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媽媽,因為缺乏經驗,對于孕婦産後護理知識知道的可能會很少。其實,媽媽在産後,尤其要注意産後傷口護理,首先保持身體潔淨,提防感染,其次盡量減少活動量,切忌提重的物品。孕婦産後吃什麼呢?孕婦坐月子需要注意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目錄
1、孕婦産後如何護理 2、剖腹産孕婦要怎麼護理
3、孕婦産後吃什麼好 4、孕婦産後不能吃什麼
5、孕婦産後吃什麼下奶又不發胖 6、孕婦産後坐月子的禁忌
7、孕婦産後如何恢複 8、孕婦産後如何正确坐月子
孕婦産後如何護理
嬰兒的降生,是一個女兒成為母親的分水嶺。産後24小時是很關鍵的時間段,這段時間内如果産婦護理得好,不僅傷口愈合得快且好,對母乳喂養也有很大的幫助。産後“黃金24小時”新媽你可别錯過!
生殖器官的變化
當寶寶降生後稍等片刻,胎盤随之排出,接生人員會檢查胎盤是否完全,檢查會陰,對破裂的傷口進行縫合,如果有側切的産婦,接生員會逐層的進行縫合。輔助的醫生會站在産婦旁邊,輕輕的對子宮的底部進行按摩,促進子宮的收縮。出生的嬰兒會大聲啼哭,向世界宣告“我來啦!”接生人員會吸淨新生兒口鼻的黏液,擦幹身上的羊水,交到台下,将寶寶放到開放暖箱中進行檢查身體,測量身高和體重,包裹好。
産後1-2小時:盡快哺乳
産後對于母親來說最重要的是哺乳,要讓寶寶健康,聰明,母親就要克服困難,學習給寶寶哺乳。初乳不可浪費。一般來說,當寶寶臍帶處理好後,媽媽就可以嘗試給寶寶喂奶了。母親第一天有少量黏稠、略帶黃色的乳汁,這就是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抗體,從而保護嬰兒免受細菌的侵害,所以這個時候應盡可能地給嬰兒喂初乳,減少新生兒疾病的發生。
産後2小時:觀察出血量
當傷口縫合完畢,産婦就要被挪下産床到觀察室休息觀察,這也叫第四産程。在這兩小時中主要觀察子宮複舊情況,陰道出血情況,會陰部是否水腫等等。因此在第四産程期間,産婦要積極配合醫生。醫生會定時為産婦按壓宮底,觀察出血情況。
産後4-6小時:盡快排尿
如果是順産産婦,那麼下了産床後可要多多地喝水。因為在生産過程中,胎頭下降會壓迫膀胱、尿道,使得膀胱麻痹以及産後腹壁肌肉松弛,而排不出尿。而膀胱過度充盈會影響子宮的收縮,也會導緻産後出血。
産後24小時内:定時量體溫
産後發燒是大事,不要以為隻是頭痛腦熱而等閑視之。新媽媽在産後一定要養成定時量體溫的好習慣,如果發現體溫超過38℃就要當心喽。
那麼,孕婦産後如何護理呢?
一、如何進行産後傷口護理
産後媽媽們都希望分娩時産生的傷疤盡快愈合,那麼産後如何護理傷口才能促進身體恢複呢?
1、保持身體潔淨幹燥,提防感染
産婦從醫院回到家中一周之内最好不要讓皮膚潮濕或淋濕,避免使傷口浸濕。如剖腹産後貼在傷口上的膠帶一周就可以去掉。倘若傷口處出現部分紅腫,熱感,裂開等情況,或者出現了膿性分泌物,甚至傷口完好但渾身發燒等,必須即刻到醫院就診,檢查身體是否有異樣。
2、盡量減少活動量,切忌提重的物品
産婦回家後要盡可能地多休息,同時可以做些有規律的、活動量小的運動,如在卧室裡輕輕走動等,适度地走路可以有效地促進産後的身體恢複,還可以幫助防止血栓等并發症的産生,當然最重要的是注意活動的量,一開始的時候可以稍微慢一些,随着時間的延長可以稍微增加活動量。
3、多吃新鮮果蔬
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還可以多喝一些豬蹄湯,魚湯,不宜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防影響正常的排便。
4、通便
若有便秘的情況,盡量不要用力,最好使用開塞露等來輔助大便通暢。
5、禁忌過于用力
拆線後不要做用力下蹲的動作,上廁所時應該先收斂會陰及臀部後再坐下,切忌過度用力使會陰傷口再度開裂。
6、防傷口破裂
防止摔跤或者使大腿過于向外擴展,以免傷口破裂。
7、右側位坐下
坐下的時候身體重心要偏向右側,防止傷口受到壓力後切口錯開。
8、右側卧位
剛手術完的幾天内最好采用右側卧位的姿勢,如此可以使傷口内部的積血流向外部,避免發生血腫,并能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内膜碎片流進傷口内部導緻子宮内膜異位症。
9、最好不要一拆完線就出院
拆線後立馬回家很有可能會再度導緻傷口裂開而發生血腫。
10、手術過後要留意傷口狀況
倘若在1-2小時之内傷口有疼痛的症狀,且有加重趨勢,應該立即與醫生取得聯系,很有可能是因為縫合之前止血不完善而導緻的血腫。
順産出心愛的小寶貝肯定是一件令全家人都開心的事情,在愉悅的同時,媽媽們的産後護理也是尤為重要的,所以,不管是新生媽媽,還是家人,都應該倍加注意新生媽媽的産後護理。
剖腹産孕婦要怎麼護理
産後出血是産婦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因此,不管再疲乏、再虛弱,觀察自己的出血量可是新媽媽最重要的功課。
1、每日應觀察惡露量、顔色及氣味
凡是超出正常量,或色、氣味改變,以及時間的延長,均視為異常。首先是量的異常。剛剛分娩後,如果出血量增多,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産道裂傷、胎盤殘留及有凝血功能異常造成,即稱為“産後出血”,這往往在醫院發生,能得到醫務人員的及時處理而化險為夷。
