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的好處還真不少。洗澡不僅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的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既然洗澡的益處這麼多,我們就應該更加認真地對待洗澡。下面就來分析一下洗澡的全過程。
洗澡的基本要點
正常人的表皮深處有一層基底細胞,晝夜不停地分化出角質細胞。這些緊密連接的角質細胞保護着全身,在新陳代謝過程中逐漸移向表面而死亡。最外層老化的角質細胞會自然地成片脫落,這就是抖動内衣時所見的“飛塵”或稱為“皮屑”。人每分鐘會掉落50個小鱗片狀的皮屑,一年相當于換皮三次,一生脫皮可達20公斤。所以,人們在洗澡時,每次都有“泥條”被搓出來。那麼,洗澡時是否有必要用力搓“泥”,以及應該怎樣合理地洗澡呢?以下是洗澡的正确方法。
次數:
夏季人體分泌旺盛,出汗較多,每天應沖洗1次。
而冬、春、秋季天氣不熱,洗澡的次數可因人而異。
身體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當增加洗澡次數。老年人皮脂腺分泌減少,可适當減少洗澡次數。
對于大多數在衛生條件不是很差的環境工作的人來說,尤其在幹燥的冬季,每天洗澡很容易破壞正常的皮膚結構。人的皮膚最外面是角質層,自動脫落的角質層和皮膚汗液混合的皮垢不會很多,每天洗掉這部分,對皮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如果洗澡過勤,将角質層傷害,其保護皮膚的作用就會失去,皮膚細胞内的水分更容易蒸發掉,皮膚就會幹燥。按照中醫的說法就是“燥則生風,生風則癢”,其中“風”在這裡是指一種病因,在身體内遊走不定,從而導緻皮膚瘙癢。
當然,洗澡頻度應因時因地而異:南方天熱時,一天沖涼3次也不為過;北方天冷時,三周洗澡1次也不算少。
水溫:
澡水的溫度應與體溫接近為宜,即35~37℃,若水溫過高,會使全身表皮血管擴張,心腦血流量減少,發生缺氧。孕婦洗澡時的水溫更要注意不要太高,以防發生胎兒缺氧,影響胎兒發育。
洗澡與水溫
其實,洗澡的水溫有不少講究,依正常體溫,可分為熱水浴、溫水浴、冷水浴三類。它們對人體可起到不同的作用。
熱水浴解乏,水溫約為40℃
熱水浴溫度大約為40℃,用手試一下,感覺略有點燙為宜。其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幫助清潔皮膚。此外,由于熱水浴的溫度與多數溫泉相似,略高于人體體溫,因此具有和溫泉類似的功能。比如,能擴張皮膚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對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等都有一定療效。冬天洗熱水澡比較适合,夏天運動後大汗淋漓的狀态下,也最好洗個熱水澡。
溫水浴止癢,水溫約為35℃
溫水浴在35℃左右,用手試,感到稍熱。這是一種比皮膚溫度略高,比體溫略低,非常适合泡澡的溫度。一般情況下,夏天提倡洗溫水浴。溫水浴能鎮靜神經,減輕心血管負擔,對高血壓、神經衰弱、失眠、皮膚瘙癢等有良好的療效,也是皮膚去垢的最佳溫度。研究發現,健康人如在35℃的水中浸泡2小時,出浴後尿量就會增多,心髒供血能力增強,體重平均減輕0.5千克。常泡溫水浴,還可使食欲增加,面色變得更紅潤。
冷水浴健身,水溫約為20℃
冷水浴水溫大約是20℃,是三者中健身效果最明顯的一種。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堅持冷水浴不僅能顯着增加白細胞數量,提高免疫力;而且有促進血液稀釋,改善血液循環和血液質量,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此外,冷水浴對提高人體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适應能力,以及延緩組織器官衰老,改善皮膚血液循環,保持皮膚健美都有一定的作用。冷水沖淋身體時,機體為了維持恒定的體溫,會迅速調動起調節功能,這既會提高神經系統的應激能力,又能增強血管彈性,改善髒器功能,對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老年病都有療效。因此,不少人将冷水浴稱為“不流汗的血管操”。
此外,洗澡水的溫度還要因時、因人制宜,如夏天宜選用溫水浴,因為溫度過高可能會令心腦血管病人因缺氧而昏倒;而溫度過低(如10℃以下),又會使體表毛孔突然緊閉,血管驟縮,體内熱量散發不出來,洗後讓人感到四肢無力、肩膝酸痛,甚至可能成為關節炎及慢性胃腸炎的誘發因素。而在冬天,則适合選擇熱水浴。
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和孕婦洗熱水浴應對溫度有所控制,否則可能導緻老人昏倒,或令胎兒缺氧,影響發育。由于不同水溫對身體的影響有所區别,所以,要選用适合自己洗澡的水溫。
時間:
無論春夏秋冬,洗澡時間均不宜過長,每次洗澡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以防心腦缺氧、缺血。
開心測試:你一般在什麼時間洗澡?
