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張卓 本報記者 唐勇林
實習生 張卓 本報記者 唐勇林
不應該僅僅把大學生劃為“高風險人群”對他們進行幹預,同時也應該讓這些年輕人在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等問題上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大學生怎麼成了艾滋病高風險人群
過度開放的性觀念可能成為艾滋病傳播的高危因素
2005年4月,當一個叫朱利亞的女孩向世界說出“我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時,她成為了一個“惟一”,目前惟一有勇氣公開自己病情的在校女大學生。
但是,她顯然不是第一個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學生。著名艾滋病專家、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性健康中心主任醫師張北川告訴本報記者,早在10年前,我國大學生中就已發現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然而在很多人眼裡,艾滋病卻似乎依然離大學生非常遙遠。正是這種“遙遠”,讓人們對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此前的一席話深感震驚。
2005年7月,毛群安在清華大學組織的艾滋病與媒體報道研讨會上說,農民工和大學生是艾滋病傳播的高風險人群,也就是說,相對比較容易成為受害者。
此言既出,一時之間激起了人們的廣泛争論。有網友對此質疑說:“說大學生是高危人群,是一種理論推斷,還是有統計數據做依據?是在高校逐一體檢出來的,還是憑借各地醫院提供的數字?”同樣的質疑還來自于著名“防艾”專家、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教授桂希恩,他說:“在我的印象裡,大學生不應該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11月23日,記者通過電話采訪毛群安,詢問“大學生是艾滋病高風險人群”這一說法的根據時,他表示非常願意傾聽對這一說法的不同意見并進行讨論。
對大學生是否是艾滋病的高風險人群的問題,盡管不少人還存有不同看法,但是近年來,随着我國青少年性觀念的日益開放,艾滋病正在成為大學生們必須正視的問題,已是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
目前中國社會面臨的局面是,艾滋病已經進入了快速增長期。據國内權威機構調查,中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年增長率在30%左右。就全世界而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0%以上由性接觸傳播,其中超過一半是14~25歲的青少年。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的性觀念較前發生了很大變化,一項調查顯示,國内有22%~30%的大學生有過性經曆。
歡迎來到性愛健康聊聊你感興趣的話題!>>>
看更多兩性内容,歡迎進入兩性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