還有一種在分娩後2~3周以後出血量增多,甚至發生大出血,這需要産婦特别注意,往往在出院後紅色惡露一直未淨,然後突然出血量增多,可能為胎盤附着部位子宮複舊不良、胎盤胎膜或蛻膜殘留、子宮切口感染。其次,惡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黯如敗醬色或洗肉色,有惡臭氣味,同時可伴有發熱、腹痛、子宮壓痛,為産褥期感染。
如僅惡露時間延長,超過正常時間,量少,不伴有量的增多和色的改變,也無氣味,也屬于異常。可能為子宮複舊不良、産婦體質差氣虛、内分泌失調,也應警惕。另外,還有其他少見的原因造成的,如宮頸糜爛、宮頸息肉,甚至宮頸癌。
2、順産和剖宮産的護理區别
剖宮産由于産婦經過手術創傷,身體虛弱,并且子宮上有創面,故其紅色惡露時間相對要長一些,産後出血量上也較順産多。另外,在發生晚期産後出血時,考慮的原因側重有所不同,順産首先考慮子宮複舊不良,胎盤附着處血塊脫落出血,再次就是胎盤胎膜的殘留,而剖宮産則首先要考慮子宮切口感染發生的出血。
3、保證室内有新鮮空氣
這一點對産婦、嬰兒的健康都非常重要所以放在第一位;但流動的空氣絕對不能直接吹到大人與寶寶身上!可在開窗換氣時拉上窗簾,另一邊的門、窗開關程度調節至合适位置,以空氣流通又沒有明顯風為度,建議:在早晨、上午通風,空氣質量好一些。
4、産婦要保持心情愉悅
有利于自身身體恢複正常更有利于寶寶健康成長;後期可以适當看幾分鐘電視,但時間不要長,不要看書、用電腦;照明光源不要直射寶寶的眼睛,也不要長期在寶寶的一側照明或讓寶寶過一段時間換一頭睡。
5、炎夏季節不開空調是不現實的
但溫度控制原則是:甯高勿低,人(不是指産婦,産婦體虛容易出汗)在室内安靜的休息時不出汗即可,出風口要朝向與人相反的方向,無法調整時可在空調出風口挂簾布擋風。
6、衣服穿着要寛松
要穿純棉織物,勤換洗,換下的衣物、尿片等物要及時移至室外,以保證室内空氣清新;但絕對不能噴空氣清新劑、用蚊香等化學類藥劑!在相對關閉的室内這無異于放毒。
7、産婦吃、喝的食品一定要新鮮
飲食清淡一點,要花樣翻新、營養豐富點、不用特别忌口但忌辛辣之類;水果要天天吃,一天要吃兩、三種,盡量要買當季的,盡量别買反季節的(催生長、催成熟的化學藥品相對用得多);買蔬菜也同理。
8、注意休息
提前做好親戚、朋友的思想工作,産後别走馬燈似的來探望,應該讓産婦充分休息,也減少病菌、病毒感染機會。
孕婦産後吃什麼好
冬季時候,女人坐月子注意的事項有很多,除了躲避寒冷以外,還要注意在飲食上做調整。冬季坐月子,新媽媽該怎麼吃呢?哪些食物有利于身體恢複?一起來看看吧。
1.雞蛋
雞蛋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蛋白質豐富且利用率最高,還含有脂肪、卵磷脂、卵黃素、鈣、鐵及維生素A、B、D等,脂肪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并且卵磷脂和卵黃素在維護神經系統的健康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産婦多吃雞蛋,有助于體力的恢複和嬰兒的生長發育。
小貼士
雞蛋的吃法可采用多種形式,如蒸蛋、水煮蛋等,每日以2-3個為宜,一次吃得太多胃腸吸收不了,多了不但浪費,對身體也無裨益,而且易引起消化不良。
2.牛奶
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磷及維生素D等,是補充體内鈣質的好食品,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産婦健康的恢複及乳汁分泌很有好處。
小貼士
産婦可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每日堅持喝500克牛奶,這樣既可使母親的身體恢複,還可以增加奶水,使寶寶吃飽吃好,同時還可以使産婦的皮膚細緻、光滑,增加魅力。
3.小米
小米富含維生素B、膳食纖維和鐵。與大米相比,小米中鐵、維生素B1和B2要高出一倍至數倍,纖維素也高出2倍以上,産婦适量進食小米粥有助于體力的恢複。
小貼士
媽咪可吃些花生米粥、赤豆糯米粥、雞湯米粥等。但米粥也不是營養全面的食物,因此要注意與其他米面調劑食用,以防造成營養不良。可單煮小米或将其與大米合煮,有很好的補養效果。
4.芝麻
芝麻富含蛋白質、脂肪、鈣、鐵、維生素E等營養素,并且黑芝麻又明顯高于白芝麻。
小貼士
在制作産婦食品時,使用适量的芝麻可改善和提高膳食的營養質量。
5.魚類
魚營養豐富,通脈催乳,味道鮮美。
小貼士
其中鲫魚和鯉魚是首選,可清蒸、紅燒或炖湯,湯肉一起吃。
6.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各種礦物質,有助于消化和排洩,增進食欲。媽咪各類水果都可以吃,但由于此時産婦的消化系統功能尚未完全恢複,不要吃得過多。冬天如果水果太冷,可以先在暖氣上放一會兒或用熱水燙一下再吃。
小貼士
最适合哺乳期媽媽吃的水果應該是中性水果了,如葡萄、蘋果、桃、杏、菠蘿、龍眼、甘蔗、等屬于中性的水果。涼性水果和含有刺激性的水果可能會導緻你的寶寶嘔吐、腹瀉、皮疹、流涕等。
7.湯品
面湯最适宜産婦食用,既可下挂面,又可做薄面片、細面條湯,營養較全面。
