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老年,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記憶力開始“滑坡”,明明買菜剛給完錢,卻忘了拿菜;有時手裡拿着老花鏡,卻在滿屋子找老花鏡??由于老年性癡呆的主要症狀即記憶力下降,因此不少中老年人心裡開始“打鼓”,是不是得了此病
引起記憶減退的原因很多,如心理問題、年齡老化、精神衰減、腦變性疾病、腦血管疾病、神經精神疾病、軀體疾病等。有的記憶減退可以通過綜合性治療獲得減輕,甚至恢複正常;但有的記憶減退則是某些疾病的早期表現或首發症狀,此時若誤認為正常老年健忘而被忽略,則會延誤治療,其中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老年性癡呆,這種疾病多發生在中老年,其患病率随年齡而增加。
因此,不要輕易把中老年人的記憶減退看成正常現象,或者認為“老了就糊塗”,“老了就記性差”,使潛在疾病緩慢進展,以緻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老年癡呆與健忘不同。健忘是老年人腦功能衰弱的表現,而癡呆則是病理性的腦器質性智能衰退,兩者主要有如下幾點區别
1.遺忘性 健忘的老年人對做過的事情的遺忘總是部分性的;而癡呆的遺忘則是全面性的,記不起發生過的事情,似乎此事已完全消失。
2.認知能力 健忘老人記憶力有所減退,但對時間、地點、人物關系和周圍環境的辨識能力得到保存;而癡呆老人卻喪失了識别周圍環境的認知能力,分不清上午、下午,不知季節變化,不知身在何處,有時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
3.生活能力 健忘老人雖會記錯日期,有時前講後忘,但他們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甚至能照顧家人;而癡呆老人随着病情的加重,會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4.情緒變化 健忘老人有七情六欲,對周圍發生的事情有适度的情感反應;而癡呆老人的情感世界則變得日趨淡漠,有時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易激惹、偏執等等。
5.思維變化 健忘老人對記憶力下降有着清醒的認識,因此變得相當苦惱,為了不緻誤事,常記個備忘錄;而癡呆老人則往往對此缺乏内省力,思維越來越遲鈍,言語越來越貧乏,缺乏幽默感,反應遲緩。
無論是健忘還是癡呆,都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幹預。
1. 均衡飲食要增加腦的營養,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E、C的食物以及富含礦物質、膽堿的食物,如杏、香蕉、葡萄、橙、海藻、魚、蛋黃、卷心菜等。
2. 适度運動既可以保持腿腳的靈活性,還可以比較有效地防止腦的退化,使思維得以維持更好的敏捷性。
3. 避免過度喝酒、抽煙 生活有規律。
4. 預防動脈硬化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
5. 小心别跌倒頭部摔傷後發生腦挫裂傷、硬膜下出血或硬膜外出血等情況,極易導緻癡呆。
6. 對事物保持高度的興趣及好奇心所謂人老心不老是很有道理的。
7. 積極用腦維持必要的學習、交流、參與力所能及的公衆活動。古訓“活到老學到老”應當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謹記于心。
8. 學會關心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老年人固然需要更多的關懷,但如果能夠做到适度給與他人關懷,則生活會因這種愛的互動而充滿溫暖。
9. 避免悲傷、消極老年朋友會因為健康狀況的減退、經濟能力的下降、獨居、喪偶等問題陷入深深的心理折磨。碰到此種情況,應及時調整心态,積極面對,以和睦、寬松、愉快的心情對待周邊的人和事。
要避免大腦老化,中老年朋友要牢記這九字口訣:“勤用腦,心情好,營養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