A.晚飯後
B.晚飯前
C.看完電視後
D.睡前
E.在早上起床後
F.礙于家中人口衆多,按照順序來洗
測試結果:
選擇A:喜歡飯後洗澡的人頗具領導能力。通常習慣在吃晚飯之後才洗澡的人,屬于做事比較慢條斯理型的人。這類型的人比較不會情緒化,對事物的喜惡不易表現出來。
選擇B:飯前洗澡的人做事喜歡速戰速決,這種人屬于較具規劃能力的人。他們更喜歡按部就班地将所有規劃的事情做好,而不願意拖拖拉拉,否則屆時後面的事情都得延後,而無法按時完成。
選擇C:習慣在看完電視後才洗澡的人,屬于先享受,其他事後再說的人。他們很重視滿足自己的欲望,比較不會事先規劃做事的程序。他們還會等到事到臨頭之後,再邊盤算邊做決定,由此可知他們的應變能力也不差,否則早就把事情搞得一團糟了。
選擇D:習慣在上床睡覺之前才洗澡的人是屬于審美型的人,他們會習慣将自己打點清理幹淨之後,帶着一身香噴噴的皂味再舒舒服服地鑽進被窩。通常這類型的人喜歡追求溫柔又美麗的一段感情,他們的感情故事也相當具有浪漫色彩。他們在生活方面也不喜拘泥于形式,對美的事物有相當大的渴望。
選擇E:喜歡早上起床之後才洗澡的人則是屬于經濟型的人。通常這類型的人是屬于比較精明的,他們對于數字很有觀念,對于理财更是有一套,做一件事之前會先評估許久,等計劃周詳,對一切已經做好完備的準備之後才會開始行動。
選擇F:習慣跟家人排順序洗澡的人屬于社會型的人,很好協調溝通。他們習慣接受他人的安排,相當能接受别人的意見與看法,很好相處,其人格方面協調性也強,會站在别人的立場為他人設想,不會自私地自掃門前雪。在處事時會将心比心,能體會他人的感受,與朋友相處也非常和睦。
順序:
正确的洗澡順序,你知道嗎?據說99%的人都是錯的。
沐浴不僅關系到美容這一頭等大事,而且對于消除疲勞、改善睡眠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你可能并不知道,沐浴也是有正确順序的:洗臉、洗澡、洗頭。
“沐浴序曲”之一:洗臉
為什麼要把洗臉放在第一?原來,當你進入淋浴房後,熱水一開,就會産生騰騰蒸氣,而人體的毛孔遇熱會擴張,所以如果當你在此時沒有先将臉洗幹淨,臉上積累了一天的髒東西,便會趁你毛孔大門開啟之時,潛入你的毛孔。久而久之,你的毛孔便會被這些髒東西擠得越來越大,占據着本不應該屬于它們的領地,你臉上的痘痘也會愈冒愈多,但絕不要相信别人對你說的“青春美麗疙瘩痘”。
此外,不要以為晚上睡覺就不會被灰塵攻擊,所以一天内洗臉的次數就應是:起床一次、午休前一次、晚上洗澡前一次,一共三次。沐浴時洗臉要用溫水,因為若長期使用偏高溫度的水,會促使皮膚老化,所以為保持皮膚的青春請一定要用溫水洗臉。
“沐浴序曲”之二:洗澡
洗澡時水溫可以偏熱,這樣能有效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擴張毛孔,将身體汗垢徹底排出。人體每排出一公斤汗水,約可帶走540卡熱量。讓自己在攝氏40度的熱水裡淋浴10分鐘左右,就可消耗200卡熱量!在輕松的沐浴中愉快地減了肥,真是一舉兩得。
但是時間要控制在20分鐘以内,并且保證通風良好。洗澡時,閉上眼睛,盡量放輕松。讓噴頭在肌膚上來回揮灑,一番沐浴完畢,肌膚與心境都能得到充分的解壓。
“沐浴序曲”之三:洗頭
頭發在蒸氣的氤氲中得以滋潤,此時,洗頭的最佳時刻就已來臨。
先将頭發在水中充分濕潤後塗上洗發水,把頭發置于頂部搓揉片刻,用清水沖洗,切記一定要沖洗幹淨,再均勻抹上火局油膏或護發素,輕輕按摩三到五分鐘,用寬齒梳梳順,洗淨。最後,用清水徹底沖淋全身。自此,“水浴美女”的沐浴三步曲就宣布大功告成了。
以下的洗澡誤區千萬别嘗試