小貼士
在湯中加上1-2個雞蛋和适量西紅柿,既富有營養且易消化,又利于産婦補養。實踐證明,湯品對産後身體的恢複是有很大好處的。同時,有些湯品還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如鯉魚湯、豬蹄湯、豆湯等,也應多吃。
孕婦産後不能吃什麼
一、酸、辣和甜的食物
酸辣食物會刺激新媽咪虛弱的胃腸,引起很多不适。甜食最好隻喝紅糖水,過多吃其他甜食不僅影響食欲,還易使熱能過剩并轉化為脂肪,引起産後肥胖。
二、鹽漬食物
鹽漬食物會影響新媽咪體内的水鹽代謝,咖啡及含某些香辛料的食品可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内,影響他們的健康發育,特别要加以注意。
為了嬰兒不出現缺鋅症,新媽媽應忌吃過量味精。12周内的嬰兒,如果哺乳期間的媽媽在攝入高蛋白飲食的同時,又食用過量味精,味精内的谷氨酸鈉就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内。
此外,分娩過程中,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服用人參,有可能影響受損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因此,新媽媽在生完孩子的一個星期之内,不要服用人參,分娩7天以後,新媽媽的傷口已經愈合,此時适量服點人參,有助于新媽媽的體力恢複。人參屬熱,會導緻新媽媽上火或引起嬰兒食熱。
三、冷飯
冷飯易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功能,導緻拉肚,引起産後腹痛、惡露不行等。
孕婦産後護理很關鍵
1、不宜滋補過量
一般女性分娩後,為了補充營養和讓奶汁分泌充足,都特别重視産後的滋補,常是天天不離雞,餐餐有魚肉。其實這樣不僅浪費錢财,還可引起麻煩,因為滋補過量可引起肥胖,肥胖會使體内糖和脂肪代謝失調而引起各種疾病。如果産婦營養太豐富,必然使奶汁的脂肪含量增多,若嬰兒胃腸能吸收,也容易造成肥胖,并易患扁平足;若嬰兒胃腸消化功能較差,不能充分吸收,則會出現脂肪瀉,若是長期慢性腹瀉,就會造成營養不良。
2、不宜馬上禁食
通常女性産後體重增加,許多人為了恢複苗條的身材,會馬上節食,這樣做其實有很大危害,一方面不僅有損身體,另一方面對母乳喂養十分不利。女性産後體重增加,主要為水分和脂肪,若給寶寶授乳,必然要消耗體内的大量水分和脂肪,所以産婦不僅不能節食,還要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每天必須保證2800千卡的熱量攝入。
3、不宜久喝紅糖水
産後适量喝紅糖水,對産婦喝嬰兒都有好處。因産婦分娩時,精力和體力消耗非常大,加之又失血,産後還要給嬰兒哺乳,需要碳水化合物和大量的鐵質。紅糖不僅能補血,而且能提供熱量,是我國傳統的滋補佳品。但紅糖水也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久喝紅糖水對子宮複原不利。在産後10天,惡露逐漸減少,子宮收縮也恢複正常,如喝紅糖水時間過長,會使惡露血量增多,造成産婦繼續失血,可能引起起貧血。産後喝紅糖水的時間,以7-10天為宜。
4、不宜多喝濃湯
産婦産後多喝高脂肪濃湯,不但影響食欲,還使人體發胖,體态變型,并且使乳汁中的脂肪含量過高,緻使新生的寶寶不能耐受和吸收而引起腹瀉。産婦适意喝脂肪适量的清湯,如蛋花湯、鮮魚湯等。
5、不宜吃辛辣溫燥食物
辛辣溫燥食物可使産婦内生熱,産婦因此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及痔瘡等。給寶寶授乳的媽媽有内熱,能夠通過乳汁影響嬰兒,使寶寶體内也生熱。因此,産婦飲食宜清淡溫和,特别在産後5-7天之内,應以米粥、軟飯、面條、蛋湯等為主,不要吃大蒜、辣椒、韭菜等,更不要飲酒。
孕婦産後吃什麼下奶又不發胖
産後媽媽的減肥問題一直是最熱門的話題,媽媽們都希望生了孩子後依然可以步入辣媽的行列。但是在母乳喂養期間,媽媽們既怕吃多了發胖,又怕吃少了影響奶水量。有什麼既下奶又不會發胖的食物嗎?下面為産婦們介紹了幾款常見食物,供媽媽們選用。
一、黑芝麻
功效
味甘,性平,有滋補肝腎、益血潤腸、通便、通乳的功能。黑芝麻由于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含有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鉻等營養成分,有健胃、保肝、促進紅細胞生長的作用,同時可以增加體内黑色素,有利于頭發生長。
美食烹饪
黑芝麻椹糊、芝麻核桃粥、芝麻杏仁、黑芝麻棗粥等。
二、蝦
功效
味甘、鹹,性溫,有通乳的功能。蝦的營養價值極高,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抗早衰。
美食烹饪
鮮蝦炒、燒、炖皆可。婦女産後乳汁少或無乳汁,用鮮蝦肉500克,研碎,黃酒熱服,每日3次,連服幾日,可起催乳作用。
三、鯉魚
功效
煮食,可治咳逆上氣、黃疸、口渴,通利小便。消除下肢水腫及胎氣不安。作鲋,有溫補作用,去冷氣、胸悶腹脹、上腹積聚不适等症。燒研成末,能發汗,治咳嗽氣喘,催乳汁和消腫。
美食烹饪
鯉魚湯。
四、絲瓜
