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檢查有什麼?結節是一種病理改變,不是特定在某一個器官上的疾病,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病理檢查有什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結節是一種病理改變,不是特定在某一個器官上的疾病。
作為醫學常識的普及,我們去醫院聽到, 看到所有搞不懂的東西都應該作為常識來普及對大家的幫助才會更多。
比如有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等,說的是這些器官上的一部分細胞發生的病理改變。
什麼是病理?其實就是細胞一級的改變,正常的組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構成組織的最小單位,也就是從最小單位上看疾病的變化。
每一個疾病的細胞改變都不一樣,比如過敏的時候,皮膚細胞也是有變化的,隻不過這些變化與疾病治療關系不太大,所以醫生不會讓一個皮膚過敏的人做病理檢查,同樣的炎症也很普遍,也不會讓病人做一個炎症的病理檢查。
病理檢查必須要切一部分帶有細胞的标本在顯微鏡下看,有一定的侵入性和痛苦,除非必要(治療與病理改變有關系)都不會做病理檢查。
病理檢查最有用處的是對腫瘤的治療,所以在外科手術後一般都會把切下來的組織做一個病理檢查,這就是醫院病理科的功能,如果細胞發生癌變,後續的治療方案就會不同。
通常像照片、彩超、CT、磁共振檢查屬于形态學檢查,就是看身體某一個部位有沒有跟正常時不一樣的改變,看的是樣子上的改變。
如果發現不一樣,會在檢查診斷上寫某某位置有占位。
意思就是本來這個地方是正常的跟周圍一樣的樣子,但是因為疾病,細胞發生變化,變化後的細胞組成的圖像就跟正常的不同,就說它是占了正常細胞的位子,叫做占位,這就是客觀的說法。
但是有的結果會寫囊腫,結節之類的,這是根據它們的形态醫生估計的診斷。因為它們的形态比較特殊,既不同于正常組織細胞,又不同于腫瘤,有自己的特征,所以可以辨别,能夠得出囊腫,結節的診斷,嚴格的說,這種病理診斷确診依據還是做病理檢查。
我曾經對放射科的醫生講過一個事,就是他們的診斷,直接寫肺部感染,這就不對。
他隻能寫炎性改變,至于這個炎性改變是不是感染造成的,隻能是臨床醫生根據病人所有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結果來綜合考量。
放射科拍張片子,最多隻能看到肺部形态上的變化,炎症都是因為有它特殊的形态特征才得出的診斷,感染就更區分不了了,放射科醫生根據片子做感染的診斷就是越權。
醫院裡講的感染是狹義的細菌感染,廣義的感染包括細菌、病毒、 真菌還有上次上說的寄生蟲。
放射科醫生敢下感染的診斷,臨床醫生當然高興,順勢就使用抗生素,還說自己有依據,照的片就是依據,其實這個是個假依據,不知醫保中心的對此怎麼看?
是不是對這些診斷以及後續的治療都認為是合理的了?
有一些醫院就是這樣騙取醫保中心的資金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