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經濟大發展的時代,知識經濟對現代人心理素質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戰。就人類自身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心理危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理障礙與疾病。
努力維護心理健康
心理疾患是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必然産物。美國有報道說,今日社會赴醫院就診的病人中,估計有60%的人并無特殊疾病,隻不過感到痛苦而已。
現代社會處于轉型期,激烈的全方位競争,複雜的人際關系,快速的生活節奏,既鍛煉了現代人的心理承受力,同時也使人們付出了高昂的心理代價。
(一)人類已經從“傳染病時代”進入“精神病時代”
從疾病發展史來看,有專家提出一種令人震驚的說法:人類已經從“傳染病時代”、“軀體疾病時代”進入“精神病時代”,心理疾病已經成為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威脅。
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心理疾病患者在人群比例的估計,19世紀中葉是每500人中有1人,19世紀末是每200人中有1人,20世紀70年代是每25人中有1人,20世紀90年代已經是每10人中有1人。
其規律是,城市比農村的比例高,生産發達地區比生産落後地區比例高,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的人數比例高。
(二)亞健康狀态
最新科學研究發現,現代社會中60%的人都處于一種奇怪的亞健康狀态,但似乎又不健康;我們什麼都可能有,但缺少有幸福。
“沒有疾病但卻感覺不健康”,這就是第三狀态的定義。焦慮感、罪惡感、疲倦感、亂煩感、無聊感、無助感、無用感,這些感受是現代人陷入第三狀态時的求救信号。
着名心理學家費朗克指出,所謂心理第三狀态,可以納出4種生活形态:
一是醉生夢死,即“過一天算一天”,對未來缺乏計劃;
二是宿命的态度,即相信生命漂泊不定,碰到問題時習慣以天命難違自嘲。
三是随波逐流,缺乏判斷力。
四是狂熱的形态,即把“内在不安”化成矛盾,攻擊他人,表現出唯我獨尊。
(三)心理疲勞正成為現代人二度“隐形殺手”
社會正在加速發展,生活在日新月異地變化,心理疲勞是由長期的精神緊張、反複的心理刺激及輔助的惡劣情緒影響逐漸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時疏導化解,天長日久,會造成心理障礙、心理失控甚至精神失常,從而引發多種心身疾病。
(四)心理養生是人類對健康認識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改變了以前的健康概念,即認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的表現,而是一種個體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安好的狀态。
這就提出了新的健康闡述:健康就是精力旺盛地、敏捷地、不感覺過分疲勞地從事日常活動,保持樂觀,蓬勃向上及有應激能力。
美國學者杜已認為:“真正的健康并不是全無疾病的思想境界,而是在一個現成的環境中有效工作的能力。環境是在不斷地變,所謂健康便是不斷适應無數每日威脅人們的微生物、刺激物、壓力和問題。”
最近又有學者提出:健康就是能對抗緊張,經得住壓抑和挫折,能積極安排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智慧、情感融為一體,生活和精神充滿生機,可以說,心理養生是人類對健康認識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随着時代的發展,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已經為現代醫學模式所取代,發展成為生物一社會一心理醫學模式。在21世紀,心理養生必将成為健康的新主題、新概念。
(五)自我心理調整
1、從傳統文化中吸取心理營養
我國傳統文化中蘊藏着豐富的心理養生的原則手段。如形神并養、養神為主、養神重德、欲貴适度、以靜制燥、順時調神,等等。其精華就是精、氣、神三者有機地完善結合。
這些都是為人們提供的化解心裡緊張,調适不良性格和脾氣的良藥。這些對于維護心理健康,增強心理素質,從容應對知識經濟時代的心理挑戰是非常必要的。
2、學會走出心理誤區
人的心理活動與人體的生理功能之間有着内在的密切聯系。長期的不良心态會引起多種疾病。“心不爽,則氣不順;氣不順,則病生”正是這個道理。常見的心理誤區:
(1)以抱怨的态度對待生活中的使其,怨天尤人,很少獲得滿足感。
(2)經常懷疑别人的所作所為隐藏不良的動機,難以與人溝通,人際關系緊張。
(3)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來;拒絕嘗試新的事物,以消極、被動态度對待生活,經常躲在生活的角落裡。
(4)企圖取悅所有的人,讓别人牽着自己的鼻子走,本想八面讨好,結果處處不落好。
(5)生活目标過高,脫離實際,久經拼搏也無法實現挫折感由此而生,以緻最終意志消沉。
(6)沒有做人的原則,凡事都聽命于人,無主見。
(7)希望别人能圍着自己轉,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不同意見;愛發号施令,卻知錯不改,甚至成了“孤家寡人”。
(8)依賴性過強,時時處處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關心和照顧。
