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人體賴以生存的生命物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可以說如果體内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的存在。然而,人體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緻體内的營養不均衡而緻蛋白質的缺乏。可是很多人們對自己身體蛋白質的缺乏依然是沒有完全了解的,既然蛋白質與生命有着這麼重要的關聯,怎樣才知道身體内缺乏蛋白質呢?本文來為你解答問題。
什麼是蛋白質,身體需要它做什麼?蛋白質是由氨基酸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組成的多肽經過曲折疊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間的結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質就是人體組織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質,食入的蛋白質在體内經過消化被水解成氨基酸被吸收後,重新合成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同時新的蛋白質又在不斷代謝與分解,形成人體内需要的蛋白質,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态。
蛋白質的組成:由碳、氫、氧、氮、賴氨酸、色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組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等多種物質組成;其中有10種需要的氨基酸,人體是無法自己合成的,因此需要通過食物攝取補充。其餘的可以由自己的身體制造。
身體需要蛋白質做什麼?
蛋白質是我們身體支架的重要材料,就好比我們要建造一棟樓房一樣,水泥、鋼筋、磚頭、沙等一樣的材料,缺一不可。因為它需要參與構建和維持肌肉、部分激素、酶和穩定組織、免疫系統和器官的運作。如果我們的身體内沒有蛋白質,就不能自我再生或形成新細胞、頭發、軟骨、骨頭、指甲、肌肉和新組織(例如受傷後形成的新組織)。
蛋白質的缺乏在任何年齡都有發生,但是處于生長階段的兒童尤為敏感。常見于:
● 免疫系統 對疾病抵抗力減退、容易患病,嚴重者并有器官的損害。
● 兒童時期 常見兒童生長發育遲緩、體重下降、淡漠、容易激怒、貧血及幹瘦或水腫,并因為容易感染而繼發疾病。
● 如果長期缺乏蛋白質,就會經常脫發、皺紋增多、黑眼圈、指甲變脆和膚色蒼白,牙龈萎縮等症狀的出現。
蛋白質是不是越多越好?既然蛋白質對身體這麼重要而不能缺少,是不是越攝入多對身體更加有好處呢?其實什麼都是物極必反的自然現象的。蛋白質過多也并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反而還要有害,過多的蛋白質會加重肝、腎等器官的負擔,如果是長期高蛋白飲食還會導緻肝腎功能異常,出現蛋白質中毒綜合征。表現為: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狀。
蛋白質該如何補充才能均衡?
蛋白質的流失一般發生于處在生長期的兒童,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以及因為疾病而消瘦的人群。一般正常健康的人是不需要補充蛋白質了,隻有因為體弱多病。嚴重營養不良,高燒等疾病引起的食欲低下,孕婦等人群可以适當通過吃蛋白粉補充不足的蛋白質。
對于體内需要蛋白質的需求,德國營養學會認為成年人每公斤體重需要0.8克的蛋白質較合适,例如你的體重為52公斤,那麼你每天需要的蛋白質為52X0.8公斤=41.6克蛋白質。另外如果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應該每公斤體重提供1克的蛋白質。運動員或者大病初愈的人群,為了肌肉的力量不被分解,建議這期間的人群每公斤體重補充1.5~2.5克蛋白質以保證機體的需要。
蛋白質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腸中完成整個消化吸收過程。氨基酸的吸收通過小腸黏膜細胞,是由主動運轉系統進行,分别轉運中性、酸性和堿性氨基酸。其大部分被消化和2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蛋白質由糞便排出體外。
凡事都有兩面性的好與壞,攝入蛋白質過多,對人體有不同的損害。比如攝入過多的動物蛋白質,就是攝入過多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其次是蛋白質過多也會對身體産生有害的影響。正常情況下,人體内是不儲存蛋白質的,所以必須将過多的蛋白質脫氨分解轉為氮後有尿液排出體外,但是這加重的代謝的負擔,而且這分解排斥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水分,顯而而見這是加重了腎髒的負荷,如果這腎髒功能不好的人群,則危害更加嚴重。過多的動物蛋白質攝入,也會造成含硫氨基酸攝入過多,這樣可以加速骨骼中鈣質的丢失,容易産生骨質疏松症。
那麼攝入多少為過量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踐研究證明的材料提供可靠的安全數據,但是如果是腎髒虛弱或者受損的人群,還是建議慎重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因為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就會給腎髒帶來額外的負擔壓力。
蛋白質的來源分為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質兩大來源。植物蛋白質中谷類含蛋白質10%,屬于含量不高的蛋白質,由于是大部分人的主食,所以也是蛋白質主要來源。我們知道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氨基酸,因此這類也是蛋白質來源物質。
蛋類含有11%~14%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計算蛋白質的需要量,是需要根據個體的健康狀态、年齡、體重等各種因素而有不同的計算法。身體越高大或年齡越小的人群,需要的蛋白量就越多。
如年齡1—3 4—6 7—10 11—14 15—18 19以上,指數為:1.80 1.49 1.21 0.99 0.88 0.79。
計算方法為:先找出自己的年齡段指數,再用此指數乘以自己的體重(公斤數);所得的答案就是你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質克數。
例如:體重為45公斤,年齡為28歲,其指數為0.79。即:0.79X45=35.55克,這就是你一天所以需要的蛋白質的量。
健康人群如何補充蛋白質?健康人群需要的蛋白質較多時是在運動鍛煉期間。我們平常吃的糧食類蛋白質含有的賴氨酸酶較少,如果将其餘大豆、肉食、蛋類等含有較多賴氨酸食物搭配一起食用,就會互相提高物質之間的營養價值。比如大豆中含有的蛋氨基酸是很低的,而玉米中蛋氨基酸含量很高,所以兩者可以互相配合食用,就會産生互補的作用,提高其營養的價值。
産後如何補充蛋白質?産婦是一個消耗蛋白質較多的人群,因為在生産過程消耗更多的蛋白質後,就需要在産後及時補給,才能确保嬰兒及自身身體健康恢複。産後補充蛋白質一般是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熱量;葷素搭配好,蛋白質才能保持在均衡的狀況。而且産後微粒增加喂養的乳汁量,還需要适量增加魚湯。肉湯等營養豐富的飲食攝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