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五谷加大棗食補方 補氣養血安神療效佳

五谷加大棗食補方 補氣養血安神療效佳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4-23 12:19:40

  我們都知道,大棗和五谷都是非常營養的美食,那麼你知道把它們放到一起,補氣養血安神效果更好嗎?下面小編告訴你五谷大棗食補方,一起去看看。

  五谷大棗食補方 補氣養血安神療效更佳

  吃什麼補氣血?如何補血?補氣血的食物有哪些?我們知道八寶粥裡面會加大棗,現在很多餐館的米飯裡面也會家米飯,有人說隻是擺樣子,看着好看些。其實烹調五谷加大棗的營養真的會讓你意想不到哦!下面跟跟随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效,适用于中氣不足,血虛證,髒躁證及緩和藥性等,大棗善治中氣不足,脾胃虛弱所緻的體倦乏力,用大棗與大米、小米或糯米同煮為粥,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大棗,以色紅、肉厚、飽滿、核小或無核、味甜者為佳。民間有“天天吃大棗,青春永不老”“一天十個棗,一輩子不顯老”,“五谷加大棗,勝過靈芝草”,“若要皮膚好,粥裡加大棗”等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也說明常常食用大棗對健康是有益的。

  大棗,又名紅棗,為鼠李科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植物棗的成熟果實,屬于藥食兩用之品,有鮮棗與幹棗(大棗)之分,兩者的成分有所不同。鮮棗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特别是維生素C的含量為百果之冠,故稱其為“天然的維生素丸”,所以吃鮮棗補充人體的維生素更為有利。

  然而,鮮棗易于變質腐爛,故需烘曬為幹棗以便長期保存,通常我們所稱的“大棗”即指幹棗。我國的第一部中藥學專着《神農本草經》中将大棗列為上品,稱其有“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身中不足……和百藥”等功效。《長沙藥解》稱:“大棗,補太陰之精,化陽明之氣,生津潤肺而除燥,養血滋肝而息風,療脾胃衰弱。”可見古人對大棗功效的推崇。

  現代中藥學認為,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效,适用于中氣不足,血虛證,髒躁證及緩和藥性等。大棗善治中氣不足,脾胃虛弱所緻的體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

  用大棗與大米、小米或糯米同煮為粥,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大棗還能養血安神,既可治療因血虛所緻的面色萎黃、頭暈目眩、疲倦無力等症,又可治療因心虛肝郁引起的精神恍惚、睡眠不佳、神志失常等症。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大棗除含有以上營養成分外,還含有三萜皂苷類、生物堿類、黃酮類、有機酸類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延緩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功能,抗腫瘤等作用。大棗中所含的環磷酸腺苷參與機體核酸與蛋白質的代謝,促進蛋白質及抗體的合成,從而增強人體抵禦疾病的能力。大棗還有保護肝髒增強體力和抗過敏的作用。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大棗的驗方及食療方。

  1、中老年人脾胃虛弱,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體倦乏力,大便溏洩等症狀者,用大棗10枚,山藥10克,蓮子10克,大米100克,有益氣健脾,補虛健身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大棗、山藥及蓮子洗淨與大米同煮為粥,早晚食用。

  2、肝炎及肺結核病後恢複期,身體虛弱,疲乏無力,用大棗肉500克,白糖适量,有益氣補虛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大棗洗淨去核,用水煮爛成膏狀,用容器貯存,早中晚各服用1湯匙。

  3、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荨麻疹等)的輔助治療,每日服用鮮棗50~100克或大棗20~50枚,有補氣健身,抗過敏的功效。服用方法:将棗洗淨後不拘時服用,至過敏症狀消失為止。

  4、慢性疾病或大病後身體虛弱,大棗30克,花生30克,羊肉100克,調料少許,有益氣補虛,健脾養血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羊肉洗淨切為小塊,放入花生大棗及調料,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煮2小時,食肉喝湯。

  5、中老年人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須發蒼白者,用大棗30枚,制首烏10克,桑椹10克,大米100克,紅糖少許,有補肝腎,養精血,烏須發的功效。

