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國文明的一大特色,中國茶壇堪稱世界之最: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葉的是中國。據記載我國的飲茶方式似乎從開始就與粥擂茶有關,把茶葉攆成末,摻在米中煮成粥,稱為米茶,或叫茗粥。
三國魏張揖的《廣雅》已有關于米茶的記載,時人已習于用蔥,姜,桔皮等做時人已習于用蔥、姜、桔皮等作飧料。1973年長沙馬王堆一、三号墓中曾出土堵塞茶葉以及用茶葉做成的苦羹,有專家認為這種苦羹就是用茶與米做成的茗粥。如此說來,秦漢以前人們飲食茗羹已成普通的習俗。
據說三國時期,劉備和曹操交戰,因久旱酷暑,緻使瘟疫流行,劉備的軍隊吃了當地人做的擂茶後,治好了疫病,打了勝仗。湖南省桃江縣的百歲壽星範香秀對當地的擂茶也情有獨鐘,
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裡研磨後沖開水喝的養生茶飲。制作簡便,清香可口,且因配料不同,分别具有解渴、清涼、消暑、充饑等效用,經濟而又實惠,值得一提的是:該地是我國的長壽地區,當地人都有吃擂茶的習慣,範香秀的長壽與其吃擂茶也不無關系。
擂茶的制作,需必備有陶制擂缽、擂缽架、擂茶棒。擂茶時,先放茶葉,茶葉擂爛後,再放炒香的芝麻、花生和白糖。将以上幾種原料擂成糊狀後,再用涼開水凋勻,一碗碗盛來飲用。
據有關資料記載,贛南、閩西、粵東、湘南、川北及台灣、香港等地的客家人至今仍保留着食擂茶的習俗,有的地方甚至還非常風行,民間有"無擂茶不成客"的諺語。
益陽市境内桃江縣,喝擂茶早已成為習俗,幾乎家家戶戶備有陶制擂缽、擂缽架、擂茶棒。
如果有幸是益陽本地人推薦一家擂茶很純正的店面位于赫山區康複北路的:洋洋擂茶館
個人覺得口味正宗,料足,符合大衆。
總之,擂茶有生津止渴、清涼解暑、消痰化氣、健脾養胃、滋補長壽及防範和治療瘴疠等諸多疾患之功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