洗澡,是消除皮膚污垢,保持皮膚健美的最基本手段。經常沐浴,不但可以洗去皮膚表面的污垢、各種分泌物和皮屑,而且可以改善皮膚和肌肉的血液循環,起到消除疲勞、健美肌膚的功效。
然而,如果沐浴方法不當,亦可引起疾病或加重原有的皮膚病。現将有關洗澡須注意的幾點介紹如下。
1、熱水長時間洗浴。
許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喜歡洗熱水澡,甚至長時間浸泡在浴缸中。豈不知這樣做是不科學,甚至是危險的。水溫過高,皮膚、肌肉血管擴張,血液存積于全身,回心血量減少,供應大腦和心髒的血液随之減少,加之出汗多丢失體液,極易造成暈倒甚至心髒病發作。另外,長期熱水浴還可導緻皮膚過早老化,不利于皮膚健美。因此,用溫水沐浴洗澡時間也不宜過長。
2、使用搓澡巾。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原來的普通毛巾,用起了搓澡巾。然而,科學調查表明,除了方便外,尼龍搓澡巾對皮膚健康幾乎沒有什麼益處。首先,搓澡巾質硬而粗糙的表面直接損傷皮膚,使表皮角化層過多地被搓擦而脫落,保護作用減弱。
其次,使用搓澡巾,還可傳播一些皮膚傳染病。傳染性軟疣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傳染性軟疣俗稱水瘊子,是由傳染性軟疣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傳染病。正常的皮膚表面有皮脂腺、汗腺分泌物形成的酸性保護膜,以及角質層的保護,病毒不侵入。當皮膚的保護作用減弱或有微小缺損時,病毒就鑽入皮膚引起一個瘙癢的丘疹。這些丘疹内有病毒存在,一旦被抓破或搓破,病毒就會傳播開來,引起更多的皮疹。據調查,使用搓澡巾的人患這種病的機會要比不使用的人高4—10倍。尤其是與他人共用搓澡巾,傳染的機會更多,經常使用搓澡巾,還容易得疖子、膿疱瘡等皮膚病。因此,許多醫生呼籲人們慎用或不用尼龍搓澡巾,即使使用,也不能用力搓擦,更不能全家共用一個搓澡巾。
3、洗澡過多
随着人們生活水平及居住條件的改善,許多家庭有了浴室。一些人認為:洗得越勤,洗得越幹淨,就越有利于健康。因此,每隔1—2天,甚至每天數次洗澡,同時還使用肥皂、香皂等用力擦洗。這樣,有人患了皮膚幹燥、瘙癢症,有的皮膚失去光澤,甚至出現了脫屑、破裂。其實,洗澡的次數并非越多越好,因為洗浴和潔身劑過多地消除了皮膚表面具有潤澤保護作用的皮脂膜,使皮膚變得幹燥。出現脫屑和裂縫。這樣,皮膚反而容易受到細菌等微生物的侵襲。還有的中老年人,本來皮膚就較幹燥,出現瘙癢,卻認為是皮膚不幹淨所緻,每天用熱水甚至鹽開水洗滌,使皮膚神經末梢受到刺激,結果加重了瘙癢。因此,皮膚病學者認為,洗澡不宜過度,冬季1周左右洗一次就可以了;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出汗較多時,也隻提倡略:中洗一下,洗去汗漬即可。皮膚幹燥的人,洗澡不宜和堿性大的肥皂或香皂洗滌;患有濕疹、皮炎、皮膚瘙癢症的病人,更不能過多洗浴。
全身:洗浴者應仰卧浸泡在浴盆或專門設計的礦泉浴池裡,以水浸平乳頭為佳。時間根據情況而定。水溫42℃以上,入浴時間10-20分鐘即可;水溫35-37℃,浸泡時間可長達1小時以上。不管時間長短,均可配合水下按摩法,又稱浴摩法,亦可用柔軟毛刷輕輕刷摩局部。
半身:浴者半坐浴盆或浴池裡,根據需要,水面平臍或平腰,浸泡在礦泉中。上身覆蓋大毛巾,避免受涼。
