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這可能是膀胱炎或者附件炎。應該到醫院驗血、驗尿,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做膀胱鏡檢查或婦科檢查。這時要多喝水,忌辛辣、含香料的食物。可消炎治療和理療。
若是在隆冬時節,由于氣候條件的影響,一些老傷痛會乘機發作,腰痛是其中較為常見的症狀之一。
易怒因為一點兒瑣事就哭泣,或許與你的性格不符。這就需要檢查甲狀腺,中樞神經系統對甲狀腺激素失調最敏感。初期症狀:容易激動、脾氣暴躁、愛哭、失眠,且胃口雖好卻日漸消瘦,月經紊亂。
頭暈經常頭暈者應該檢查血壓。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能患低血壓,女性通常在3540歲時出現。要調整飲食,選擇一些對自己有益的體育運動,比如遊泳等。
黑眼圈早上起來眼睛下面微腫,出現黑眼圈,這很可能是長期疲勞的結果。但如果水腫經常出現,那就要檢查一下腎了。
腿腫晚上腿腫,變得沒有知覺,這是慢性靜脈衰竭的症狀。需要多吃生的蔬菜,它們含有可以加固靜脈壁的纖維。另外,每天可做幾遍腿部保健操。
抽筋手腳經常抽筋可能是缺鈣和維生素D。它們決定骨骼的硬度和肌肉的收縮。因此,要多吃些奶制品、肝髒、海鮮等食物。
多汗比往常出汗多可能是植物神經紊亂。如果普通的鎮靜劑不起作用,就要去看醫生了。
一白遮三醜,擁有白皙的皮膚是絕大多數美眉的心願,尤其是面對日益惡劣的室外環境,不少美眉選擇防曬霜來保護自己嬌嫩的皮膚。然而,專家卻提醒:使用防曬霜的方式如果錯誤,則有可能導緻皮膚癌。
解讀:為何防曬霜可能成為緻癌殺手?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目前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防曬霜,但是皮膚癌病例卻日益增多。其重要原因可能就是防曬霜中的某些化學物質,它們一旦被皮膚吸收就會成為緻癌因子。
研究人員發現,在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被研究的3種防曬霜成分會在人體皮膚上向皮膚細胞發起攻擊。該研究負責人說:這會導緻細胞損傷和皮膚癌。因此,塗抹防曬霜可能利少弊多。
紫外線是造成黑色素沉澱皮膚變黑,形成黑斑,生成皺紋的直接元兇,所以要預防皮膚變黑生斑,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盡量減少紫外線照射。我們要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避免暴曬。盡量避開陽光最強烈的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以及海邊、沙灘、山頂等處。
2、随身攜帶防紫外線傘、帽子、太陽鏡、穿着棉麻制長袖衣服。但這些隻能阻擋一部分紫外線,而且遮陽傘,太陽帽無法阻擋來自地面反射的紫外線。
網編支招: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防曬
很多人覺得使用防曬霜并沒有什麼效果,這主要是使用方法不得當,正确使用防曬霜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A、根據所處場合選擇具有不同SPF值的防曬霜。所選用防曬霜不僅要有防中波紫外線UVB(曬黑曬傷皮膚)功能,也要有防長波紫外線UVA(使皮膚衰老長皺紋)的功能。
防曬值越高,對皮膚的負擔越大,越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所以選用防曬霜,并不是防曬系數越大越好。并且最好在回到家中後,将防曬霜及時清洗。
日常生活可選用SPF值在10~15之間,SP+的防曬霜,逛街購物可選用SPF值在15~20之間,SP++的防曬霜,旅遊可選用SPF值在20~30之間,SP+++的防曬霜,遊泳、日光浴需選用SPF值在30以上的防曬霜(防水型),并且2~3小時補用一次,若進行水下活動,則需80分鐘補用一次。
B、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即使在冬天、在室内、在陰天都會存在。在陰天或者樹蔭下,紫外線強度隻會減少大約30%。
C、防曬霜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吸收并發揮作用,所以如果要抹應在出門前20~30分鐘塗抹。
D、SPF值不可累加,并且不能在上彩妝前使用,在補用防曬霜時,需先卸妝後再塗抹。
