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青春期的衛生保健非常重要,它關系到婦女一生的身體健康。如果不注意保健,輕則會引起乳房發育以及月經方面的病變,重則會影響日後婚姻生活與生育。作為家長,要注意這一時期女兒的身體保健,為女兒排憂解難。
女性青春期的衛生保健非常重要,它關系到婦女一生的身體健康。如果不注意保健,輕則會引起乳房發育以及月經方面的病變,重則會影響日後婚姻生活與生育。作為家長,要注意這一時期女兒的身體保健,為女兒排憂解難。
女子青春期,指的是12~18歲期間。在此期間,身體迅速發育,性功能也逐漸成熟。女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子宮增大,輸卵管增粗,陰道增長變寬,大小陰唇也增大并有色素沉着。此外,其它女性特征也相繼出現,如音調變高,乳房與乳頭增大,腋毛與陰毛生長,脂肪積聚于陰阜、肩、胸、臀部,骨盆增寬變大形成女性體态。由于卵泡發育過程中伴有周期性激素水平變化,子宮内膜随之增生、脫落與出血,表現為月經來潮。女性青春期保健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乳房保健乳房發育是女性最顯著的第二性征,體現女性的成熟。但青春期少女大多不習慣也羞于顯露自己的健康美。因此,往往不願或不敢挺胸而躬身駝背或挑緊身衣穿,日久易造成體态姿勢不良,穿緊身衣則影響乳房發育,可緻乳頭内陷。為避免上述問題,當女孩子的乳房發育至一定程度(大約16歲)已基本定型時,家長應教育女兒佩戴胸罩以支托乳房,使其不緻因本身重量下垂而影響血液循環,有礙繼續發育。
經期衛生月經是子宮内膜在卵巢所分泌的雌、孕激素的直接作用下,增長在先、脫落在後而引起的周期性子宮出血,是下丘腦-垂體-卵巢三者相互調節與制約的結果。月經第一次來潮,稱為初潮。初潮年齡一般在13~15歲間,可因環境、氣候、生活條件、營養及全身健康狀況的影響而提早或推遲。兩次月經相隔的時間,即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起于下次月經來潮的前一天止,稱為月經周期,大多為28~30天,正常範範圍為25~35天。正常經血呈暗紅色,混有子宮内膜碎片和粘液,偶見小凝血塊。經期大多為3~5天,正常範圍為2~7天,出血量平均50毫升。行經期間,由于盆腔充血,常伴有下腹墜,個别可有輕度神經系統不穩定症狀,如頭痛、失眠、精神抑郁、易于激動等,以及胃腸功能紊亂表現,如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等。行經期間,全身抵搞力較差,易于感染疾病,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注意清潔,預防感染。月經墊或衛生巾宜用質地柔軟、吸水性能好的材料,以勤換為原則。經期必須保持外陰清潔,清洗外陰用的毛巾不能與洗腳的混用。洗澡時,隻能淋浴而不可盆浴,以防髒水進入陰道。此外,大便後,要從前向後揩試,以防污染陰道。
②注意保暖,避免受涼。經期必須注意保暖,尤其是下半身的保暖更為重要。應避免用冷水洗頭、洗澡和洗腳或淋雨、涉水,更不宜下水田勞動。因為,突然或過強的冷刺激有可能使子宮及盆腔内血管痙攣而引起痛經月經聚停。此外,經期身體抵抗力下降,受涼後易感染疾病。
③保持心情舒暢。精神緊張或情緒波動都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從而引起月經失常或加重經期反應。脾氣急躁者,更需注意克制,不要過于激動或發怒。
④避免劇烈運動。行經期間,參加一般體力勞動或戶外活動對身體無害,反而可促進盆腔血液循環,減輕腰酸墜脹感。但是,過重的勞動及劇烈的動動,可使盆腔血流過快,引起經血過多或經期延長。
⑤保證睡眠時間與飲食營養。避免辛辣食物,多飲開水,多食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從而減輕盆腔充血。注意勞逸結合,入夜早眠。
心理保健衛生青春發育間身體生理方面的變化必然引起精神心理方面的反響。對青春期少女必須着重于正面教育,以免過早戀愛,影響學業;必須适當地傳授性知識,以免因好奇、朦胧無知而産生不良後果。青春期少女多有獨立意識,希望自主,過多的管教易引起逆反心理。因此,要尊重女兒的意見,受護她們的獨立意識,當好參謀,但不一味遷就,要幫助她們提高分析、識别能力,而不強迫命令。
(實習編輯:徐少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