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牛年春晚上,賈玲的小品《一波三折》講述了一位老人不願去體檢的故事,該老人認為“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了,一去體檢反而耽誤事”。這反映了當下相當一部分人對于體檢的心态—鴕鳥心态。
心理學研究發現,在面對壓力時,有些人會采取回避的态度,這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狀态。就像鴕鳥在被逼得走投無路時會把頭埋進沙子裡一樣,因此被稱之為“鴕鳥心态”,也就是大家經常提到的“諱疾忌醫”。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體檢并不是引發疾病的導火線,恰恰相反,體檢是監測人體健康狀況的報警器。通過體檢可以對隐藏在體内的疾病早期發現,及時處理,提高生存質量。
随着醫學技術的發展,疾病檢查的手段更加多元化,體檢的項目越來越多,體檢報告越來越厚。正确的解讀體檢報告才能對疾病有正确的認知,今天就來說說體檢報告裡的一個高頻詞“鈣化竈”。
什麼是鈣化竈?體檢中的鈣化竈一般都是通過超聲或CT檢查發現的,在影像學上表現為組織或器官内的強回聲或者高密度影。
引起鈣化竈的原因較為複雜,最常見是感染。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入侵人體,産生炎症反應導緻局部組織器官的損傷。經過有效的治療後,病原體被清除,損傷部位修複、愈合的過程中,鈣質沉積就會形成鈣化竈。
環境因素的影響也會在機體内形成鈣化竈,比如長期吸入粉塵、石棉等物質,會導緻肺部出現不同程度的纖維化和鈣化,甚至會引起癌變。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器官功能老化發生退行性變、組織勞損,都可能會出現局部的鈣質沉積,骨質增生産生的骨刺、關節韌帶的鈣化都屬于這種情況。
最後,讓人談之色變的腫瘤也會産生鈣化竈。一方面是由于某些腫瘤自身會産生大量的鈣質,在局部沉積後形成鈣化竈,另一方面是腫瘤組織壞死後,機體在局部對其吸收的過程中會形成鈣化竈。
在大多數情況下,鈣化竈是疾病恢複過程中所産生的,可以理解為組織損傷後遺留的瘢痕,所以一般都無需治療,定期複查,觀察鈣化竈的大小有無變化即可。
但是有些組織器官的鈣化竈,有可能是腫瘤的繼發性改變,需要進一步查明原因,以免贻誤診治。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有些鈣化竈可能是癌症早期改變乳腺鈣化竈要警惕乳癌的可能乳腺鈣化竈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影像學診斷,它可以由乳腺的發育異常引起,可以是乳腺的良性疾病導緻,也有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征象。
有文獻報道,乳腺癌患者出現乳腺鈣化竈的概率可高達35%-75%,對于未觸及乳腺腫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腺鈣化竈可能是唯一的表現。
因此一旦體檢發現乳腺鈣化竈,要及時到乳腺專科進一步檢查,包括腫瘤标記物的檢查,乳腺钼靶X線攝片檢查等,最具确診意義的是乳腺的活組織檢查。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目前臨床上多采用BI- RADS的分級标準評估乳腺的影像學改變。此标準分為0-6級,共7個等級。
0級:一般指在超聲檢查後,無法對其改變進行分類,需要借助其他影像學檢查(如乳腺钼靶X線檢查或核磁共振檢查)進行輔助判斷。多數情況,乳腺是沒有病變的。
1級:乳腺沒有病變。
2級:乳腺的良性病變,如乳腺增生、乳腺假體、乳腺單純性囊腫等。
3級:可能是良性病變,如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瘤樣增生結節等。這類情況,需要在3-6個月内複查,并加做其他檢查。
4級:可疑的惡性病變,一旦評估為4級,則建議進行乳腺的活組織檢查。這一等級裡又可以分為A、B、C三個等級,4A級的惡性概率為2%-10%,4B級為10%-50%,4C級為50%-95%。
5級:高度懷疑惡性,惡性概率≥95%,需要盡早臨床診治。
6級:經乳腺病理檢查後,已确診乳腺癌,但未經治療。
BI-RADS分類标準及處理意見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甲狀腺鈣化竈與乳頭狀癌關聯密切超聲檢查是目前診斷甲狀腺疾病較為敏感、且準确性較高的影像學方法。甲狀腺結節在體檢中的陽性率很高,根據病竈的多少可分為多發甲狀腺結節和單發甲狀腺結節。
有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在多發性甲狀腺結節中,甲狀腺癌的占比為1%-6%;而單發甲狀腺結節患者中,甲狀腺癌的占比為20%-30%。
甲狀腺結節的鈣化竈按大小,可以分為≤2mm的微鈣化和>2mm的粗鈣化。有研究提示,甲狀腺内的微小鈣化竈與甲狀腺癌尤其是甲狀腺乳頭狀腺癌有密切關聯。
因此在體檢中,若發現單發甲狀腺結節并鈣化的情況,要積極診治,不可大意。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對于甲狀腺的超聲影像學改變,采用的是TI- RADS的分級方法,也是0-6級,共7個等級。