E、防曬霜使用需達到一定厚度才有效果。太薄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太厚又會給皮膚造成負擔。一般塗抹量為每平方厘米2毫克,一雙手臂一次應塗抹2~2.5克,面部一次應該塗抹1~1.5克。
溫馨提示:即使不使用防曬霜,當面對陽光暴曬時你也應該注意
1、陽光的傷害具有累積性。成年人的黑色素大多起因于兒時所受的暴曬。美白抗斑防曬要從兒童做起,永不嫌早。6個月的嬰兒不能進行海濱浴,7歲前幼兒要穿上T恤衫,塗抹兒童防曬霜,18歲以前是防曬的關鍵。
2、及時進行曬後修複。曬黑是一種燙傷狀态,對于已經暴曬過的皮膚,要及時做曬後修複。可用冷水或冰水冷敷,或用超聲波冷噴20分鐘,以降低黑色素與自由基的活性,并補充水分,最大程度的減輕紫外線的傷害。也可使用含蘆荟,薄荷等成分的曬後修複産品進行修複。
流産:戒煙吸煙會增加流産的幾率,不孕、早産、胎兒畸形也都與長期吸煙習慣有着密切的聯系。滴尿:肌肉鍛煉操30多歲的女性(女性食品)中,有30%的人在搬重物、大笑、跳躍等劇烈活動時,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滴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分娩引起的肌肉功能衰退。
在分娩時,尿道周圍的肌肉會受到強力拉扯,一旦恢複不好,就容易失去彈性。陰道肌肉鍛煉操可以幫助産後(産後食品)肌肉功能的恢複。方法是:吸氣收縮陰道肌肉持續放松,10分鐘1次,一天2次,如此堅持4-6周,就可以讓肌肉得到鍛煉和恢複。
卵巢癌: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維生素食品)E單純地依靠從食物中獲取是不夠的,還要服用一定量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藥片或制劑。研究表明,如果每天服用90毫克的維生素C和30毫克的維生素E,患卵巢癌的幾率就會減少一半。
膀胱炎:勤上廁所由于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男性食品)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門,大腸杆菌易侵入,所以女性患膀胱炎的幾率很高。勤上廁所增加排尿的次數,可以減少尿道中的細菌含量,細菌減少了,膀胱炎自然也不容易患上了。
此外,性愛之後也要馬上排尿,避免細菌通過尿道傳入膀胱中。直腸癌:觀察排氣量如果你總是感覺腹脹,并且排氣量太大,也許你正面臨直腸癌或卵巢癌的威脅。看看你是否還有以下症狀:腹痛、便秘(便秘食品)或腹瀉、食欲不振、疲勞、體重下降、直腸或陰道無故出血。如果排氣量大,又伴有以上症狀,你就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了。
經期乳房腫痛:佩戴無鋼圈的胸衣一項調查表明,在200位患有經期乳房腫痛的婦女當中,有85%的人在佩戴無鋼圈的胸衣12周之後,乳房疼痛的症狀完全消失。宮頸癌:谷類(谷類食品)早餐據調查,在患有宮頸癌的女性中,有30%的人葉酸(葉酸食品)攝入量明顯低于正常女性。每天一頓谷類早餐就可滿足需要。
乳腺癌:散散步保持一定的活動量,可以有效地降低人體内引起乳腺癌細胞增長的激素水平。每天若有5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活動筋骨,你患上乳腺癌的幾率就會降低31%-41%。生育能力差:曬太陽充分的日光浴可以提高女性的生育能力,增加懷孕(懷孕食品)的幾率。有研究表明,在日照充裕的季節,女性受孕的幾率明顯高于其它季節。
陰部疾病:陰部自檢每月一次陰部自檢,可以幫助你及早發現可能出現的陰道疾病,并及早治療。黑斑可能是外陰癌的征兆。但隻要及早就醫,90%都可治愈。
腫塊可能是毛囊炎、皮腺堵塞、良性腫瘤,極少情況下會是外陰癌。如果2周之後腫塊仍不消失,就要及時就診。小白點、皮膚幹枯如紙可能是外陰皮癬。這種皮癬是由内分泌失衡所引起,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引起陰唇萎縮。
異味、瘙癢可能是真菌性陰道炎或陰道滴蟲病。如果在懷孕期間患上了真菌性陰道炎而不及時診斷治療,就可能引起早産,或是影響胎兒健康(健康食品)。子宮内膜癌:避孕藥服用避孕藥可以減少子宮内膜癌的患病幾率。雌性激素會加速子宮内膜癌細胞的分裂,而避孕藥中的黃體酮恰恰能對雌性激素起到抑制作用。
陰部感染、過敏:裸睡敏感的陰部如果總是不能夠透氣,細菌就更容易滋生,一不小心,陰部感染和過敏就要來煩惱你了。所以,當你累了一天,完全放松地躺在床上時,何不也給身體一次徹底放松的機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