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老年人會受到腰背痛的困擾,這個疾病可能是由于老年人年輕時候工作落下的毛病,誘發腰背痛的因素有很多的,但是最近發現,腰背痛或是骨髓瘤在釋放信号。
慢性腰背痛大多由骨質疏松、腰椎間盤突出以及骨骼肌勞損性疾病及各種骨關節炎引起,此外也可以由慢性膽囊炎、強直性脊柱炎等内科疾病引起。但作為血液科大夫,我們要提醒您,多發性骨髓瘤也可引起腰背痛。80%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會合并骨骼損害,早期常常會出現腰背痛。
多發性骨髓瘤(以下簡稱骨髓瘤)是血液系統的第二大腫瘤,發病過程很隐蔽,早期多表現為腰背痛或腰腿痛。随着病程的進展,骨痛逐步轉變為持續的、劇烈的疼痛,常随運動、負重、咳嗽等情況加重,休息或治療後減輕。骨痛的部位以腰背部最為常見,X線檢查多可見溶骨性骨損害,少數患者會出現骨痛突然加重,常提示出現了病理性骨折。其發生的部位多見于肋骨、下部胸椎和上部胸椎,也可見于鎖骨、胸骨、盆骨和四肢長骨。病理性骨折可以發生在一個部位,也可多部位同時發生。因此我們不要輕視這些多發性骨髓瘤的早期信号。
約2/3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是因骨痛或病理性骨折為首發症狀而就診的。當然骨髓瘤還可以表現為骨骼腫物,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注意,經常做一下自查,及時發現及時就診。
骨痛并非唯一表現
在骨髓瘤發展過程中,骨痛和病理性骨折不是唯一的症狀,還會出現貧血、感染、腎髒損害、高鈣等臨床表現。貧血發生緩慢,很容易被忽視。貧血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最直接的因素是惡性漿細胞對骨髓的浸潤,取代了正常的造血組織。骨髓瘤患者對各種病原菌的易感性明顯高于正常人群,感染部位以呼吸道為常見,易出現反複感染,這主要是由于多克隆的免疫球蛋白生成減少,而惡性漿細胞分泌又缺乏免疫活性所緻。骨髓瘤腎髒損害可發展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尿毒症,是多種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緻的結果,其中大量輕鍊在腎小管上的沉積是導緻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主要因素。臨床上可以出現尿量減少、尿中泡沫增多、尿色改變、下肢水腫等症狀。
還有的患者會表現為高黏滞綜合征,出現頭痛、頭暈、耳鳴、眼花、視力障礙、皮膚紫癜、鼻出血、手足尖麻木等。
M蛋白是診斷重要指标
對疑診為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應進行以下檢查:
一、全血細胞計數(血常規檢查)。
二、M蛋白鑒定(血和尿M蛋白檢查)。M蛋白鑒定是診斷、判斷化療後療效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三、骨髓系列檢查,包括骨髓形态學、骨髓病理活檢、骨髓細胞免疫分型檢查、染色體檢查及基因等。
四、影像學檢查,包括骨骼(頭顱、胸椎、腰椎、胸肋骨、骨盆、肱骨、股骨)X線、CT或磁共振檢查(疑有髓外侵潤或脊髓壓迫時),有條件者可進行PET-CT檢查。
通過上述全面檢查能提供足夠的客觀證據,使臨床醫生作出肯定或排除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如果就診醫院由于客觀條件所限不能完成上述所有檢查,那麼其中的血常規、骨髓形态學、血清蛋白電泳、血清免疫固定電泳、骨骼(頭顱、胸椎、腰椎、肋骨、骨盆)X線檢查則是必須做的檢查項目,否則難以作出診斷。上述各項檢查結果不僅為臨床診斷提供了依據,而且也為多發性骨髓瘤的分型、臨床分期、預後判斷提供了依據。
老年人知道了腰背痛或是骨髓瘤在釋放信号,就應該做好全面的準備,去檢查,尤其和醫生交流的時候,适當的咨詢一下醫生,看看是不是這個原因引起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