淋浴:是指用特制水管噴射身體某一局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管口離皮膚約20厘米,逐漸移至15厘米,水溫在40至50℃,每次噴射5分鐘,随後入浴10分鐘。現在,有些淋浴器噴出的水,是從不同的方向噴到身上的,實際上就是一種對穴位的‘按摩’。
淋浴的好處有兩點,一是預防交叉感染;二是對穴位的‘按摩’。現在的沖浪浴,水從不同的方向沖向人的身體,也是對穴位的‘按摩’。浴盆的好處是可以加入煎好的中草藥。
浴中按摩:在浴池中浸浴五六分鐘,同時對身體進行按摩。可利用靜水的壓力、水的浮力活動肢體及患部。洗浴時,可以結合按摩,比如搓背。搓背最好的工具是絲瓜絡,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具有通經活絡的作用。還有中藥中的海浮石,像粗砂輪一樣,有祛痰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一方面由于它比較硬,能搓掉腳跟的厚皮,另一方面祛痰化痰。這些天然的洗澡用具,比現在的化纖浴巾要好。
想肌膚光滑?洗澡前喝杯白開水
Q:夏天天氣很熱,我和老公特别怕熱,常常一動就出很多汗,一出汗就趕緊去洗澡,最近覺得皮膚好像幹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洗多了澡?
A:其實大量出汗後,不宜立即洗澡。因為人大量出汗後,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熱水洗澡會加快血液流動,可能緻所剩的血液不足以供應心髒和大腦等其他重要器官,造成身體缺氧。這時,容易出現眼皮跳動、眩暈感、行動反應慢等症狀。如果重度缺氧,還可能造成昏迷。因此,大量出汗後,要稍微休息一下,等汗幹了再洗。
此外,洗澡前喝杯白開水,肌膚會更光滑。沐浴時的汗量為平常的兩倍,體内的新陳代謝加速,因此,喝水有助于創造出光潤細柔的肌膚。為了使皮膚更光滑,可在洗澡後及時使用含油多的潤膚品,盡量别超過5分鐘,否則皮膚上的水分蒸發了再進行護膚,效果就會差很多。(新快報王娟整理)
五種時刻不宜洗澡 盲目洗澡可緻猝死
洗澡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天中極其重要的部份,洗澡大概是我們告别一天忙碌活動的前奏,這時候你可以一個人盡情享受,都隻能令你放松一天緊繃的精神及情緒,然而你注意了沒有,有一些時候是不适宜洗澡的,會導緻身體的不良反應。
勞動後不宜立刻洗澡。
不管是腦力勞動後還是體力勞動,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造成心髒、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
發燒時不宜洗澡。
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以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發生虛脫。
酒後不宜洗澡。
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渾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飽餐後和饑餓時不宜洗澡。
飽餐後洗澡,渾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饑餓時洗澡易造成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