此時人體處于陽氣旺盛、氣血通暢、皮膚腠理松弛的狀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味清淡。《遵生八箋》曰:“是月腎髒氣微,脾髒獨旺,宜減肥濃之物,益固筋骨。”質地肥厚、味道濃烈的食物,往往失去食物的真味。
小暑時節,飲食宜五味清淡,可使人神爽氣清、腸胃舒暢。食材也适宜選用當時當地的食物,最得天地中和之氣。(文圖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小暑詩詞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霭,階庭長綠苔。
鷹鹯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贈别王侍禦赴上都
唐·韓翃
翩翩馬上郎,執簡佩銀章。
西向洛陽歸杜,回頭結念蓮花府。
朝辭芳草萬歲街,暮宿春山一泉塢。
青青樹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間飛。
遠過三峰臨八水,幽尋佳賞偏如此。
殘花片片細柳風,落日疏鐘小槐雨。
相思掩泣複何如,公子門前人漸疏。
幸有心期當小暑,葛衣紗帽望回車。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登沃州山
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攜手盡時髦。
小暑開鵬翼,新蓂長鹭濤。
月如芳草遠,身比夕陽高。
羊祜傷風景,誰雲異我曹。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龆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
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頻
卻憶涼堂坐,明河幾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國曾重講,雲林半舊遊。
此來看月落,還似道相求。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納涼
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苦熱
宋·陸遊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石澗寒泉空有夢,冰壺團扇欲無功。
馀威向晚猶堪畏,浴罷斜陽滿野紅。
玉溪小暑卻宜人
宋·晁補之
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
紅塵它日同回首,能賦堂中偶坐身。
夏夜追涼
宋·楊萬裡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