功效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通經絡、行血脈、美容、抗癌等功效,并可治療諸如痰喘咳嗽、乳汁不通、熱病煩渴、筋骨酸痛、便血等症狀。
美食烹饪
絲瓜去皮,可炒食、燒食、做湯食或榨汁用以食療。
五、茭白
功效
清濕熱、解毒、催乳汁;其中的豆甾醇能清除體内活性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黑色素生成;軟化皮膚表面的角質層,使皮膚潤滑細膩。适宜高血壓病人、黃膽肝炎患者、産後乳汁缺少的婦女。
美食烹饪
素炒茭白、油焖茭白等。産婦催乳的方法:茭白五錢至一兩,通草三錢煮食。
六、木瓜
功效
健脾消食、補充營養、提高抗病能力,通乳抗癌、抗痙攣。
美食烹饪
木瓜茶、木瓜花生大棗湯、木瓜鲫魚湯等。
七、小米粥
功效
一般糧食中不含有胡蘿蔔素,小米每100克含量則達0.12毫克,維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糧食之首,等重量的小米中含鐵量比大米高一倍。小米能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
美食烹饪
小米粥可用于氣血虧損、體質虛弱、胃納欠佳者;尤其适于産婦乳少、産後虛損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飲食不香。
八、紫米粥
功效
紫米比一般的白米營養價值要高一些,富含鐵、鋅、錳、銅等微量元素,其蛋白質含量要高30%,脂肪酸和維生素的含量也比白米高。紫米有補氣益血、滋陰補腎功效。
美食烹饪
紫米粥益于營養不良,體質虛弱者;尤其适合産婦、老人和兒童。
孕婦産後坐月子的禁忌
1、忌多吃味精
為了嬰兒不出現缺鋅症,新媽媽應忌吃過量味精。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無害的,而嬰兒,特别是12周内的嬰兒,如果哺乳期間的媽媽在攝入高蛋白飲食的同時,又食用過量味精,則不利。因為味精内的谷氨酸鈉就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内。
2、忌急于服用人參
有的新媽媽産後急于服用人參,想補一補身子。其實新媽媽急于用人參補身子是有害無益的。人參含有多種有效成分,這些成分能對人體産生廣泛的興奮作用,其中對人體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能導緻服用者出現失眠、煩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應。而剛生完孩子的新媽媽,精力和體力消耗很大,十分需要卧床休息,如果此時服用人參,反而因興奮難以安睡,影響精力的恢複。
因此,新媽媽在生完孩子的一個星期之内,不要服用人參,分娩7天以後,新媽媽的傷口已經愈合,此時服點人參,有助于新媽媽的體力恢複。但也不可服用過多。人參屬熱,會導緻新媽媽上火或引起嬰兒食熱。新媽媽食用多種多樣的食物,來補充營養是最好的辦法。
3、忌喝大量白開水
一般新媽媽在懷孕末期通常都會有水腫現象,而産後坐月子正是身體恢複的黃金時期,這段時間要讓身體積聚的所有水分盡量排出,如果又喝進許多水,将可能不利于身體恢複。
如果是剖宮産的媽媽可能需要服一些藥物,則仍需飲用适量的水分,但不要一次飲用大量水,而應該分次适量喝。
4、忌酸鹹食物
酸性的鹹味食物容易使水分積聚,而影響身體的水分排除,此外鹹味食物中的鈉離子更易使血液中的濃稠度增加,而讓新陳代謝受到影響,造成血液循環減緩。新媽媽坐月子期間最好避免酸鹹的食物。
有的新媽媽為了迅速瘦身,喝醋減肥。其實這樣做不好。因為新媽媽身體各部位都比較弱,需要有一個恢複過程,在此期間極易受到損傷,酸性食物會損傷牙齒使新媽媽日後留下牙齒易于酸痛的遺患。食醋中含醋酸約3%~4%,若僅作為調味品食用,與牙齒接觸的時間很短,不至于在體内引起什麼不良作用,還可以促進食欲。所以,醋作為調味品食用,就不必禁忌。過鹹的食品有回奶作用,在提倡母乳喂養的今天,新媽媽口味宜偏淡。
5、忌過多吃雞蛋
分娩後數小時内,最好不要吃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新媽媽體力消耗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後立即吃雞蛋,就難以消化,增加胃腸負擔。分娩後數小時内,應吃半流質或流質飲食為宜。在整個産褥期間,根據國家給出的營養标準,每天需要蛋白質100克左右,因此,每天吃雞蛋3~4個就足夠了。過量食用雞蛋也會,增腸胃負擔,甚至容易引起胃病。
6、忌堅硬粗糙及生冷食物
新媽媽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複,過于寒凍的食物會損傷脾胃影響消化,且生冷之物易緻淤血滞留,可引起新媽媽腹痛、産後惡露不絕等。另外,新媽媽盡可能不要吃存放時間較長的剩飯菜。新媽媽也最好不要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等,否則容易引起過敏或是細菌感染,會直接影響到接受母乳的寶寶健康。但是,新鮮的水果,不包括在“禁忌”之内。水果,有促進食欲、幫助消化與排洩的作用,不必因“太涼”而不食用。而且一般在室内放置的水果不會涼到刺激新媽媽消化器官而影響健康的程度。
