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律保護或法治意識宣傳?原标題:普法教育讓青少年法治意識不斷增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青少年法律保護或法治意識宣傳?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原标題:普法教育讓青少年法治意識不斷增強
高中生小波(化名)因參與搶劫,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北京大興區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審判法官王豔超為他實施“親職教育計劃”,安排家長與小波一起聽法治課、接受心理輔導,還邀請小波參加模拟法庭等活動。曆經兩年多認真改造并接受普法教育,小波高考成績超出一本線40多分。
普法教育春風化雨,為像小波一樣的孩子開啟了人生新篇章。2016年“七五”普法工作啟動以來,領導幹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廣大群衆特别是青少年法治意識不斷增強。
2018年8月24日,在主持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強調,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将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培育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
學法用法 青年幹部走在前列
陸運服務的增值稅稅率、小規模納稅人的簡易計稅辦法、全面推行營改增的試點項目……最近,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稅務局青年幹部陳亦新每天抽出半小時學習稅法知識要點。“積極學法懂法守法,能有效提高稅務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能帶動辦事群衆自覺守法納稅。”他說。
2016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中組部、中宣部、司法部、人社部聯合制定的《關于完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的意見》,将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規範化、長效化,進一步促使國家工作人員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法治觀念強不強、法治素養高不高,成為衡量幹部德才的重要标尺。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成為考察幹部的重要内容。
“以前認為考試隻是走走過場,現在是真正以考促學。”2015年,山東省濱州市率先在全省推行領導幹部網絡普法考試制度。全市1500多名縣級領導幹部每隔兩年需要到微機教室參加一次法律知識測試。考試試題由網絡随機生成,交卷後考試結果自動顯示。
浙江甯波把學法用法納入市直機關工作人員“周二夜學”制度内容,今年以來,部分單位将整月的夜學時間用于學習《民法典》《反間諜法》《甯波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等重點法律法規。江蘇、江西、甘肅等省份将學法用法納入公務員考核和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年度述職内容,将述法與述職述廉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
法治副校長進校園 讓憲法精神入腦入心
“講好法治教育課是法治副校長的應盡職責,對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關注和關心,也是做好法治教育工作的關鍵。”自2015年以來陸續擔任大興區第一中學、第五小學法治副校長的王豔超頗有心得。
2019年以來,王豔超所在的大興區人民法院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啟動的“京法巡回講堂”系列活動為依托,舉辦模拟法庭大賽,邀請中小學生走進法院,參與模拟法庭審理;與團大興區委合作,參與籌拍以“反校園欺淩”等為主題的法治教育微電影;與大興區教委等機關共同制訂《大興區防治中小學欺淩和暴力實施意見》。
“七五”普法以來,像王豔超這樣的司法人員走入校園,成為青少年的法治教師,向學生們講解憲法确立的我國國體、政體、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讓憲法活起來、動起來,讓憲法精神入腦入心。
甯夏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大四學生張娜,對兩年前在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觀摩的一起金融借款糾紛案件審理記憶深刻。“法庭氛圍很莊嚴,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各個程序環環相扣,讓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張娜說,“這次旁聽案件庭審,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課,也讓我和同學們認識到違法網貸的巨大危害。”
今年7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本市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工作的若幹意見》,提出上海中小學應至少配備1名法治副校長,參與學生欺淩治理和罪錯學生教育矯治等工作,督促學校健全完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涉及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入職前查詢和從業限制等制度機制。
“花式普法”讓依法治國觀念蔚然成風
在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退休夫婦盧付合、張潤棉自2012年擔任義務普法員以來,自費購買攝像機、挑杆話筒等設備,鼓勵身邊群衆當演員,自編自導拍起了普法劇。
他們拍攝的第一部垣曲方言劇《就在這裡吃》上線後,第一天的觀看量就有2000多人次。後來在垣曲縣司法局幫助下,他們成立了方言普法劇攝制組,縣電視台邀請他們通過《法治垣曲》欄目參加普法宣傳。
鄰裡地界糾紛、婚姻彩禮問題、贍養老人責任與義務……“一劇一法”的情景化短劇一改教條式普法,讓群衆在潛移默化中感知法律。他們推出的垣曲方言普法劇都是身邊人演身邊事,做到了拍一部劇、釋一部法、解一個惑、育一群人。
“七五”普法以來,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法治短視頻與全國觀衆見面,一大批法治文藝宣傳隊伍走進社區、鄉村開展普法惠民演出,地方戲曲、短視頻、微電影等新媒體法治文化作品已成為群衆學法用法的重要載體。
2017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推行堅持“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各地執法部門紛紛利用專項法律頒布實施的周年紀念日等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宣傳月、宣傳周和宣傳日活動。
為更加貼近群衆、貼近年輕人,各地執法機關還通過抖音等新媒體平台用诙諧幽默的語言、絲絲入扣的劇情向網友“花式普法”,内容涵蓋教育就業、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社會救助等群衆關心的方方面面。
經常用手機刷短視頻App的北京青年周毅很喜歡看普法情景劇,在他看來,這些“花式普法”内容不僅增強了公衆的法治觀念,還能提高執法部門人員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能很明顯地感受到這幾年依法治國的理念深入人心,社會公衆更加崇法尚法了。”他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崔麗 焦敏龍
來源: 中國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