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一天之内吃了很多話梅會怎樣

一天之内吃了很多話梅會怎樣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05 15:44:06

清明假期,你出去玩的時候,會帶哪些東西在路上吃?

我猜,可能少不了話梅吧?

一天之内吃了很多話梅會怎樣(輕松吃出慢性病)1

圖源:網絡

古人說,「有事鐘無豔,無事夏迎春」,在零食當中,話梅就相當于鐘無豔這個角色,平常想不起來吃它,但是一熬夜追劇,或者一出去玩,就少不了它。

含一顆在嘴裡,酸酸甜甜的,開胃又舒服。含軟了再嚼一嚼,用舌頭和牙齒慢慢剔下梅肉,很适合打發無聊的時光。

有人說,吃話梅可以緩解暈車,這個我沒有感覺,畢竟我基本上不會暈車。

但是,吃話梅之後頭暈,我倒是真的體會過。而且,吃話梅頭暈,這個不是個例,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想一想,話梅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什麼?——酸酸甜甜的。

酸酸甜甜的口感是怎麼來的?必然是放了很多糖,因為梅子本身很酸,隻有加入大量的糖,才能中和成酸酸甜甜的口感。

所以很多人認為,話梅最大的不健康因素就是糖。

其實不全是這樣,話梅中還有一個比糖隻多不少的成分,那就是——鹽!

來看一個話梅的營養成分表:

一天之内吃了很多話梅會怎樣(輕松吃出慢性病)2

圖源:網絡

這一款話梅,每100克當中的鈉含量是3500毫克,3500毫克鈉等于多少克鹽呢?大約是8.7克鹽。而這一袋話梅的含量是120克,也就是說,這一袋話梅裡的含鹽量,大約為10.5克。

當然話梅是有核的,核不能吃,梅肉大約占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樣子,也就是說,這一袋話梅吃下去之後,大約要吃掉5-7克鹽。

這5-7克鹽是保守估計,因為話梅裡的鹽,主要是存在于梅肉當中,果核裡很難滲透進鹽。

那麼問題來了,話梅明明是酸甜口的,哪來那麼多鹽呢?吃的時候并不覺得鹹呀......

這就跟話梅的制作工藝有關了。

話梅、果脯、蜜餞,都是「鹽津」系列的。鹽津,名字很好聽,但是不健康。

話梅就是用鹽泡出來的,梅子采摘下來之後,先用大量的鹽浸泡,泡一個月左右,把鹽水漂洗一下,曬幹,然後再用糖來腌漬,反複清洗晾曬,最後做成肉厚幹脆、酸甜适度的話梅。

因為後期的工序主要是用糖腌漬,所以吃的時候,主要是酸酸甜甜的口感,沒有明顯的鹹感。但前期用鹽水浸泡的時候,鹽分已經充分地滲透到梅肉裡了,梅肉已經被鹽泡透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做四川泡菜,新鮮的蔬菜放進泡菜壇子裡泡幾天,顔色完全變了,吃起來也是又鹹又酸又辣的。幾天的時間,蔬菜就已經泡透了,而梅子在鹽水裡至少要泡一個月,那樣的鹽分,隻會比泡菜多,不會比泡菜少。

而吃話梅之後感覺頭暈、頭疼,就跟話梅裡的高鹽分有關系。鹽裡邊的鈉離子,會導緻水鈉潴留,加重内耳膜迷路積水,導緻眩暈。

網上有人說,吃一袋話梅,相當于吃了半瓶醬油,這個說法雖然聽起來誇張,但是鹽分攝入的确是差不多的。

很多人吃話梅都很上瘾,因為酸酸甜甜的口感,真的讓人欲罷不能,而且一袋話梅裡沒有幾顆,一次吃一袋真的不在話下。

一天之内吃了很多話梅會怎樣(輕松吃出慢性病)3

圖源:網絡

一次吃一袋,當時一般不會有嚴重的問題,頂多就是頭暈、頭疼,而且吃了之後會口渴,也就不再吃了。

但是,如果長期吃,那高鹽和高糖就容易引發慢性病了。

鹽主要是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現在我們國家高血壓的人數已經突破3億了,大約每4個成年人當中就有一個有高血壓,高血壓的人是需要從方方面面控鹽的,如果一次吃下一袋話梅,那麼努力了很多天才控制住的血壓,可能就功虧一篑了。

而且大量的鹽分攝入還會刺激胃粘膜,導緻胃粘膜損傷,如果胃粘膜長期損傷,得不到修複,各種胃病就接踵而至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所攝入的鹽分,應該控制在5g之内。5g大約是一啤酒瓶蓋的量,這5g是一日三餐的總量,還包括各種調料、零食中所含的鹽。

而糖呢,主要是導緻血糖波動,如果原本就有高血糖,那麼經常吃話梅,就會導緻血糖波動、血糖飙升。

建議大家選話梅的時候,注意看一下外包裝袋背面的營養成分表,有些牌子的話梅已經做了低鹽改進,鈉含量越少的越好。

糖分在營養成分表中一般是不直接标注的,但是心裡一定要有一根弦:話梅的含糖量很高,你辛苦半天減肥、控糖,可能一袋話梅就打回原形了。

而且糖吃多了會加速衰老,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所以,選話梅很重要,吃話梅也很重要,一次吃兩三顆,解解饞就可以了~

另外,吃話梅的時候,多喝白開水,多吃新鮮的水果,可以中和鹽分~

最後,附上我的每日健身數據,今天在上班路上健走5公裡,日常健身第24天,把運動融進骨子裡~

一天之内吃了很多話梅會怎樣(輕松吃出慢性病)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