7、忌多吃紅糖
紅糖營養豐富,釋放能量快,營養吸收利用率高,具有溫補性質。新媽媽分娩後,由于喪失了一些血液,身體虛弱,需要大量快速補充鐵、鈣、錳、鋅等微量元素和蛋白質。紅糖還含有“益母草”成分,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排出産後宮腔内淤血,促使子宮早日複原。新媽媽分娩後,元氣大損,體質虛弱,吃些紅糖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散風寒、活血化淤的功效。
但是,新媽媽切不可因紅糖有如此多的益處,就一味多吃,認為越多越好。因為過多飲用紅糖水,不僅會損壞新媽媽的牙齒,而且紅糖性溫,如果新媽媽在夏季過多喝了紅糖水,必定加速出汗,使身體更加虛弱,甚至中暑。此外,喝紅糖水時應煮開後飲用,不要用開水一沖即用,因為紅糖在貯藏、運輸等過程中,容易産生細菌,有可能引發疾病。
孕婦産後如何恢複
生完寶寶之後,身材完全走樣?而且屁股還變大?生完孩子擔心身材變形幾乎是所有女人最關注的問題。很多新媽都會施展各種方法快速恢複身材苗條。要想保持好體形,必須及時進行“修複”。
産後恢複工作是關鍵
為了避免産後出現“大屁股”,産婦在分娩後,應盡量地幫助恥骨分離有效回位,将骨盆收回來。
1. 選擇軟硬度适當的床墊
床墊太軟,在睡覺時會使身體下墜,太硬的話則可能對骨盆造成壓迫,使骨盆歪斜,因此,新媽媽應該選擇一款軟硬度适中的床墊。此外,睡覺時姿勢相互交替幫助骨盆的恢複。
2. 骨盆運動少不了
生産過後骨盆肌肉會因為過度擴張而變得薄弱,因此,産後新媽媽應該适當做些凱格爾運動訓練肌肉群。平日可多收縮括約肌,使陰道往上提的方向動,經過耐心鍛煉,改善松弛狀态。
3. 正确坐姿不翹二郎腿
新媽媽在坐着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姿勢,使腰部挺直,向椅背靠攏,最好在椅背後放腰墊,使腰部處于舒适放松狀态。另外坐時不翹二郎腿,避免骨盆歪斜。
4. 加強營養補鈣
産後飲食多吃含鈣、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魚湯、骨頭湯等,食材中也可以透過魚、蝦、黑芝麻等含鈣量高食物補鈣,同時适當地曬下太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
5. 坐月子使用束腹帶
坐月子是恢複骨盆、盆底肌的最佳時機。所以,月子裡就少不了使用束腹帶了,其主要作用就是固定骨盆,同時兼有收胯、防止骨盆錯位效果,不僅可以幫助縮骨盆,還可以治療産後骨盆松弛帶來的疼痛症狀。
自然産媽媽從産後第一天即可開始纏綁;剖腹産媽媽從産後第六天,小産則是手術後第2天開始綁。剖腹産後使用束腹帶不僅僅可以幫助收腹,還可以包裹腹部以緩解傷口的疼痛,促進傷口愈合。
妊娠高血壓産婦如何坐月子
妊娠高血壓媽媽在産後坐月子期間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身體狀況,必須注重自我保健。坐月子不得不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妊娠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簡稱妊高症),多數發生在妊娠20周與産後兩周,約占所有孕婦的5%。其中一部分還伴有蛋白尿或水腫出現,嚴重的媽媽會産生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狀,若沒有适當治療,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痙攣甚至昏迷。
妊高症媽媽在産後坐月子期間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身體狀況,必須注重自我保健。坐月子不得不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生活作息方面謹慎留意
一、在産後四十八小時内,要留意血壓狀況
媽媽或家屬應學會正确的量血壓,及時發現情況,以便适當用藥、及時就醫。如果感覺血壓持續升高或出現頭暈、惡心等症狀,就要及時告訴家人,讓家人陪同就醫。
二、營造一個安靜舒适的休息環境
盡量在卧室休息,必須限制訪客,不要随意打擾産婦的休息。
三、适當控制體重
在月子期間,要控制脂肪的攝入,産婦在睡前可适當加餐以保證營養的充足,但是不要吃得過飽,以免影響正常睡眠。此外,一定要避免暴飲暴食,還要注意食物粗、細搭配,保證營養均衡。
四、要保證睡眠
有足夠的時間恢複自己的身體狀況。防止過度勞累,晚上不要熬夜,保證有充足的睡眠。因為充足的睡眠不但有利于緩解自己的情緒,而且有利于産後身體的恢複。家人可以幫助照顧新生兒,以免讓新生兒的哭鬧聲打擾得産婦無法睡眠。
五、适當活動身體,避免長期靜卧,嚴重導緻血栓
但須注意運動不可太過激烈。妊高症媽媽要小心起立的動作。這是因為産後需要服用降血壓的藥物,如果突然站起來,很有可能發生姿位性低血壓,情況嚴重時還可能會暈倒。
六、媽媽坐月子期間,保持愉快心情,增強信心
妊高症産婦生産後容易産生抑郁心理,讓産婦時刻保持情緒穩定,家人多多關注情緒,給予心理支持。
