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耳石症導緻眩暈的機理

耳石症導緻眩暈的機理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1-27 00:40:43

頭暈、眩暈、惡心……身體出現這些症狀,很多人會以為是頸椎出了問題,自行購買藥物口服或者外用。其實上述症狀不一定是頸椎出了問題,還有一種常見的疾病也會引起頭暈等,那就是耳石症。耳朵不是聽聲音的嗎?還會引起眩暈??裡面還有石頭???帶着這些困惑,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組成。

耳石症導緻眩暈的機理(極易被誤診的眩暈病)1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内耳又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負責聽力的耳蝸,另一部分是負責平衡的前庭,耳蝸出問題就會導緻耳聾,前庭出問題就會出現眩暈。

耳石症為什麼會引起眩暈呢?

當人體的體位不正确或發生改變時,耳蝸内的耳石顆粒就會脫落,掉落在同側的半規管裡,引起迷路震蕩,造成前庭功能受阻,從而導緻頭暈發生[1]。

耳朵裡會有石頭?

沒錯,的的确确是石頭,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是用來保持平衡的石頭。

耳石症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走路不穩有漂浮感、眼球震顫、耳朵有響聲以及大汗、面色蒼白等,嚴重者還會惡心嘔吐[1]。耳石症形成的原因大多與頭部外傷、耳部手術、腦供血不足、病毒感染、精神壓力過大、過度勞累、休息不好、骨質疏松、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耳石症發作的特征

​01潛伏期:頭位變化後數秒出現眩暈,通常發生在清晨起床階段。

​02旋轉性:眩暈具有明顯的旋轉感,患者可視物旋轉或閉目有自身旋轉感。

​03短暫性:眩暈在不到1分鐘内自行停止[1]。

​04轉換性:頭回到原來位置可再次誘發眩暈。

​05疲勞性:多次頭位變化後眩暈症狀逐漸減輕。

耳石症導緻眩暈的機理(極易被誤診的眩暈病)2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部分耳石症患者可以自行康複,不能康複的患者手法複位是目前治療的首選方法[2]。通過改變頭部姿勢讓耳石順利移出半規管返回原始所在的橢圓囊内,患者眩暈症狀立刻消失,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一次治愈率93%以上[3]。近幾年的研究顯示,手法複位聯合藥物治療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明顯提高治愈率。藥物治療多采用抗眩暈或者抗膽堿類的西藥進行治療,這些藥物主要是用來抑制前庭的反應,減輕患者的眩暈感和惡心嘔吐症狀。常用來治療耳石症的西藥有氟桂利嗪、鹽酸異丙嗪、甲磺酸倍他司汀等[4]。這些藥物不需要長期服用,當症狀消失就可以停止用藥[5]。

很多人認為,耳石症帶來的眩暈感僅僅持續數秒,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這就大錯特錯了,耳石症其實可以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危害。首先,耳石症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得了耳石症的患者在發病時會産生眩暈感,嚴重的情況下還會誘發惡心和嘔吐;其次,如果耳石症長時間頻繁發作,就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會讓人焦慮和恐懼,影響到患者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交際,嚴重的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眩暈也會使身體摔倒而出現其他部位的損傷,危害身體健康。

耳石症導緻眩暈的機理(極易被誤診的眩暈病)3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耳石症各年齡段均有發生,發病率一般占眩暈患者的30%,女性患者較多,且屬于單側患病,雙側較為少見,秋冬多發,常見誘因是炎症、熬夜、壓力過大、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調等。現在也有觀點認為人體因外傷、耳石膜功能老化及劇烈運動也可導緻耳石症。當出現短暫的眩暈,且與體位相關,應及時就診耳鼻喉科,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療。

溫馨提示:

1.平時盡量少吃辛辣刺激和過于油膩的食物;

2.洗澡的時候應該避免水進入耳朵裡;

3.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勞累,避免劇烈運動;

4.在耳石症複位之後,患者應該先休息半個小時,然後再離開醫院;

5.剛做完耳石症複位的患者不要開車,同時,三天之内應該盡量避免向患側卧位的姿勢。

來源:北京朝陽醫院 邱爽

​參考文獻:

[1] 潘濤,李昕英,孫钰傑.手法複位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耳石症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4):131-132.

[2] 陳轶航.中西醫結合治療耳石症的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8(29):312-313.

[3] 程宇.EPley 手法複位和Barbecue翻滾手法複位治療耳石症效果比較[J].家庭醫藥,2018(11):7.

[4] 李崇源.手法複位結合藥物治療耳石症眩暈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5):159.

[5] 王勝利.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BPPV的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9,16(1):95-96.

[6]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診斷和治療指南(2017)[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7,52(3):173-17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