如果一個人精彩有上述幾種情形的話,就要努力調控自我,加強心理修養,改善自己的心理習慣,盡早走出心理沼澤地。
3、如何擺脫心理煩惱
美國學者威利卡瑞爾提出一個消極煩惱的通用公式:“問你自己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是什麼;接受這個最壞的情況,鎮定地想辦法改善最壞的情況。”這是心理學上消除煩惱的威利公式。
擺脫心理困境,可以采用回避、幽默法和升華法。例如對于“官”念、“錢”念、“物”欲等引發的煩惱與困惑,可以适當降低期望值,采用“低調法”。
總之,一旦有了海闊天空的心境和虛懷若谷的胸懷,就能自信樂觀地笑對人生的種種苦難與逆境,視時間的千般煩惱、萬種憂愁如過眼煙雲;部位功名利祿所縛,不為得失榮辱所累;遇事想得開,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出人藹然,自處超然,無事悠然,從人苦境或心理困惑中解脫出來。
4、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事業成功和家庭幸福的首要條件,因此要學會維護心理健康。對此,心理學家提出九年忠告:
愛别人,先給他人快樂。努力搞好夫妻和家庭關系。妥善處理好同事、鄰裡和上下級關系。努力精通業務,做好本職工作。對人對事期望值不要過高。堅持鍛煉身體。學會自我保健,加強自我修養。寬厚待人,與人為善。熱愛生活。
現代人已經逐漸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人們必将認識到人類的一切财富、智慧、幸福、成就,都來源人的心理素質,依賴于人的心理健康。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心理養生将是知識經曆時代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方式和必然抉擇。
(六)堅持積極有效的情緒
心理學領域裡的一個重要分支就是“積極心理學”,這是當代心理學發展的一個最具兩點的領域。積極心理學特别強調積極有效的情緒體驗在人生活中的作用。
它的“擴展一構建”理論認為,個體看起來想對離散的積極情緒有利于增強在某一時刻的思想和行為能力,對個體常常地指導自己思想和行為的個人資源有重大的影響。
然而,培養個體具有積極人格品質的一條最佳途徑是增強個體積極的有效情緒體驗。現代人的快節奏、多方位、多層次的立體思維,需要新的生活方式為之提供思想的空間,同時還需要有健康的體魄,還需要有敏銳寬闊深刻的思維方式和大量的知識積累去迎接新的競争。然後,是否懂得合理地保持健康,直接影響着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這裡有一段描述禅定過程的文字,對我們理解積極的有效情緒起着重要作用。“知之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個從“定”到“得”的心理轉換過程,實際就是“心”理使其身其行其物不斷調整的過程。
堅持這一過程,“心”便就獲得了對”身”的主導地位。人生曆程也是“心路曆程”,重在心的獲得、心的體驗、心的安适,也就是心的修煉。着名科學家法拉第年輕時,由于工作十分緊張,導緻情緒低落,身體非常虛弱,雖然經過長期藥物治療卻毫無起色。後來一位名醫對他進行了仔細的檢查,但未開藥方,臨走時隻說了一句話:“小哥小醜進城勝過一打醫生!”法拉第仔細琢磨後,終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伺候他經常抽空去看馬戲、滑稽戲與喜劇,每每高興地開懷大笑。愉快的心情使他逐步恢複了健康。
心的修煉是讓心靈安詳,讓心理始終洋溢着積極樂觀的情緒體驗。
積極有效的情緒是對事物産生合理、實際的信念,是我們對外面世界正常的心理反映,是人的需求得到滿足程度的反映,是每個人都能體會的一種主觀狀況的體驗。毫不誇張地說,能否将一種有效情緒堅持到底是決定你人生命運的一件大事。
那麼,怎樣經營外貿的心靈空間,是否有将“有效情緒”堅持到底的“有效手段”呢?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克服無效情緒,保持愉快的心情。盡量查找到引起自己無效情緒的事情及其原因,以相對應的有效情緒取而代之,就會使自己心情平靜,安然處之。
其次,尊重情緒的“生物節奏”規律。
美國加州大學着名心理學教授羅伯特·塞伊的一項研究發現,當人的體溫在正常範圍内處于上升期時,他們的心情要更愉快些,而此時經曆也最充沛。塞伊說,“一件壞事情并不一定在任何時候都能使你心煩,它往往在你精力最差時影響你。”
我們的精力往往在一天之始處于高峰,而在午後的則有所下降。塞伊本人就嚴格遵循這一“生物節奏”規律,他往往很早的就開寫作,“我寫作的最佳時間是早上”。而在下午,他一般都用來會客和處理雜事,“因為那時我的經曆往往不夠集中,更适合于人交談。”他還以為“那些睡得很晚的人更多的是情緒不穩。”
第三,學會傾訴,但不要對無辜的人發洩不滿。人都有積在心頭的無效情緒,隻有想方設法排遣出去,才能心情舒暢。
在向他人傾訴的過程中,即使對方不給自己安慰和幫助,也有愉快之感,就像把一個包袱從身上去掉,身心才感到輕松。寫日記,對着物體訴說和大聲吼叫等,同樣起有傾訴的作用,可以使緊張的情緒變得輕松起來。
第四,變換角色。每個人家庭背景、生活環境、所受教育程度及社會地位有不同,看問題的立場、觀點、方法就會不同。
當一個人對某件事的處理感到不滿而産生不愉快情緒時,可以試着變換一下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從别人的立場上看問題,就會理解他人,自己也會愉快起來。
心理健康問題直接威脅着現代人的生命,隻有把積極有效的情緒即對事物産生合理、實際的信念堅持到底,才能通過我們的努力避免消極負面的心理狀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