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長壽密碼 看長壽老人如何健康飲食

長壽密碼 看長壽老人如何健康飲食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2 18:30:07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的營養可以保證我們每天營養的攝取,給我們的身體适當的營養以保持我們的健康。健康的飲食會給我們帶來健康的身體,會讓我們長壽,那麼你知道如何健康飲食才會長壽嗎?接下來就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去了解一下長壽老人是如何健康飲食的。

  現在的生活很多人都養成了浪費的習慣,我們食物中很多的營養就這樣被糟蹋了,那麼我們如何留住食物的營養,如何吃出健康呢?

  很多長壽老人們的生活經驗以及民間養生理念都涉及節制飲食、适可而止的'七成飽'現象,很有意思。比如我的外婆今年96歲高齡,她每頓飯都控制量,絕不多吃。但用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如何用科學研究來解釋成了一個難點。

  俗語說"飯吃七分飽",如今這一傳統養生法則得到了科學驗證--上海交通大學趙立平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所劉勇教授團隊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不但證實有節制的低脂飲食更能讓動物長壽,而且提出了新的作用機制。該成果已于2013年7月16日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結論:有節制的低脂飲食更長壽

  "很多長壽老人們的生活經驗以及民間養生理念都涉及節制飲食、适可而止的'七成飽'現象,很有意思。比如我的外婆今年96歲高齡,她每頓飯都控制量,絕不多吃。但用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如何用科學研究來解釋成了一個難點。"提起這項研究成果,趙立平教授饒有興味地解釋。他和劉勇教授率領的團隊在對小鼠用高脂或低脂飲食進行了長達4年的全生命周期幹預,最終驗證了,最健康、壽命最長的正是給予低脂飲食并且有30%熱量攝入減少的那一組,該組老鼠的壽命較同樣低脂飲食但未節食的同伴增加了20%。而健康狀況最差、壽命最短的正是高脂飲食且不控制食量的組群。

  "我們這次研究發現即便攝入高脂飲食,但如果适當節制,也能顯着改善肥胖和代謝病"。這些結果說明,高脂膳食引起的肥胖及相關代謝性疾病會加快衰老,減少壽命。而适度節食可以緩解這些病症,延長壽命。

  追因:"七分飽"催生長壽菌群

  為何"七分飽"有益健康長壽?趙立群教授把視野聚焦在了腸道菌群身上。在此之前,他曾在國際微生物生态學領域的頂級學術期刊ISME Journal上發表文章首次證明了腸道細菌結構變化是肥胖的原因。

  "節食可以調節腸道菌群,減少内毒素入血,進而改善代謝指标,這是節食延長壽命的作用途徑之一。"

  通過相關分析,該實驗找出了與壽命相關的腸道菌群的特定類群。在與壽命正相關的細菌類群中,有很多是已經證實的有益菌。通過實驗發現,無論是低脂還是高脂飲食,節食都能夠顯着增加有助于延長壽命的有益菌群,減少有害菌群。從而改善了與肥胖等代謝性疾病密切相關的炎症反應,這很可能是節食延長壽命、延緩衰老作用機制的重要環節。

  趙教授指出,人也好,小鼠也好,結構合理的腸道内菌群是健康必需的夥伴。最理想的狀況就是吃得營養均衡但剛剛夠自己用,這時消化道恰好把營養吸收完,僅把膳食纖維留給腸道菌群,反過來,如果吃得過多,那麼大量沒有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等食物殘渣也都進入腸道,會讓能産生内毒素或引起炎症反應的有害菌群滋生,導緻胰島素抵抗和肥胖等。這在以往的人體腸道菌群研究中也有證明。"趙立平說。

  防範:節食需以營養均衡為前提

  雖然上述研究的對象是小鼠,但卻給在人群中開展節食的膳食幹預提供了很好借鑒。這項研究如果成功轉化,會有助于控制與衰老相關的代謝性疾病就能很好解決,自然也會減少很多疾病痛苦及經濟負擔。

  "當然,這裡說的'節食'也好,'七分飽'也好,都是在不影響營養均衡全面攝入的前提下的飲食原則,并非盲目少吃或者不吃東西。"趙立平教授強調。"對于在人群中開展膳食幹預,還是要根據個人先前飲食不同做測定後進行個性化調整。這個我們也有一些科學辦法,并已在人群身上小範圍幹預。

  "通過合理節食改善腸道菌群結構,形成良好的腸道環境和代謝過程,也需要慢慢來。健康的人一般不會一頓少吃就餓得慌,如果出現這樣的現象,也說明代謝失衡,需要調理了。在蛋白質脂肪足夠滿足人體功能的情況下,有計劃地逐漸增加全糧或者蔬菜水果的比例,控制食量。'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其實也是其中一種調節方式。剛開始少吃可能會餓,但調整好了就适應了。"

  結語:以上就是作文庫知識百科為您總結的關于長壽密碼的内容,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知道健康的飲食可以死幫助我們長壽,但是不健康的飲食卻是會讓我們折壽,上述這些飲食原則以及方法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借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