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惡變的過程是怎麼樣的呢?痔瘡是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很多上班族都比較易中招,那麼,你知道痔瘡的危害有哪些嗎?痔瘡是怎麼引起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得了痔瘡怎麼辦呢?
痔瘡,在生活中雖然比較常見,但是,我們對它要引起重視,很多人就是因為忽視痔瘡的治療,而導緻更壞的結果,來看看吧!
痔瘡惡變4度痔的“尴尬”的過程
劉阿姨的老伴很是發愁,家裡的沙發墊、椅子墊必須三天兩頭的換,因為劉阿姨在啥地方坐久了,那個地方就會留下一小灘粉紅色的印迹,老伴隻能苦笑着說“家裡有個自帶圖章的,坐哪裡蓋章到哪裡”。
這是因為劉阿姨的痔瘡太厲害了,像一朵盛開的菊花,紅紅的痔脫在肛門外面不回去,坐久以後,粘膜磨損滲出分泌物和血,透過衣褲沾到坐墊上,尤其是衣褲單薄的時候。有很多痔瘡嚴重的女性,對白色的褲子又愛又恨,穿了它,很美,但一不留神就會有尴尬情況發生。
這樣的痔瘡是痔瘡裡的終極霸王了——4度痔
4度痔是内痔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痔核脫出肛門外,不能回縮,痔核粘膜破損,滲血滲液,有時候伴有外痔水腫疼痛,症狀明顯,影響生活,需要及時就診醫生了。内痔發展有四個階段,按嚴重程度來分。
一度
便鮮紅血,便後出血自行停止,無痔核脫出。
痔核在直腸粘膜下突起,質軟,色紅。
二度
便鮮紅血、點滴或噴射狀,便時痔核脫出肛門外,排便後因括約肌收縮而自然還納肛門内。
痔核在粘膜下靜脈曲張擴大,粘膜變厚,紫紅色。
三度
便鮮紅血,内痔脫出後不能自行回複,須用手還納或休息後還納肛門内。
用力、咳嗽、行走、下蹲、負重時都可使痔核脫出肛門外,痔核内有結締組織增生,粘膜變硬、變厚,紫紅色。
四度
内痔脫出不能還納。痔核的靜脈曲張擴張變粗,痔粘膜表面潰爛。
1-3度内痔是可以通過飲食、排便改善,适當使用藥物緩解症狀的。但是痔瘡到了4度,不得不實話實說——早點安排時間進行手術處理是最好的選擇。
手術并不可怕,有醫生的貼心保護,會很快樂地度過。手術後就可以可以告别花瓣染色的時刻,美美地穿上靓麗的淺色衣褲出街啦。
得了痔瘡不治療,會有很多的危害,痔瘡會引起貧血、壞死、嵌頓、感染,下面具體為大家介紹一下痔瘡的危害有哪些?來了解一下吧!
痔瘡的危害有哪些?
一、貧血
痔瘡病發會導緻人體内的鐵元素流失,如果患者長期便血,體内的鐵元素就會大量下降,從而形成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早期有輕微的症狀者症狀不明顯,因此很容易讓人給忽略掉。
長期貧血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體力活動後氣促、浮腫等現象。
二、嵌頓
嵌頓在痔瘡的病症裡是比較嚴重的一種,可能很多人還不太了解這是什麼樣的病症。
就是指痔核脫出肛外,在肛門外的痔核會受到首位的肌肉的壓迫,夾持,這樣靜脈回流就會受到影響。
但是動脈血液在不斷輸入進去,就會導緻痔核體積增大直至動脈血管被壓閉。
從而形成痔核,變硬疼痛難以送回肛門内,長時間的痔核嵌頓還會出現病變的。因此該症狀是痔瘡最明顯、對人體危害最大的。
三、壞死
痔核嵌頓于肛門外,由于一系列的病理改變,會使局部代謝産物積聚在一起,進一步加重了肛門局部的水腫,加重了痔核的嵌頓,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所以内痔嵌頓久了,必然會出現壞死。此時的壞死常局限在痔核的粘膜部分,但是也有侵犯人體其它部分的情況。
國外曾有報道過,痔核内的血栓是向上擴散的,壞死區擴展到直腸壁,結果在盆腔内引起嚴重的膿血症。
四、感染
痔核嵌頓後,會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患者會出現肛門墜脹感的症狀,此時感染多局限在肛門局部,如果強力複位的話,就很容易使感染擴散,從而引起粘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腸窩膿腫。
如果脫落的帶菌栓子沿靜脈上行,再加上抗生素使用不當或未用任何抗菌藥物者,則會形成門靜脈菌血症甚至膿毒血症,還可形成肝膿腫。痔瘡的危害比較多,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導緻痔瘡的原因是什麼?
一、肛管功能薄弱,讓肛管靜脈易曲張
包括先天性肛管狹窄、肛管壁脆弱,以及後天因手術、痔瘡發生的肛管結構失常等。肛管功能薄弱,會讓肛靜脈耐受力減弱,容易發生曲張形成或加重痔瘡。
二、不良生活習慣,引發肛管靜脈曲張
1.造成腹腔壓力升高的不良習慣
這裡要說到“腹腔壓力”,痔瘡是肛管靜脈團,多數原因下痔核肉球脫出或變大是因為腹腔壓力增大的緣故。腹腔壓力為什麼會增大呢?
因為我們平日的一些行為會讓腹腔壓力增大或需要腹腔壓力增大,比如說排便、咳嗽、下蹲、久坐、孕婦妊娠、孕婦分娩等都會讓腹腔壓力增大,腹腔壓力增大的後果是壓迫肛管靜脈血液在回流向心髒的過程中受阻。
于是會發生淤血,久淤不通必然充斥靜脈壁,長而久之,靜脈會擴充、曲張,形成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這個靜脈團就是痔瘡。
排便、咳嗽、下蹲、久坐、孕婦妊娠、孕婦分娩等是人類不可不做的行為,如果行為正常足可不發生痔瘡,比如說有些人一生都不會有痔瘡。
但是如果上述行為有問題,比如因飲食習慣不好引發便秘或腹瀉排便時間長、久坐久立不活動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就會讓腹腔壓力持續居高不下,就會讓痔瘡容易發生或加重。
2.讓肛管(痔瘡)容易發炎的不良習慣
比如說喜好吃辣椒、胡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嗜酒,肛門不清潔導緻細菌感染等,都會讓肛管或痔瘡患處容易發炎,加重痔瘡的症狀。
寄生蟲、肛瘘及肛門圍周炎、痢疾、腸道感染等,均可引起肛門直腸靜脈充血、炎症,使靜脈團擴張,形成痔瘡。
3.降低身體免疫力的不良習慣
人的免疫力降低,就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擾,像熬夜、精神緊張、悲觀情緒、身體疲勞等都會降低免疫力,容易發生痔瘡。
免疫力降低身體自愈力必然不高,本身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會變弱,已經生痔瘡的人在治療痔瘡時,身體自愈力往往發揮不出好的作用。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你知道痔瘡的惡化過程是怎麼樣的嗎?痔瘡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導緻痔瘡的原因有很多種,大多數的上班族都比較容易中招,因此,大家要注意預防痔瘡的發生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