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雲壽展示親手制作的蝦酥。
他把蛎餅、馬耳、烰油 [時]這些福州百姓眼裡平常的小吃,做到金獎、銀獎、銅獎,還把蝦酥、芋泥、發糕擺上世界級飯局——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動的冷餐交流會。
他就是以做小吃出名的大廚高雲壽。
鑽研福州小吃29年
高雲壽是聚春園旗下安泰樓的負責人,鑽研福州小吃已29年。
如今走進安泰樓,你能觀賞到純手工制作魚丸的全過程。這是高雲壽的主意,他正着手讓魚丸從機器生産回歸手工,讓食客嘗到最正宗的魚丸。
“從小我就對福州小吃情有獨鐘。”高雲壽說,小時候最開心的事,莫過于和父親上澡堂,泡完澡再到味中味吃一份福州小吃,所以他選擇了做小吃。
1993年,烹饪技校畢業後,16歲的高雲壽就進了東街口冰廳(美食園前身)學手藝,從黃米糕、肉包做起。
做小吃很辛苦,常年需要淩晨上班。“和熬夜相比,最累在年關。”至今高雲壽仍記得,過年時美食園要蒸大量年糕,壘10層的籠屜,足有三四米高。為了讓每一層均勻受熱,每隔一個小時,他就要借助梯子爬上去,倒騰一次,再給年糕“洗個臉”。100多攝氏度的蒸汽,30多斤一個的籠屜,讓當時90多斤的高雲壽留下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但他堅持了下來。
1999年開始,他制作的芋泥、馬耳、八果飯、雨花石湯圓、蘿蔔汁井糕等就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獲得金銀銅獎;他也獲得了“中國名廚白金獎”和“福建面點大師”等稱号。
把福州版“甜甜圈”擺上外交部活動
高雲壽介紹,福州小吃品種豐富,特别是 [時]粿類最為經典。盡管原材料都以米漿為主,但因制作方式不同,鹹甜口味不同,發酵程度不同,可做出近百種品種,做好任何一種都不是容易的事。
就拿蝦酥來說,看似簡單,但要做好需多年功底。他就把這号稱福州版“甜甜圈”的蝦酥炸得“外皮香酥惹人饞,裡嫩綿軟讓人愛”。
2019年7月,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行。當晚的冷餐交流會,由福州聚春園集團承辦,26道福建特色菜肴讓來自14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220多位駐華外交官和代表贊不絕口,這其中就有高雲壽負責的蝦酥、芋泥、發糕。
高雲壽回憶道,冷餐交流會菜品是用食簽紮着一口一個吃掉。為此,他和團隊成員對小吃進行了改良。比如碗糕,原本用碗做模具,改良後裝在小酒盞中,小而精。縮小版的芋泥,裝在功夫茶盅内,配有小勺,方便一口吃掉。
如今,雖然行政職位加身,但高雲壽沒有停下做小吃、點心的手,仍在不停研發、創新。抹茶味年糕、蘿蔔汁井糕、茉莉花發糕……越來越多的 [時]粿小吃迎合年輕人口味。
他還忙着傳承以及挖掘瀕臨失傳的福州小吃。比如,市面上井糕難尋,他就去拜訪老店,“讨好”老師傅,學習了井糕制作。如今,隻要有預約,你便能在安泰樓吃到井糕。(福州晚報記者 雷岩平 陳丹/文 林雙偉/攝)
來源: “文化強國”光明日報協同推廣平台福州工作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