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一般少女的痛經都屬于原發性痛經,是一種功能性的疾患,主要與精神緊張,子宮痙攣和體質虛弱有關,一般不伴有盆腔的氣質性病變,多數婚後可自愈。而繼發性痛經多見于生育後及中年婦女,因盆腔炎症、腫瘤或子宮内膜異位症引起,需要做針對性的治療。繼發性痛經有可能是這些疾病的信号:
1、子宮内膜異位症
多生殖器官病變會引起繼發性痛經,其中子宮内膜異位症是引起繼發性痛經的罪魁禍首。主要表現為漸進性痛經。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散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部。
許多疼痛常于經前1-2天開始,經期第1天最為劇烈,持續至經後逐漸消退,所以經期時間較長者往往疼痛持續的時間也長,這在子宮内膜異位症患者中表現最為突出。
2、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突向子宮腔内生長的子宮瘤體,由于肌瘤表面覆蓋着子宮内膜,且在宮腔内占位,影響經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宮異常收縮,發生痛經,并伴有月經量多及周期紊亂。其鄰近器官會出現壓迫症狀,當肌瘤變性時或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時,可發生劇烈腹痛。
3、盆腔炎
盆腔感染是引起痛經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謂盆腔感染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的炎症。重者可能引起彌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後果,輕者經久不愈,反複發作給病人造成痛苦。
一旦有盆腔感染可表現為畏寒發熱、食欲不振、腰酸背痛、白帶增多,并因炎症的輕重及範圍的大小而不同,如包塊形成可壓迫膀胱及直腸,引起肛門墜脹、尿頻等一系列伴發症狀。常在勞累、性生活後、月經前後加重。如到醫院檢查可發現有宮頸舉痛、子宮壓痛、附件包塊等。
哪種類型的痛經需多加警惕
1、止痛片也無法緩解的劇烈痛經
痛經突然變得劇烈而難以緩解通常是子宮内膜異位症的危險信号,也就是部分子宮内膜脫落出子宮。另外在性生活中或者在平時做出彎腰動作時如果出現劇痛也有可能是這種病症引起的。
2、突發性的劇烈骨盆疼痛
劇烈的下腹部疼痛可能是由于卵巢包囊破裂引起的。這種破裂引起的劇痛通常由下腹部一側開始,并迅速擴散到整個下腹部,這種疼痛和痛經相比完全不是一種感覺。
3、月經量急劇增多
這種狀況可能代表你體内生長了子宮纖維瘤。這是一種生長在子宮壁上的良性腫瘤,通常對人體無害,但是由它引起的經血量增多會導緻貧血,這種腫瘤也有微小的可能會引起子宮内血管堵塞或者轉為惡性腫瘤。
4、大量流血并伴有強烈痛經
這兩種症狀同時出現可能代表你得了盆腔炎(PID),這是一種通常由衣原體細菌引發的生殖系統感染。盆腔炎的另一種征兆是性交後出血,如果不及時診治,盆腔炎很容易引起不孕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