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弦
古筝的上弦,有用肖釘(肖子)的,也有用木軸的。上弦的部位,有的在筝頭,有的在筝尾。固定另一端琴弦的方法,有的挂在挂弦釘上,有的穿在穿弦孔中。這裡介紹筝尾用肖釘上弦,筝頭用穿弦孔固定琴弦的上弦方法。上弦的順序一般從第一弦開始,依次上到第二十一弦。這種按弦序由低至高的上弦方法,安放碼子比較方便。
具體步驟如下:
裝弦的碼子──将筝弦帶小疙瘩的一端穿在穿弦孔中,并拉直挂在筝首,然後将弦拉至琴釘處,留出夠在琴代上繞五六周的一段弦,其後把弦截斷。将弦的這一端穿入琴釘的小孔中,用搬子(調音搬手)将弦繞在琴釘上,上緊即成。然後,将碼子按合适的位置安放在筝弦下。上弦時應注意弦的兩端要恰如其分地放在兩嶽山所指定的位置上,以保持弦與弦之間距離的均等。碼子在筝上的排列猶如一字形大雁的排列飛翔,被稱為"筝排雁柱"。碼子間的距離,低音間距寬,高音間距窄,整個雁柱間距是從低音至高音由寬到窄的過渡。在113公分長的筝面上,一般第一弦的碼子距後嶽山17公分左右;第二十一弦的碼子距前嶽山18公分左右。碼子排列合适有助于弦的振動和方便按弦。碼子應盡量放在兩嶽山置弦的兩點所構成的"直線"上。否則,碼子容易移動,彈奏低音區會也現碼子碰撞筝面闆的噪音。
還要注意碼子的角度。調整好碼子在弦下的角度有助于發音,使音質好,雜音少。碼子調整後。繼續上弦,上到每根在嶽山和碼子上不松動,就算完成上弦的工序了。筝的琴弦比較長,因此弦的張力小,比較松,因而筝的調音較為困難。在調音時,必須反複校正弦的音高,才能取得音的準确和穩定。即使調好的音,在演奏中也常常會發生變化,仍需移動碼子進行校音和微調。影響弦的音高還有其它因素。如琴釘松動形成慢性跑弦,碼子與嶽山高度比差過小,碼子容易移位形成弦音不準等。這些就需要在樂器制作和維修時加以克服了。
(2)古筝調音
要把音調準,除了必須具備良好的樂感外,還要掌握調音的技術,;在訓練中逐步做到調得準,調得快和音質好。
調音方法:
A.先定出第一個音:一般以先定第十四弦的标準音a'為好。用标準音叉或定音器定弦,并通過闆子将音調準。
B.再調出八度音:a'音調好後,再調的八度音是a音(第九弦),;A音(第四弦)和a"音(第十九弦)。
C.根據要定的調,運用五度、八度循環調音法調也其它音──如果定D調(這是一般用得較多的一個調),可用五度、八度循環調音法調也其它音來。
方法是:用a'音定出上五度的e"音(第十六弦),用聽純五度和音的方法來定;a音定出e';音(第十二弦),并用e'和e"的八度和音來校音;A音定出e音(第七弦),并用e和e'的八度和音來校音;e音定出E音(第二弦)。依此類推,再定也e";上五度的B、b、b'各音以及其他音;
除了五度、八度循環調音法外,有時也加入四度調音的方法,如a'調e"後也可用a'來調e'(四度關系)。
另外也可按定調各弦音的弦序,先調出第一弦的音高,逐弦依次粗略調出各弦的音高,再用五度、八度循環調音法進行細緻的調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