七、妊高症媽媽一定要保持大便的通暢,多吃些潤腸食物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防止排便用力導緻自己血壓升高。
飲食應注意少鹽低膽固醇
妊高症媽媽可以從飲食方面着手降低高血壓的發生機率。在飲食上宜低鹽、低膽固醇、高維生素、低動物脂肪,飲食宜清淡,月子裡用油最好以植物性油脂為主減輕身體負擔,這是來自月子飲食專家的具體建議。
一、産婦在月子期間忌食含高膽固醇的食物
對于高血壓病人而言限制脂肪的攝入是非常重要的,烹調時,選用植物油,如黑芝麻油富含營養,具有潤腸通便效果。可多吃海魚,海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膽固醇氧化,從而降低血漿膽固醇,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壓并發症有一定的作用。
二、産婦在月子期間,遵循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一定要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以免給自己的健康帶來不利。
三、專業月子餐業者指出,一定要堅持低鹽的飲食原則,每日應逐漸減至6g以下
6g以下指的是食鹽量包括烹調用鹽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鈉折合成食鹽的總量。适當的減少鈉鹽的攝入有助于降低血壓,減少體内的鈉水潴留。
四、控制能量的攝入
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這類糖屬于單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五、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帶
含鈣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蝦皮。注意肉湯中促進體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腎髒的負擔。可以适量多吃黑木耳、荸荠、芹菜、葫蘆、綠豆、蓮子心、山楂等。
月子期間飲食原則
1、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可以考慮一天吃5~6餐,避免肚子脹或一次進食太多。
2、食物盡量清淡,避免太鹹、油膩、産氣性與特殊氣味的食物。
3、選擇産婦喜歡的食物,不必刻意補充蛋白質類食物。
4、月子食物的食材應新鮮,最好用現吃現煮的方式,不要使用微波爐烹調或回鍋好幾次。
5、準備花生糖、黑芝麻、酒釀、核桃等小點心,有助于開胃。
6、保持室内空氣清新,避免油煙、二手煙、汽油味。
7、找出心情不好的原因,加以排除。
8、使用精緻悅目的餐具。
孕婦産後吃素食的五大好處
如何吃得既能保證營養,又能保證健康呢?試試以素食為主的飲食,你一定會收獲驚喜!
産後素食好處多
大部分人都認為蔬菜、豆制品和谷物隻是輔助性食物,肉類、蛋和奶才是我們營養的主要來源,但國内外數十年的研究表明,蔬菜、水果、豆制品和谷物應該在我們的飲食中成為主角。讓我們來看看素食的好處吧!
好處1、動物比植物毒素多
現在的動物在飼養過程中,通常會被使用激素、抗生素,而且動物也可能會食用殘留農藥的植物或飲用被污染的水。因此動物的體内比植物含有更多的毒素,并且這些化學物質是脂溶性的,一旦被動物吸收是難以通過洗滌清除幹淨。這些毒素如果進入媽咪的體内,自然會通過乳汁影響寶寶的健康。而蔬菜種植雖然也經常使用農藥,但通過流水沖洗、使用果蔬解毒劑或果蔬清洗鹽,大部分農藥可以洗去。
好處2、人類的身體結構更接近食草動物
人的大腸、小腸都比食肉動物要長得多,肉類的纖維少、營養濃縮,因此,在腸中過久會産生毒素,還會引起便秘。而蔬菜含有大量的纖維,有的水果含有果膠,這些成分都能起到清潔腸胃的功能。很多新媽咪為便秘煩惱不堪,實際上隻要多吃素食就能解決。
好處3、素食使人的體液呈堿性
健康的人體液應呈弱堿性。魚、肉、蛋、甜食、酒、油均屬酸性食物;蔬菜、水果、海藻、五谷大多是堿性的。英國最新研究表明,兒童在體液呈堿性的狀态下智商比較高,所以,媽咪多吃蔬菜不僅可以保證自身的健康,還可能對寶寶的智力産生良好的影響。
好處4、素食蛋白質含量不低于肉類
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擔心素食含蛋白質不夠。其實,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接近牛肉的兩倍,毛豆與豬肉中蛋白質的量基本相當,綠豆、豌豆、蠶豆中的蛋白質都高于魚、蝦、雞、鴨、牛肉、豬肉和羊肉。為此,新媽媽隻要保證每天吃豆制品、新鮮水果及三種顔色以上的蔬菜,即使是完全素食也不會營養不良,更不會因此減少奶水的分泌
好處5、素食能讓母乳質量更好
寶寶出現濕疹(俗稱奶癬)往往和媽媽食用魚(包括貝殼類)、雞蛋和牛奶有關。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的過敏成分會通過母乳對寶寶産生影響,甚至成為哮喘。
孕婦産後如何正确坐月子
室内溫度:20-25℃