  服用方法:先将制首烏用水煎煮40分鐘,然後在首烏藥液中放入大棗、桑椹及大米同煮成粥,食前加紅糖少許調味,早晚服。

  6、癔病性精神恍惚,哭笑無常,心煩失眠,情緒波動較大者,用大棗15枚,浮小麥50克,甘草10克,有益氣養心,安神定志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以上3味藥洗淨,煎煮1小時,去甘草後食用。

  7、中老年人低血壓症,大棗20枚,太子參10克,山藥30克,薏米20克,蓮子10克,大米50克,有補中益氣,健脾升壓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以上諸藥洗淨,與大米同煮為粥,早晚食用。

  8、神經衰弱患者,有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疲倦無力,精神萎糜者,用大棗20枚,龍眼肉10克,蓮子50克,白糖少許,有健脾養血,益心安神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大棗、龍眼肉及蓮子洗淨後加水适量,煮爛熟後加白糖調味,早晚食用。

  9、高血壓、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的輔助治療,用芹菜200克,大棗30枚,有健脾養心,降壓降脂的功效。将芹菜與大棗洗淨,加水适量,煎煮30分鐘,食芹菜及棗喝湯。

  10、中老年人肺腎虛損,有疲倦乏力,咳嗽氣喘,食欲不振,腰膝酸軟等症狀者,用大棗20枚,杏仁10克,白果仁10克,核桃仁10克,雞肉200克,調料少許,有補肺腎,止咳喘,益精血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雞肉洗淨切小塊,與諸藥用文火炖煮1小時,分早中晚食用雞肉、諸仁及大棗,喝湯。

  11、病後軀體虛弱,面色蒼白,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失眠健忘,頭暈目眩等症狀者,用黨參10克,大棗20枚,有益氣健脾,養心安神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兩藥煎煮2次,每次40分鐘,合并藥液後代茶飲。

  女人常按十二穴位 舒緩經絡調氣血

  近年來,中醫經絡養生法格外受到女人的推崇,是女人進行自我身體的調理的極佳方法之一。因為,經絡養生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幫女人舒緩經絡氣血。下面就為你解讀女人經絡養生的秘密。

  1、小指尖端——心髒健康

  所屬經絡:手少陰心經。

  具體方法:經常摩擦、按壓小指尖端,有利于心髒健康。

  2、拇指尖端——呼吸系統健康

  所屬經絡:手太陰肺經。

  具體方法:經常摩擦、按壓拇指尖端,具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維持呼吸系統健康。咳嗽時用力重掐拇指尖端,可有效緩解其症狀。對于女性朋友來說,按摩拇指尖端,具有增加面部色澤的作用。

  3、手掌中央——甯心安神

  所屬經絡:手厥陰心包經。

  具體方法:經常用食指指關節擠壓手掌中心,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使面部紅潤,減少皺紋,并能甯心安神。

  4、肩窩——增強免疫力

  所屬經絡:手少陽三焦經。

  具體方法:用力按壓肩窩處,不僅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還能刺激大腦皮層,放松神經,改善頭痛、耳鳴、目痛、咽喉痛等身體不适。

  5、屈肘外側凹陷處——小腸保健

  所屬經絡:手太陽小腸經。

  具體方法:按摩手肘外側凹陷處,能進行小腸保健,促進營養吸收。

  6、鼻翼兩側——大腸健康

  所屬經絡:手陽明大腸經。

  具體方法:用食指指腹輕輕按壓鼻翼兩側,對大腸健康有益,便秘或腹瀉時可按壓此處。

  7、外眼角——膽囊健康

  所屬經絡:足少陽膽經。

  具體方法:閉眼,用中指指腹按壓外眼角,不僅可促進膽囊健康,還有明目的作用。

  8、臀橫紋中央——膀胱健康

  所屬經絡:足太陽膀胱經。

  具體方法:按壓臀橫紋中央,有利于膀胱健康。

  9、足背橫紋中央——調理内分泌

  所屬經絡:足陽明胃經。

  具體方法:經常按摩足背橫紋中央,不僅可調理内分泌,還可治療不思飲食、失眠、消化不良等症。

  10、大腿根部——促進肝髒排毒

  所屬經絡:足厥陰肝經。

  具體方法:摩擦大腿根部至發熱,能促進肝髒造血和排毒,為避免皮膚受損,建議在潤膚露或沐浴露的滋潤下進行。

  11、腿伸直時膝蓋内側凹陷處——調理脾髒功能

  所屬經絡:足太陰脾經。

  具體方法:可用拇指按壓或熱水袋熱敷。按壓時盡量用力,以有酸脹感為宜,具有調理脾髒功能的作用。

  12、腳底中心——改善過敏體質

  所屬經絡:足少陰腎經。

  具體方法:睡前按摩腳底中心,能提高睡眠質量;清晨按摩腳底中心,能帶來一天的旺盛精力;經常按摩腳底中心,可改善過敏體質,同時對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腫等也有較好療效。

