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白居易寫的21首詩

白居易寫的21首詩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20 07:19:42

唐代,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詩歌時代,詩壇群星璀璨,名作精彩紛呈。李白和杜甫是這一星空中的雙子星座,而白居易則是繼李、杜之後出現的又一顆詩壇新星。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1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白居易的詩歌通俗流暢,朗朗上口,現存詩歌3000首,數量之多,在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在我國文學史上,白居易與元稹并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與李白、杜甫一起并稱唐代“三大詩人”。

白居易是一個天才的詩人,他的一生或許是為詩歌而生。他在十六歲時就因一首詩五言律詩在詩壇嶄露頭角,這首詩在當時一經寫出便被人們争相傳唱。并由此而聲名鵲起。時至今日,這首詩也因為其經典性而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成為莘莘學子學習、誦讀的經典詩歌之一。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2

在小學課本上,這首詩的題目寫作《草》,也隻有四句。其實白居易的這首詩全名叫寫作《賦得古原草送别》,全詩有八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3

要解讀好這首詩,還得從詩題入手,試題中其他字還好理解,關鍵是這“賦得”二字,是理解這首詩的關鍵文字信息

原來,唐代貞元年間,年方16歲的白居易攜帶一身的才華來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衆所周知,當代的詩歌是很繁榮的,這與科舉考試重視詩賦也有一定的關系。

唐代的科舉考試,尤其是進士科的考試,經曆多年的發展,增加了詩賦的科目,有的人因為其他科目成績不太理想,但他的詩賦寫得好的話,也可以增加他錄取中的權重,因為詩賦寫得好而金榜題名者大有人在。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4

詩賦考試,題前須加“賦得”二字。所謂“賦得”,就是給定一個題目,考生根據題目進行創作,因為是統一命題,所以這種形式的詩賦也被稱為“賦得體”

賦得體作法與詠物相似,但有着嚴格的要求:首先點明主題,不能脫題;其次起承轉合要分明,對仗要精工,全篇還要空靈渾成,這樣才算是一篇合格的賦得體。因為有着嚴格的格律限制,所以這類應制詩歌中往往很少有出類拔萃之作。

常見的“賦得”詩則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截取前人已有的名句成詩,如梁元帝的《賦得蘭澤多芳草》,駱賓王的《賦得白雲抱幽石》等;另一類是詠物,此類詩以五律送别者為多,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别》就屬于一類。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5

從白居易這首詩題中的“送别”二字可知,這是一首以“古原草送别”命題的詩歌。這首詩從表面上看,通篇都在寫草,其實是詩人借野草的繁盛隐喻送别朋友時綿柔的情意。全詩狀物精美、情深意遠、辭章工緻,堪稱同類詩中的扛鼎之作。也可以說,這是一首清新蘊藉、别出心裁的送别詩。

好了,解釋完了詩題,讓我們一同走進白居易的這首詩。首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點明主題,總寫古原上的野草。

這兩句大意是說: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來年春天,嫩綠的草芽破土而出。春光挪移,草木峥嵘,青草也用綠色将大地裝扮起來,碧綠的野草為大地帶來盎然的生機。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6

先看“原”字,從詩題來看,這是為送别好友的地點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東南著名的遊覽勝地。樂遊原得名于漢代,在唐代最負盛名,樂遊原是唐長安城的最高點,地勢高平軒敞,為登高覽勝最佳景地,登臨樂遊原,規模宏大的長安城盡收眼底。

“離離”,本指青草茂盛的樣子,如《詩經·王風·黍離》中的“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張衡《西京賦》中的“神木靈草,朱實離離”,都是用來描寫枝繁葉茂、果實累累,草木繁盛的詞語。

“離離”二字指春草繁盛、茂密與鮮亮,這是從春草的形态特性進行的描寫。白居易抓住春草旺盛的特征,進而大力渲染春草的意境美,詩人将“離離”與“原上草”二者搭配在一起,讓人眼前呈現出境界開闊、渾然一片的美感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7

“一歲一枯榮”,正是這些野草,随着季節的變化,春榮秋枯,一年中有一次枯萎也有一次繁榮,周而複始,永無止休,這是大自然變化的規律。一句之中含有兩個“一”字,“一”字重疊運用,形成詠歎之美,這不僅寫出了春草繁茂、生生不息的情味,也為下文做足了鋪墊

由于首聯做足了新聞和情感上的鋪墊,颔聯也就水到渠成了的颔聯承前,所以詩人脫口而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兩句大意是說: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當春風吹來時,大地又将被綠意盎然的野草覆蓋。這是對野草的生長規律與生命力的深化,詩人将野草由抽象的概念變為形象鮮明的畫面,寫得十分生動、鮮明。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8

野草雖然纖細柔軟,卻有着頑強的生命力。烈火能把野草連莖帶葉燒掉,然而野火再猛烈,也無法撼動那深藏地底的根須。一旦冬去春來,野草的生命便在春風化雨中悄然複蘇,在原來燒過的土地上又悄悄冒出新芽,以迅猛的長勢重新在大地上蔓延開來,很快欣欣向榮,綠遍原野。

白居易抓住野草的這一特性,精心錘煉概括出這傳唱千古的哲理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人通過獨特的審美視覺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不但寫出了野草的性格,而且塑造出一種崇高的美學——野草的生命是永恒的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9

詩人立于古原之上登高望遠,看着腳下綿延不絕的新綠,面對不舍的離别卻不感傷,而是轉而歌頌不起眼的小草,感悟生命的不易與頑強,無疑會給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無窮的力量!

