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曆史上,同性戀性取向之“疾病”說,源于1886年奧地利司法精神病學家克拉夫特-埃賓的《性精神病》一書,此後,同性戀自中世紀的罪惡觀被轉變為“病态觀”。中國本土文化裡,對同性戀自古以來就沒有此病态觀,而是出于養生(一滴精,十滴血)和生育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否定男同性戀性取向的。對于女性同性戀現象,中國自古基本采取忽略态度(因為她們始終要嫁人生子)。至于那些鄙視同性戀者,他們的意識受到中國傳統的性污名化和西方的同性戀病态觀的影響,自覺和不自覺地自以為自己道德,其實是以道德之名,行不道德之實。
所謂“同性戀者易罹患艾滋病”是一個極大的誤傳。持此觀點者認為,男同性戀者常常有肛交行為,而肛交比陰道交更容易感染艾滋病,這确乎是不争的事實。但是,這裡還有一個邏輯推斷出來的事實:如果占人口的3%-5%的男女同性戀者,都實施肛交,其總體肛交數量,依然不及異性戀者中的肛交發生數量。
艾滋病的三個傳播途徑解讀
已經證實的艾滋病傳染途徑主要有三條,其核心是通過性傳播和血傳播,一般的接觸并不能傳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當中不應受到歧視,如共同進餐、握手等都不會傳染艾滋病。
(1)性接觸傳播:包括同性及異性之間的性接觸。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傳染危險。
(2)血液傳播:包括:①輸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②靜脈藥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針頭及注射器;③共用其他醫療器械或生活用具(如與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經破損處傳染,但罕見。④注射器和針頭消毒不徹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兒童預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針一管危險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術器械、針刺治療用針消毒不嚴密或不消毒;理發、美容(如紋眉、穿耳)、紋身等的刀具、針具、浴室的修腳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臉刀、剃須刀、或共用牙刷;輸用未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類似情況下的輸骨髓和器官移值;救護流血的傷員時,救護者本身破損的皮膚接觸傷員的血液。
(3)母嬰傳播:也稱圍産期傳播,即感染了HIV的母親在産前、分娩過程中及産後不久将HIV傳染給了胎兒或嬰兒。可通過胎盤,或分娩時通過産道,也可通過哺乳傳染。
艾滋病的感染幾率分析
如果不用安全套,單次性行為,男性傳染給女性概率是0.1%-0.2%,女性傳染給男性的概率是0.033%-0.1%,男性和男性間傳播的概率是0.5%-3.0%,盡管感染不高,但是如果不進行預防,也許第一次就可能被感染。如果有一方處于艾滋病的急性感染期或者患有性病,感染的概率要大大的增加。
從數據顯示,不管是哪種不安全的性行為,感染的風險并不高,但艾滋病不同于其它疾病,目前來說,一旦感染,則永久感染。這與你是誰或你在哪裡無關,而與你是否做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險行為有關。因此,沒有“危險人群”,隻有“危險行為”。
另外,不管感染的風險是高還是低,唯有進行艾滋病檢測,才能确診是否感染,才能擺脫恐艾。
如果是無保護的性行為,那是可能會感染艾滋病的,需要特别注意。應該及時進行艾滋病檢測,不要抱着僥幸的心理,可以到各大醫院或者疾控中心檢測,也可以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使用HIV病毒基因檢測包進行檢測,予以排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