産婦坐月子在冬季,這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也比較多。房間溫度最好保持在20-25℃之間,空調電暖氣這時候可以發揮其作用了。如果覺得室内幹燥,那麼可以放上一個加濕器(帶有除菌功能)來保持室内濕度(55%-65%)。如果沒有加濕器,可以放一盆水在房間。室内最好能見光,這樣媽媽心情也會十分舒暢,并且能很好地觀察寶寶的一切。
飲食:忌寒涼
高熱量、易消化食物對産婦身體恢複有很大幫助。如果女性想要母乳喂養,那麼要多喝水,這樣才能保證奶水充足,務必要忌生冷或是寒涼的食物。如果産婦冒然吃了這些食物,可能惠造成腹痛、惡露不下的情況。另外,蔥、姜、蒜等辛辣食物産婦也最好不要吃,以免引發便秘、痔瘡等情況。
月子期間,媽媽最好多吃些水果蔬菜,這樣可以補充體内的維生素C與纖維素,同時還能激發食欲、促消化、預防便秘等。有些媽媽在冬季吃水果可能會腸胃不适,可以将這些水果切成塊,用水煮一下,連渣帶水一起喝下肚,這樣就不會冷了。
産婦生完孩子之後,身體都很虛弱,建議曬曬太陽,補充體内鈣含量。産婦長時間缺鈣很容易出現小腿抽筋與腰酸背痛的情況。如果不注意,這種情況甚至會一直持續兩年左右的時間。如果産婦是打算母乳喂養,那麼最好保持鈣的攝入量在1200mg左右,所以也可以吃些含鈣量高的奶粉。
哺乳:衣服要保暖,注意喂奶姿勢
冬季天氣寒冷,因為要母乳喂養,媽媽最好還是選擇專用胸罩,這樣可以避免胸部着涼。夜間喂寶寶注意保暖,要知道産婦着涼可能會造成關節疼痛的情況。很多出産婦因為喂養姿勢不正确,所以造成全身酸痛。正确的喂養姿勢是:媽媽托住寶寶的臀部,肘部拖着寶寶的頭頸部,寶寶上身靠在媽媽的前臂上。
梳洗:産後一周再洗澡,忌冷水
寒冷冬季,産婦最好還是在生産一周後再洗澡,千萬不要着涼。浴室溫度最好在20-22℃,水溫要控制在37℃左右或是稍微熱點,浴室最好不要太封閉,洗浴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就可以了。洗澡期間不要流太多的汗,以免造成頭昏惡心想吐的情況。不要接觸冷水,以免引發腹痛或是月經不調。
洗澡之後,要擦幹身體且吹幹頭發,穿好衣服再出浴室,以免着涼或是被風吹着。在洗完澡之後可以喝杯熱水,等身體完全幹透再睡覺。産婦洗澡也可以試試生姜,将生姜洗幹淨,用它來洗澡,這樣也能祛寒。
産婦坐月子期必不能多吃的食物
一定不能多吃過硬生冷食物
過硬或生冷的食物容易損傷脾胃影響消化,而且生冷之物易緻瘀血滞留,可引起新媽媽腹痛、産後惡露不絕等。同時會直接影響到接受母乳的寶寶健康。不過新媽媽在吃水果方面倒沒什麼大忌,并不是說冷的就不能吃,吃水果也會有助于媽媽産後恢複。
一定不能多吃油膩食物
坐月子期間,新媽媽的飲食應該葷素搭配,但還是以清淡為主。特别是在産後一周内,應該以米粥、軟飯、蛋湯、蔬菜等為主,不要吃過于油膩之物,如雞、豬蹄等。吃多油膩食物會造成寶寶拉肚子,消化功能會下降,而且由于産後新媽媽胃腸脹氣及蠕動均較弱,故過于油膩的食物如肥肉、煎炸食物等應盡量少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多吃并不能給新媽媽增加營養,反倒增加了腸胃負擔。
一定不能多吃辛辣燥熱食物
新媽媽因為産後大量失血、加大出汗,而辛辣燥熱食物均會傷津耗液,所以要忌吃辛辣燥熱之物,不然會使新媽媽上火,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發作,而且會通過乳汁使嬰兒内熱加重。因此新媽媽忌食韭菜、蔥、大蒜、辣椒、胡椒、小茴香、酒等。
一定不能多吃紅糖
因為紅糖營養豐富,能釋放能量,營養吸收利用率高,具有溫補性質。很多新媽媽分娩後,元氣大損,體質虛弱,适當吃些紅糖可以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散風寒、活血化瘀。不過切忌多吃,長期過多飲用紅糖水,不僅會損壞新媽媽的牙齒,而紅糖屬于性溫,如果新媽媽在夏季過多喝了紅糖水,必定加速出汗,使身體更加虛弱,甚至中暑。另外吃紅糖不宜開包一沖即服,應該煮開水來服用。
一定不能立刻吃母雞
老母雞的營養豐富,很多新媽媽分娩之後,都選擇吃母雞補充體内營養。不過小編建議,新媽媽産後最好不要立刻吃老母雞,因為會使産婦血中雌激素的含量增加,抑制泌乳素的效能,以緻不能發揮作用,從而導緻新媽媽乳汁不足,甚至回奶。
一定不能多吃回奶食物
大麥、麥乳精、麥芽糖、花椒、韭菜、巧克力等具有回乳的作用,作為新手媽媽要避免吃這些。
一定不能多吃人參
新媽媽在生寶寶的同時,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服用人參,有可能影響受損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所以,新媽媽在生完孩子7天之内,不宜服用人參,産後一星期之後,新媽媽的傷口已經愈合,此時可以适量服點人參,有助于新媽媽的産後恢複,但也不可大量服用。人參是燥熱的,會導緻新媽媽上火或引起嬰兒食熱。建議新媽媽謹慎進補,合理搭配食物才是補充營養的最好辦法。
一定不能過量喝開水
由于孕期水腫未消,産後又是新媽媽身體恢複的黃金時期,這段時間要讓身體積聚的所有水分盡量排出,如果又喝進許多水,将可能不利于水腫消散。如果是産後的媽媽在産後需要吃藥物,則仍需飲用适量的水分,但不要一次飲用過多,而應該分次适量喝。
産婦冬季坐月子如何防感冒
1﹑足部保暖
