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學習古人的中醫心理療法

學習古人的中醫心理療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04 08:54:38

  學習古人的中醫心理療法

  學習古人的中醫心理療法

  逗笑療法:

  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終日愁眉不展,悶悶不樂,幾經治療,終不見效,病情一天天嚴重起來。經人舉薦,一位老中醫前往診治。老中醫望聞問切後,對巡按大人說:“你得的是月經不調症,調養調養就好了”。巡按聽了捧腹大笑,感到這是個糊塗醫生怎麼連男女都分不清。此後,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發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好了。一年之後,老中醫又與巡按大人相遇,這才對他說:“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則氣結’,并無良藥,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開,氣則疏結通達,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開懷歡笑中不藥而治的”。巡按這才恍然大悟,連忙道謝。

  羞恥療法:

  羞恥是人的本能,中醫利用人的這一本能,治療一些疑難怪症,都收到了神奇的意外效果。傳說有一民間女子,因打哈欠,兩手上舉再也不能下來,吃藥治療皆無效果。醫生利用女子害羞的心理,假裝要解開這位女子的腰帶,揚言要為她做針灸治療,女子被這突如其來的動作驚呆了,不自覺地急忙用雙手掩護下身,急則生變,雙手順勢自然下垂複原。這是中醫采勸圍魏救趙”計謀的心理療法,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激怒療法:

  傳說戰國時代的齊闵王患了憂郁症,請宋國名醫文摯來診治。文摯詳細診斷後對太子說:“齊王的病隻有用激怒的方法來治療才能好,如果我激怒了齊王,他肯定要把我殺死的”。太子聽了懇求道:“隻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後一定保證你的生命安全”。文摯推辭不過,隻得應允。當即與齊王約好看病的時間,結果第一次文摯沒有來,又約第二次,二次沒來又約第三次,第三次同樣失約。齊王見文摯恭請不到,連續三次失約,非常惱怒,痛罵不止。過了幾天文摯突然來了,連禮也不見,鞋也不脫,就上到齊王的床鋪上問疾看病,并且粗話野話激怒齊王,齊王實在忍耐不住了,便起身大罵文摯,一怒一罵,郁悶一瀉,齊王的憂郁症也好了。文摯根據中醫情志治病的“怒勝思”的原則,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療手段,治好了齊王的憂郁症,給我國醫案史上留下了一個心理療法的典型範例。

  怡悅療法:

  傳說古代名醫張子和,善治疑難怪病,在群衆中享有崇高威信。一天,一個名叫項關令的人來求診,說他夫人得了一種怪病,隻知道腹中饑餓,卻不想飲食飯菜,整天大喊大叫,怒罵無常,吃了許多藥,都無濟于事。張子和聽後,認為此病服藥難以奏效,告訴病人家屬,找來兩名婦女,裝扮成演戲的醜角,故作姿态,扭扭捏捏地做出許多滑稽動作,果然令病人心情愉悅。病人一高興,病就減輕了。接着,張子和又叫病人家屬請來兩位食欲旺盛的婦女,在病人面前狼吞虎咽地吃東西,病人看着看着,也跟着不知不覺地吃起來。就這樣,利用怡悅引導之法,使心情逐漸平和穩定,最後終于不藥而愈。

  痛苦療法:

  明朝有個農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勤奮好學,頭一年考上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舉人,第三年又進士及第,喜訊連年不斷傳來,務農的父親,高興得連嘴都挂到耳朵上了,逢人便誇,每誇必笑,每笑便大笑不止,久而久之,不能自主,成了狂笑病,請了許多醫生診治,都沒有效果。李大谏不得已請某禦醫治療。禦醫思考良久,才對李說:“病可以治,不過有失敬之處,還請多加原諒”。李說:“謹遵醫命,不敢有違”。禦醫随即派人到李大谏的家鄉報喪,對他父親說:“你的兒子因患急病,不幸去世了”。李大谏的父親聽到噩耗後,頓時哭得死去活來,由于悲痛過度,狂笑的症狀也就止住了。不久,禦醫又派人告訴李的父親說:“你兒死後,幸遇太醫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被救活了”。李的父親聽了又止住了悲痛。就這樣,曆時十年之久的狂笑病竟然好了。從心理醫學上講,此所謂相反療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