  補氣血養顔法 做個紅潤女人

  做個氣血充盈的女人,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的“老朋友”。正常規律的月經,也是關系到美麗容顔的大問題。

  由于女性的生理特點,月經時血液會有一定量的消耗和流失,加之經期情緒、心理的變化,身體中的雌激素分泌降低,月經失調紊亂也就時常發生。随之而來的肌膚變化,可想而知。

  膚色暗淡,眼圈發黑,還有滿臉的痘痘,花容失色,令人苦惱。經期調節内分泌,提高荷爾蒙水平,從根本上調經理血,當然也是擁有嬌美容顔的養顔之本。

  不是貧血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指單位容積循環血液中的紅細胞比積、紅細胞數及/或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以及全血容量減少,并由此而引發的綜合症狀的總稱。各種動物均常發生。貧血的分類方法,比較使用的是按引起貧血的原因,将貧血分為失血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營養性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四種類型。

  簡便易行的補血美顔方法

  關愛自己的女人,隻要注意調養,補血活血,擁有美麗容顔不再是一件難事。

  飲食調養:平時應該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食物,如紅棗、蓮子、龍眼肉、核桃、山楂、豬肝、豬血、黃鳝、海參、烏雞、雞蛋、菠菜、胡蘿蔔、黑木耳、黑芝麻、蝦、紅糖等。

  中藥調養: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黨參、黃芪、何首烏、枸杞子、山藥、阿膠、丹參、玫瑰花等天然中藥,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有很好的調節内分泌、養血效果。

  運動養生:運動也是調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平時可練習瑜伽、太極拳、保健氣功等舒緩運動。另外,傳統中醫學認為“久視傷血”,所以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的職業女性,應該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因為過度用眼而耗傷身體的氣血。

  經絡療法:經常做頭部、面部、腳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經常艾灸關元、氣海、足三裡、三陰交等穴位,對延緩衰老有一定作用。

  女性貧血食補

  1.生活的調理: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劇烈活動、勞累。體位改變應緩慢進行,以免産生急性腦缺血而暈倒。

  2.飲食的調攝:

  多吃綠色蔬菜和含鐵量高的食物,如蛋黃、牛肉、肝、腎、海帶、豆類等。不飲茶,茶葉中的鞣酸會阻礙鐵質的吸收。胃酸缺乏(如萎縮性胃炎、胃切除術後)者可适當口服些稀鹽酸。

  鹽酸能将食物中的鐵遊離化,增加鐵鹽的溶解度,有利吸收。吃一些維生素C,有利食物中鐵的吸收。使用傳統的鐵鍋煎炒食物,鍋與鏟之間的磨擦會産生許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熱過程中,鐵可溶于食物之中,故鐵鍋是一種很好的補血器皿。

  3.食療補血

  ①蓮子桂圓湯:蓮子、桂圓肉各30克,紅棗20克,冰糖适量。将蓮子泡發後去皮、心洗淨,與洗淨的桂圓肉、紅棗一同放入沙鍋中,加水适量煎煮至蓮子酥爛,加冰糖調味。睡前飲湯吃蓮子、紅棗、桂圓肉,每周服用1~2次。此方具有補心血、健脾胃功效,适用于貧血乏力、神經衰弱、心悸、健忘、睡眠不安等。

  ②豬肝粥:豬肝(其它動物肝髒也可)100~150克,粳米100克。先将豬肝洗淨切碎,與粳米一同入鍋,加水1000克及蔥、姜、油、鹽各适量,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日服1劑,分數次食用。此方具有益血補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血虛萎黃、貧血、慢性肝炎、夜盲、青光眼等症。

  總結:以上介紹的這些補氣血方法和食物,大家不妨結合起來試試,效果非常好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