對于保暖,不少媽媽都隻注重身體的保暖,殊不知還需要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如果是腳部受涼的話,會反射性的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縮,容易受到感冒病毒侵擾。所以新媽咪要最好相應的保暖工作,每時每刻都要穿好襪子。除了穿襪子之外,最好穿保暖的毛毛鞋。
2﹑通風很重要
居室溫度最好是保持在20—24℃,除了保溫之外還需要做好通風,長期維持不通風狀态,容易導緻細菌滋生,容易感染病菌。所以每天定時開窗,開窗的時間不用過久。如果是天氣比較幹燥,最好可以在房間裡面增加加濕器或者是放一盆水。
3﹑皮膚清潔
新媽媽出汗比較多,衣褲、被褥常被汗水浸濕,容易使病菌繁殖生長。因此,新媽媽的衣褲和被褥必須勤換勤曬,這樣不僅能保持清潔,而且還能借助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病菌。
坐月子感冒怎麼辦
1、喝雞湯
如果是初期感冒的話,喝雞湯能夠減輕産婦流鼻涕和鼻塞的症狀,而且雞湯還能迅速清除産婦呼吸道裡的病菌。所以,産婦在坐月子時可以經常喝些雞湯,既能補充體内的營養,還能增加産婦的抵抗力,最重要的是,還能下奶。
2、熱蒸汽
首先在保暖的茶杯裡倒入40度左右的熱水,然後産婦将自己的口和鼻放在茶杯口裡,不斷的将茶杯上飄出來的蒸汽吸入肺裡,一般一天三次,三天下來就能發現産婦的症狀已經有所減輕。
3、止咳嗽
如果産婦咳嗽比較厲害的話,用上面的方法可能沒有多大的效果。此時,我們可以取一隻生雞蛋,将它打勻,加入一些姜汁和少許白砂糖,再用大半杯開水沖服就行,一般來說,三次以後,咳嗽的症狀就會有所緩解。
産婦坐月子的經驗
1.你要明确月子期可不止30天,整個産褥期需6-8周,也就是42-56天。在這期間内,應以休息為主,尤其是産後15天内應卧床為主,促進全身器官各系統尤其是生殖器官的盡快恢複。
2.分娩後,子宮蛻膜等組織随血液經陰道排出稱為惡露。惡露的顔色由鮮紅—漿性—白色,約4-6個星期幹淨,可以使用衛生棉或産婦衛生巾。如果惡露不盡或異味不止需要就醫。
3.每天應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需要使用開水晾溫哦,Jo媽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過,産後傷口未愈合,使用陰陽水有微生物感染的可能。
4.産後感覺行動方便時就可以擦浴、洗頭,可根據需要淋浴,但要迅速,防止感冒。
5.産後即可正常刷牙,每天一兩次,可以選用産婦軟毛牙刷或兒童牙刷輕柔地刷牙。行動不便時使用漱口水。
6.順産後半小時内就應讓寶寶吸吮乳頭,剖腹産也應盡快讓寶寶吸吮。寶寶吸是最快的下奶方式,可以盡早建立催乳和泌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有利于子宮收縮恢複。第一次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
7.如果覺得乳頭疼痛,可以塗抹專用乳頭霜,止疼且不用清洗,寶寶可以放心吃。
8.寶寶将乳頭咬破,多是銜乳嘴型不對,應該吸乳暈而不是乳頭,用手指輕輕壓寶寶下嘴唇,使上下嘴唇包裹着媽媽的乳暈,即是正确的銜乳姿勢。
9.哺乳前不需清潔乳頭,切忌使用肥皂、酒精。因為乳頭上有益生菌,對寶寶的腸胃來說是最好的禮物。這也是母乳寶寶比奶粉寶寶抵抗力好的原因之一,因為母乳喂養是有菌喂養。
10.順産或剖腹産的媽媽,産後幾天虛弱無力,可側躺哺乳寶寶,但需注意不要睡着,以免壓到寶寶的口鼻。
11.月子裡到寶寶3個月都應按需喂養,即寶寶感覺餓了想吃就給。通常,新生兒兩小時吃奶一次,或每天至少吃8至12次奶。吃奶也是寶寶的安慰劑。
12.每次喂奶時兩側乳房都要喂到,尤其是前幾周。奶水充足前,新生兒每隔兩三小時就應輪流吃到兩側乳房(夜間可以有一次較長的間隔)。讓新生兒先在一側乳房吃到滿意為止(至少十到十五分鐘),再換到另一側乳房。下次喂奶時調換一下順序,從上次後喂的那側乳房開始喂奶。
13.母乳喂養和促進母親的子宮恢複,喂奶時腹痛是子宮收縮的表現。
14.如果寶寶睡眠超過3小時或更長時間都不醒,媽媽不要擔心寶寶會餓壞而将寶寶喚醒喂奶,睡眠不會消耗多少能量。
15.寶寶出生後,會排出胎便,體重會減輕,此時不少媽媽還沒有足夠的奶水。隻要寶寶的體重降低不超過出生時的7%,就無需加奶粉。
16.母乳媽媽通常會在産後兩周左右迎來泌乳高峰,聽到寶寶的哭聲或者擁抱寶寶都會産生泌乳反射,奶水會将衣服打濕,應使用防溢乳墊。或者輕輕按壓乳頭,奶水就不會溢的到處都是了。
17.無論冬夏,都可以使用空調調節室溫,并經常開窗通風,室溫保持在25-28度,避免直接吹到風,或正對冷氣口。衣服因排汗量過多而濕了,一定要馬上換幹的;冬天床邊準備睡袍,半夜起來喂奶時要立刻穿上。
18.分娩後3天内,應該吃半流質或流質食物,如小魚粥、炒青菜、小米粥、大米粥、雞蛋湯、挂面等,吃N個雞蛋那種坐月子的方法早過時了,那時是因為物資匮乏沒有更好的食物進補。
結語:寶寶誕生之日起,寶寶媽媽就轉入了下一個課題“坐月子”。月子的重要不言而喻,甚至有的人說月子裡落下了病,必須在下回坐月子才能治愈。可見,産後護理是多麼重要,為了自身的健康,月子裡一定不可馬虎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