0級:提示甲狀腺彌漫性病變,無結節,需要結合其他檢查(如甲狀腺功能檢查)來進一步診斷。
1級:正常甲狀腺。
2級:明确的良性結節,如甲狀腺腺瘤、甲狀腺囊腫等。
3級:不典型的良性結節,惡性腫瘤風險<5%。
4級:可能的惡性結節,分為A、B、C三個等級。4A級惡性率為5%-10%;4B級惡性率為10%-45%,需要進一步活組織檢查;4C級惡性率45%-85%,建議手術。
5級:典型的甲狀腺癌,惡性率85%-100%。伴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的可疑甲狀腺癌也歸于此級。
6級:經病理學檢查,已确診甲狀腺癌,但未經治療。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除了乳腺和甲狀腺之外,人體的其他組織器官也會出現鈣化竈,但大多數都是良性的,無需過分緊張。
哪些是良性的鈣化竈?肺内鈣化竈多是炎症修複後改變日常體檢中,肺部的檢查都是通過X線或CT來完成。肺内鈣化竈在呈像的膠片中表現為高亮度的白色點狀或結節狀影,絕大部分是由肺部的炎症所遺留,最常見的是肺結核。
結核杆菌入侵肺部後,會造成肺組織的損傷,在局部出現幹酪樣壞死滲出物。當經過有效的治療後,滲出物逐漸吸收的過程中,碳酸鈣或磷酸鈣類物質附着于病變處,就形成了鈣化竈。
由此可見,肺内鈣化竈的形成是肺結核痊愈的一種表現。其他類型的肺炎引起的肺内鈣化竈原理與肺結核相同,因此這種鈣化竈都是良性的,無需特殊處理,定期複查即可。
然而生活中,很多人并沒有得過肺結核、肺炎之類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為什麼也會出現肺内鈣化竈呢?
其實,結核杆菌非常常見,在每天呼吸的空氣中就含有結核杆菌,隻是當人體的抵抗力較強的時候,即使感染了結核杆菌,也不會表現出症狀,即無症狀感染者。這種隐性的感染也會在肺部留下痕迹,體檢的時候就表現為肺内鈣化竈。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單純的肝内鈣化竈多數為良性鈣質異常沉積于肝組織内,就形成了肝内鈣化竈,肝内鈣化竈的發生機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認為與鈣磷代謝異常,肝炎、肝寄生蟲病等肝髒的感染性疾病,以及進食黴變食物、酗酒等不良的飲食和衛生習慣有關,多數為良性改變。
肝癌、肝轉移癌也可能引起肝内鈣化竈,但發生概率較低。
當體檢中發現了肝内鈣化竈時,要特别關注一下肝功能以及肝髒腫瘤标記物的檢查結果,以及是否合并存在其他組織器官疾病。如果都沒有問題,那麼肝内鈣化竈可判定為良性,無需處理,定期複查即可。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多數顱内鈣化竈是生理改變在中、老年人的頭顱CT檢查結果中,經常會看到“基底節鈣化竈”、“脈絡叢鈣化”等與鈣化相關的結論。這些都屬于生理性鈣化,是随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出現的,可以發生在腦部的不同部位,一般不會引起任何症狀,也無需處理。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的顱内鈣化竈是由感染、遺傳性疾病以及腫瘤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這種情況下,都會伴有原發疾病的表現,積極治療原發病即可。
前列腺鈣化竈與炎症和增生有關前列腺鈣化竈又叫前列腺鈣化斑,是發生在男性前列腺腺泡内的鈣質沉積現象。多發生于40-60歲的男性,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認為是前列腺炎症留下的瘢痕。
有研究顯示,在年齡<40歲的患者中,前列腺鈣化竈多為單發,并與前列腺炎密切相關;在40歲以上的患者中,多發性鈣化竈更為常見,且與前列腺增生有關。
單純的無症狀的前列腺鈣化竈無需處理,但若伴有尿頻、排尿困難、血尿等症狀時,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診治。
相對少見的腎鈣化竈多為炎症、感染、結石後的愈合性改變,如無伴随症狀及腎功能的改變,無需特殊處理。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最後總結一下:體檢中如發現乳腺和甲狀腺的鈣化竈,無論有沒有臨床症狀及不适,都要進一步診治。
其他組織器官的鈣化竈,如果僅僅表現為單純的鈣化竈,無任何臨床表現和伴随症狀,無需處理,定期體檢複查,若病竈大小或數量出現變化時則建議專科進一步咨詢。
如果對于本篇文章,您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讨論,也歡迎您點贊轉發,讓更多的人看到。
參考文獻
[1]劇紅娟,劇宏燕,王燕.乳腺影像學檢查中鈣化竈的臨床研究現狀及進展[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09,30(4):427-429
[2]趙國棟,王綏能,謝權等.甲狀腺結節微小鈣化竈與甲狀腺癌關系的讨論[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13,17(4):267-26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