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群體人口所占比例不大,但其高血壓患病率相當高,而且其發病較早,平均血壓水平高,高血壓三期者多,因此各種嚴重并發症也多。據資料表明,某群體人比總人口中風死亡率高80%,高血壓心髒病死亡率高50%,高血壓緻終末期腎病高32%以上。
為何某群體人高血壓發病率高,并發症多且嚴重,學者們的看法是,這些人的心血管危險因素較多,尤以肥胖、吸煙和2型糖尿病者較為普遍。同時,他們早期就醫率不高,許多人隻有到血壓升高較長時間後或出現器官嚴重損害才接受治療。因此高血壓相關死亡率遠高于美國總人口平均值。
通過上述人高血壓患病與死亡的情況,可以給我們以下幾點啟發:
1、要注意養成良好生活方式,盡快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較多,其中大部分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除已提到的肥胖、吸煙外,還包括攝鹽過多,飲食不當,缺乏運動及長期精神緊張等。因此,要在生活中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控制體重,減少飽和脂肪、膽固醇、鹽、酒精的攝入,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心理健康,維護良好人際關系等。這種良好生活方式的養成應從青少年期起抓起,将高血壓病的一級預防落到實處,降低高血壓患病率。
2、要加強自我保障,早防早治高血壓病。高血壓病好發于中老年,初發年齡大多為40歲左右。因此,當人到中年後應定期測定血壓,至少每年一次。假如發現血壓已呈升高趨勢,即使是所謂的臨界高血壓或輕度高血壓,都不可以掉以輕心。首先從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為治療起點,監測三個月血壓變化,如果收效不大,就應給予藥物降壓治療。利尿劑、鈣拮抗劑,β受體阻斷藥和ACEI可作為一線用藥,可選擇2-3種聯合使用,效果明顯。
3、提高依從性,防止嚴重并發症。所謂依從性是指患者遵照醫生囑咐用藥的行為特點,能夠密切與醫生配合,嚴格按醫囑服藥。高血壓病是一長期的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甚至是終生服藥。高血壓病的輕重變化常不以症狀多少來定,許多患者可無明顯症狀,但如果高血壓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它就會進一步損害心髒腦腎等重要機體器官而引起嚴重并發症如中風、心髒病、腎功能不全等。(魏開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