這兩句之所以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喜愛傳頌,就在于它以“燒不盡”和“吹又生”這樣質樸的語言,揭示了野草秋枯春榮、生生不息的自然生長規律,給人以積極樂觀的哲理性啟示。

如果說前面四句,詩人在着力描摹野草的話,那麼後四句則是詩人在一心借野草抒發送别好友時的依依惜别之情。相比于前四句的流行程度,後四句反而顯得有些陌生。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在後四句中,詩人是如何表達送别時的深情的。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10

接下來的頸聯“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詩人雖然繼續描寫樂遊原上的野草,但力度明顯沒有前面幾句那麼有力,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詩人已經将視線從野草轉移到了原野上,暗示出送别的地點,從而為尾聯的送别營造了足夠的空間和氛圍。

“遠芳”和“晴翠”這兩個詞語,不僅寫出了野草峥嵘的長勢,還寫出了野草的氣味和色彩,因為“晴翠”這個詞語說的就是在陽光的照耀下,草色一片碧綠,充滿盎然的生機。這一下子就讓人想到“綠油油”這個詞語了,這兩個極具畫面感的詞語給人帶來極度舒适的美感,意象更加具體生動,讀來賞心悅目。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11

我們可以設想:此時的樂遊原上,到處彌漫着青草的氣息,青草的滋生卻使樂遊原恢複了青春。連古道兩旁都長滿了野草,有些長勢很好的野草已經蔓延到了古道中。古道一直向着前方延伸,野草追尋着古道,将它一抹抹綠意點綴在古道兩旁。

有一些早開的野花,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悅,它們在春草叢中探出一朵朵如花笑靥,迎接着明媚的春光。此時樂遊原的空氣中彌漫着青草的味道、野花的味道、泥土的味道、陽光的味道、這些氣味混合在一起就是春天的味道。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12

尾聯“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則繼續寫“古原草”,但重點已經不是對芳草的描摹了,而是由芳草引出送别,這兩句用春草的繁茂比喻彌漫原野的惜别之情。

為此詩人特意安排了這樣一個送别場景:大地春回,芳草峥嵘。這樣的古原景象多麼迷人!在這樣的情境之中分别,該是多麼令人惆怅,同時又是多麼富有詩意啊。

尾聯中,有幾個詞語要特别注意一下:王孫,在詩中指遊子,如南朝詩人謝靈運筆下的“萋萋春草生,王孫遊有情”,王勃詩中的“王孫春草,處處争鮮”;萋萋,草木繁茂峥嵘的樣子,與首聯中的“離離”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滿,寫出離情的飽滿、充盈、纏綿,如王冕《墨梅》中的“不要人誇好顔色,隻留清氣滿乾坤”。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13

尾聯看似平常,卻是從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所著的《淮南小山》中的“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兩句中化用而來,但詩人反其意而行之,不着痕迹,巧妙而自然。

原句的意思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出遊未歸的人。白居易的詩句卻流露出這樣的情誼: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别情。

這也為後文開辟獨特的思路,此後的文人往往把“春草”和“送别”聯系起來,如李煜《清平樂》中的“離恨恰似春草,更行更遠還生”,靈感就來自白居易的詩作,足見此聯對後世的影響。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14

試想一下,當朋友踏着春草而離去的那一刻,青草的氣息撲鼻而來,在陽光的映射下,綠意盎然,生機盎然。陽光下有青草的味道,淡淡的草香,陪伴着詩人與朋友在樂遊原上走了一段輕松惬意的旅程。

那青青的草、輕輕的風、淡淡的花香,暖暖的陽光,簡直就是詩人心中恬适、安甯的詩意栖居地。旅程結束時,也就是與朋友分别之時了,而眼前這充滿生機的蓬勃的野草也激發了詩人的詩情。

就這樣,詩人把“詠物”和“送别”多層次地緊密結合,詩作到此點明送别,關合全篇,使春草與離情融為一體,詩作應題而結,意蘊别緻,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白居易以其自成一派的詩歌特色,以其飛揚的才情,以送别時個人情懷為題旨,強調了詩人對離别感受,詩作的的重點在于詩人對離情的抒發,而非送别本身。所以我們在品讀這首詩時,更多的感覺是詩歌中蘊含的優美意境給人帶來的美的享受。

白居易寫的21首詩(白居易16歲寫的成名詩)15

我是小話詩詞,好詩共賞,佳作共讀。縱觀全詩,描寫生動,用字精煉,又立意新穎,構思精妙,風格隽永。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别》雖然是一首命題之作,詩人卻在字裡行間融進對生活的感受和哲理的見解。

全詩字字含情,句句切意,不但得體,而且别具一格。在古詩的“賦得體”中堪稱絕唱,因而也成為了一首脍炙人口、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