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中老年人體檢說明書

中老年人體檢說明書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7-04 14:50:14

  随着年齡的增長,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和結構都會發生退行性變化,不少疾病會“趁虛而入”,一些特定疾病的危害也會增大。

  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50歲以上、有家族性疾病史或具有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應該定期進行體檢。必要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盡早發現和控制常見病、多發病,保持身體健康。

  常規健康檢查的頻率

  應該多長時間到醫院去進行一次常規健康檢查?

  這個問題根據年齡、性别、職業、健康狀況和家族病史等,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通常每1~2年進行一次常規體檢。但體質較差,尤其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腫瘤等疾病家族史的人,建議每年檢查一次。

  中老年人:由于各方面機能的下滑,身體進入「多事之秋」,檢查的間隔時間應縮短至半年左右。特别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間隔時間應在3~4個月左右。

  與有毒有害物質密切接觸工種的人員,還應定期專項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職業病。

  體檢項目

  很多中老年人面對繁多的體檢項目,常不知作何選擇。

  好在目前各醫院的體檢中心,會針對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體檢套餐」,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醫生的專業建議選擇适合自己的「套餐」即可。

  常規健康檢查套餐:

  一般體格檢查:内科、外科、婦科、耳鼻喉科、眼科、肝病科的專科檢查;

  功能檢查:心電圖、胸片、B超(包括肝、膽、脾、腎和生殖系統)等影像學檢查,可根據自身情況适當增加心髒彩超檢查;生化檢驗:血、尿、便常規及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和乙肝五項等化驗檢查。

  除此之外,情緒抑郁、焦慮、煩躁的人還可加一項心理咨詢。

  中老年體檢要懂得「加餐」:

  推薦中老年人,特别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了常規體檢,有針對性進行體檢「加餐」。

  心髒檢查

  對于暫無症狀的冠心病、早期心肌梗塞等早期心血管的毛病,通過常規心電圖很難被發現,緻使中老年人常常忽視了這方面的問題。

  建議:有心律失常、胸悶氣短等症狀的人,應到醫院做心髒專科檢查。

  腦部檢查

  腦梗塞、腦溢血的發病年齡年輕化,但許多人在常規體檢中并未選擇做腦部CT或磁共振。

  建議:經常頭暈、頭痛、眼花或自覺一側肢體無力的人,在條件許可時,可以做腦部CT或磁共振檢查,幫助早期排查疾病。

  癌症篩查

  有資料表明,35~50歲年齡段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該年齡組各種疾病死亡的第一位。

  建議:50歲以上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癌症篩查。近年來癌症的發生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有家族史或相關危險因素的年輕人也要重視這類檢查。

  胃腸鏡檢查

  胃腸鏡檢查可發現一些癌前病變,如胃潰瘍、大腸息肉等。

  建議:胃腸鏡檢查在35~40歲時可開始做第一次胃直腸鏡檢查,如無異常,以後可3~5年做一次;如果條件允許,檢查間隔可更短一些,特别是有胃腸道腫瘤家族遺傳史的人群,更應引起重視。

  骨密度檢查

  骨内鈣質一般從30多歲就開始流失,骨質疏松在初期的症狀并不明顯。

  建議:40歲以後,腰部、骨盆、背部、膝關節等部位如持續性疼痛,就需要檢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質疏松。

  餐後血糖檢查

  一些人以為空腹血糖正常就萬事大吉了。然而,如果餐後2小時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标準,也屬于葡萄糖耐量減低,大血管病變此時警鐘已響起。

  建議:40歲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有高血壓的人,除了查空腹血糖外,還應作餐後血糖檢測。

  乳腺檢查

  乳房自檢以及乳腺癌的篩查,很可能會幫助女性朋友盡早發現病患,提高預後質量。

  建議:4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查1次乳腺钼靶。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更建議應每年查1次乳腺磁共振。

  前列腺檢查

  人到中年,前列腺開始衰退,結締組織增生,需要引起注意。

  建議:進行體檢時增加前列腺超聲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異常。

  眼底檢查

  不少疾病可通過眼底檢查而得以及時發現。比如,觀察視網膜動脈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動脈硬化甚至腦動脈硬化的程度。

  建議:45歲以上,應每年檢查眼底一次。對近期發生視物模糊并伴有頭痛者,更需此項檢查。

  口腔檢查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如果刷牙時流血、口臭、牙齒松動、吃過涼或過熱的食物會敏感和酸痛等,都說明可能有牙周病。

  建議:有以上症狀時就應該找口腔醫生檢查和治療,最好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每半年一次。

  中老年人體檢注意事項

  1、注意采血最佳時間并空腹采血化驗的最佳時間的早晨的7:30~8:30之間,采血需空腹,患者應禁食禁水12~14小時。在完成所需空腹檢查後,可按日常習慣進食并服藥後,再進行其他檢查。

  2、注意體檢前不宜貿然停藥采血要求空腹,但對慢性病患者服藥應區别對待。比如高血壓患者應在服完降壓藥後再來體檢,同時向醫生說明服藥情況。而對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應在采血後及時進食、服藥。

  3、注意不能随意舍棄檢查項目體檢表内設定的有些檢查項目,如肛門指診檢查,對四十歲以上受檢者直腸腫物的發現尤為重要。有的受檢者因怕麻煩或害羞,自動放棄該項檢查,若受檢者真有病變,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其後果不言而喻。

  4、注意重要病史的陳述病史是醫生判斷受檢者健康狀态的重要參考依據,所以,不要故意隐瞞而使醫生漏診或誤診。病史陳述要力争做到客觀、準确,重要疾病不可遺漏。

  5、重視體檢結論體檢結論是醫生根據各科體檢結果,經過綜合分析對受檢者開的健康處方,對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預防和治療疾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要仔細閱讀和認真實施,使體檢的意義得以體現。

  6、建立體檢手冊如果有條件,最好每次都能由固定的醫生主持檢查,以便全面、系統地掌握受檢者的健康狀況和對受檢者進行保健指導。參加體檢者自己應準備一個健康體檢手冊(或由醫院制備),每次都應認真填寫。預防需預知,預知需體檢。隻有定期體檢,才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發現問題,可以及時幹預。尤其對于中老年朋友,重視體檢,把握好自己的健康狀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