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什麼叫宮頸粘液避孕法?

什麼叫宮頸粘液避孕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30 23:18:14

  激素使宮頸黏液規律性變化

  醫學研究證明,宮頸黏液的分泌受到卵巢激素的調節。

  雌激素的刺激可使宮頸産生大量的、水樣的、堿性和無細胞的宮頸黏液,伴有明顯的羊齒結晶、拉絲現象和受納精子的性質。而孕酮抑制宮頸上皮的分泌活動、可産生少量黏性的、含有細胞的黏液,這種黏液僅有低拉絲現象,沒有羊齒結晶。在黃體期,宮頸黏液黏稠,而且量少,精子就很難通過。宮頸黏液異常,精子就難以保持正常的活力或正常的運動,即使男女雙方其他方面沒有任何問題,也是不易正常懷孕的。

  在女性生育期,宮頸黏液的某些化學成分顯示明顯的周期性變化。主要區别是排卵期與非排卵期有着極大的不同。在正常情況下,排卵之前宮頸黏液量明顯增加,排卵時濃度最低,為水樣、清亮的液體,由宮頸黏液内的電解質與高分子量的黏蛋白相互作用形成的羊齒結晶達到高峰,拉絲度、PH值均發生改變;而排卵後則發生相反的變化,這是孕激素産生的作用。孕激素與雌激素對宮頸黏液的分泌作用是完全相反的。

  每月黏液存在最後一天最易受孕

  宮頸黏液是月經周期中激素水平的準确信号,可孕型黏液首現于外陰,标志着可孕期的開始,外陰有黏液存在的最後一天,為可孕峰日(最易受孕日),一般與排卵同步。可孕峰日後的第四天為不孕期的開始。

  外陰有稀薄液時,女性可感知局部潤濕、滑溜;不然就感到幹燥(無黏液)。外陰的感覺是婦女判斷黏液的主要信息,當然也可用指尖或手紙接觸外陰,觀察黏液的存在與否及其性狀,比如是不是稀薄,是不是黏稠,能不能拉絲性等。

  可孕期是從外陰潤溫感第l天至外陰潤溫感最後l天再加3天。周期的其餘日子(除月經期外),外陰感到幹燥、黏滞,為不孕期。不孕期無論幹燥或黏滞,均應前後無變化(分别指為基本不孕型幹燥及基本不孕型黏滞)。有時幹燥幾天後出現少量黏稠黏液(黏滞感),可表示可孕期的臨近或開始,應按可孕期的規則對待。可孕型稀薄黏液隻在婦女直立時才流至外陰;因此評價外陰黏液應于直立至少30分鐘後進行;早晨起床前的觀察并不可靠,此時即使感覺不到黏液也不應同房。此外,在排卵前不孕期(早期幹燥日),以隔天同房隔天評價黏液為宜,以免将精液或同房時的陰道分泌物誤認為是稀薄的宮頸黏液。月經期不應同房,因經血會掩蓋可能提前出現的黏液。

  哺乳期及絕經前皆适用此法

  青春期、哺乳期及絕經期前均可用宮頸黏液法來判斷可孕期及不孕期,遵循同樣的黏液規則。在這些階段,在長期無黏液後可出現斷續的濾泡發育而出現可孕型黏液。“青春期時周期不規則”,在婦齡(有月經的年限)1.1歲時,一般不排卵,但可有一定程度的卵泡發育。婦齡1.5歲時可見排卵,但黃體期甚短,隻有4到8天,婦齡5歲時黃體期進一步延長。

  婦女哺乳時,卵巢功能受到抑制,但即使完全以母乳喂養,也不可能長期不排卵。哺乳婦女最早在産後5周即可懷孕。95%的哺乳婦女産後首個月經前都曾出現可孕型黏液,因此也可以借此監測可孕期的來臨。哺乳婦女因卵巢功能抑制,可發生退行性陰道炎。陰道炎的分泌物也甚稀薄,但呈灰色;且不造成潤滑感,應與宮頸黏液相區别。

  絕經前4.5年月經變得不規則,生育能力也降低。35~40歲婦齡者有些周期不排卵,有些周期是排卵的。但即便在排卵周期,黏液甚少,且可無滑潤感,拉絲性也不佳,有些夫妻在此期間同房并不易受孕,說明這些婦女的黏液狀态與雌激素水平相一緻。

  這是由于在絕經期前,雌二醇水平下降而雌酮升高,故總的雌激素水平甚高而無可孕型黏液。

  隻要嚴格按照要求用比林斯排卵法避孕時不但效果比較好,而且适用于有生育能力婦女的所有生理階段。此法也可幫助正常或低生育能力夫婦受孕;據介紹,集中在可孕峰日前、後同房、即75%的婦女可在2.76個周期内懷孕。

  今天是最佳受孕日嗎

  排卵前應有計劃減少同房次數,以保證精子的數量和質量。在排卵期時應綜合各方面條件,選擇最理想的受孕日,一般應安排在婦女月經來潮前14天左右,17天以後同房受孕流産率較高。

  因為卵子排出後,一般隻能存活12~24小時,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通常隻能活~3天,因此一般說來從排卵前3天至排卵後1天最易受孕,同房時間過早過晚都不易懷孕。下面介紹幾種推算方法:

  ●日程推算法

  大部分婦女排卵發生于下次月經來潮前12~16天(平均14天)。可以根據以往12個月以上的月經周期記錄,推算出目前月經周期中的“易孕期”。最簡便的方法可用公式計算:

  以往最短周期天數-18=易孕期的第一天

  以往最長周期天數-10=易孕期的末一天

  易受孕期的推算方法(表9-1)

  表9-1 易孕期推算表

  以往最短周期天數 易孕期的第一天 以往最短周期天數 易孕期的第一天

  25 7 31 13

  26 8 32 14

  27 9 33 15

  29 1l 34 16

  30 12 35 17

  單獨使用日程推算法并不十分可靠,因為排卵日期可受環境、情緒、患病或某些藥物等影響而發生變化。所以最好和其他方法結合使用。

  ●基礎體溫測量法

  正常婦女基礎體溫在月經周期中呈周期性變化,一般排卵發生在基礎體溫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過程中,排卵後基溫的升高提示排卵已經發生。在基溫處于升高水平的最初3天為“易孕期”。體溫升高幅度一般為0.3℃~0.C℃。

  這種方法能提示排卵已經發生,但不能預測排卵何時将發生。

  ●宮頸粘液觀察法

  一般有正常月經周期的婦女,在經淨後會感覺有一個陰部的“幹燥期”,随之出現“濕潤期”,其後又是“幹燥期”和下次的月經來潮。這裡所謂“濕潤”是指源自陰道的宮頸粘液所産生的陰部濕潤感。

  月經期前後,粘液常粘稠而量少,甚至毫無粘液。在月經周期的中期,粘液會越來越稀薄,量亦越來越多,越接近排卵期,越變得清澈透亮,狀似蛋清,且富于彈性,拉絲度最高,滑潤感亦最甚。在出現這種粘液的最後一天稱為“高峰日”,其前後48小時之間會發生排卵。因此在排卵前的“濕潤期”直至高峰日後3天内進行性生活容易懷孕。

  以上三種方法各具特點:日程推算法可用來計算出排卵前的“易孕期”;基礎體溫法可測算排卵已經發生;宮頸粘液觀察法能預測排卵的發生。将三種方法結合起來應用,一般可以比較準确地推算出最佳受孕日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