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第一場雪遲遲未來,但空氣寒冷幹燥,加上室内暖氣、空調的使用,很多人都出現了口幹舌燥、咽喉腫痛等上火症狀。我們從多家醫院的呼吸科了解到,目前正是“上火”病人的高發季節。多家醫院的呼吸科都人滿為患,病人都是口幹舌燥,但大都是光咳嗽,卻無痰。那麼,這些火都是從哪兒來的呢?
上火源頭一:牛羊肉火鍋
冬天吃牛羊肉比較多,但牛羊肉本身偏溫,且代謝時消耗水分比較多,容易使人上火,因而冬吃牛羊肉要有些科學的講究。
合理搭配:吃牛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茭白、筍等;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蘿蔔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蔔性涼,可消積滞、化痰熱的作用。此外,羊肉和半夏、菖蒲,不宜同用。
别喝涮肉湯:有很多人認為涮羊肉的湯營養豐富,實際恰恰相反,吃涮羊肉一般要一個小時以上,這期間,配料、沒撈出來的羊肉等很多物質在高溫中長時間混合煮沸,彼此間會發生化學反應。這些食品反應後産生的物質對人身體不僅沒有益處,甚至還會導緻一些疾病的發生。
吃羊肉有禁忌:由于羊肉大熱,醋性甘溫,兩物同煮,易生火,因此羊肉湯中不宜加醋。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茶葉中含有較多鞣酸,易引發便秘。
上火源頭二:橘子
在冬季,吃多了容易上火的還有就是好吃的橘子。對此,宣武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的專家特此發布健康提醒,冬季食橘要注意四項内容。
控制食用量: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内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另外多吃對口腔和牙齒有害。
别與牛奶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因此,吃橘子的前後1小時内不宜喝牛奶。
飯前别吃橘子:因為橘子中的有機酸會刺激胃壁的黏膜,對胃不利。
老人少吃橘子: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病狀。
上火源頭三:冬棗
除了牛羊肉、橘子外,因為性溫,補養力強而深受歡迎的冬棗也是目前市場上深受百姓喜歡的食物,但同樣,大棗的這個季節吃時仍有着科學的方法。
大棗入藥常用黑棗、南棗、紅棗、蜜棗等,其中以黑棗、南棗養血補中作用較強。紅棗性溫,補養力較薄;蜜棗味清長而厚爽、滋潤解毒較好。大棗雖然營養豐富,但在食用時仍需注意幾個問題。
腐爛變質棗忌食用。大棗腐爛後,會使微生物繁殖,棗中的果酸酶繼續分解果膠産生果膠酸和甲醇,甲醇可再分解生成甲醛和甲醇。食用腐爛的棗,輕者可引起頭暈,使眼睛受害,重則危及生命。
不宜與維生素同時食用。棗中的維生素可使維生素K分解破壞。
不宜和黃瓜或蘿蔔一起食用。蘿蔔含有抗壞血酸酶,黃瓜含有維生素分解酶,兩種成分都可破壞其他食物中的維生素。
另外,服用退熱藥時禁忌食用。服用退熱藥物同時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形成不溶性的複合體,減少初期的吸收速度。大棗為含糖量高的食物,故禁忌食用。
蜂蜜潤肺少咳嗽 清清爽爽過今冬
冬天是咳嗽多發季節,不妨試試用簡單的材料制作出潤肺、止咳、緩解疼痛的熱飲,而相應的調配,還可以“治愈”這個季節裡高發的口腔潰瘍。一般民間管這種方式叫做食療。
健康專家推薦最簡單的潤肺吃法就是搭配梨,冷吃可以切片拌蜂蜜,連續吃達到效果,也可以煮梨水,但是切忌在沸水時加入蜂蜜,最好在常濕下再加入蜂蜜,這樣才不會破壞蜂蜜的養分。
蜂産品專家告訴記者,冬天蜂蜜底部會産生結晶,不少消費者對于這種變化誤認為是蜂蜜變質,而将它們丢棄,這樣的認識是個誤區。因為蜂蜜是含有葡萄糖等多種營養成分的,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結晶的特性,結晶是其物理現象,而結晶的蜂蜜的成分與營養價值沒有受到影響。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同上火症狀不同解決方案
喉幹嗓啞時:
飲淡鹽水;服蜜梨膏;飲橘皮糖茶。
咽喉腫痛時:
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瘡和咽喉腫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減輕痛苦;嫩絲瓜搗爛擠汁,頻頻含漱;咽喉疼痛時,可用一匙醬油漱口,漱1分鐘左右吐出,連續3—4次,有療效。
口長水泡時:
切幾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臨睡前洗好臉,擠點眼藥膏塗在口唇疼痛處,翌日疼痛就會減輕,繼續敷用幾天,可使疼痛消失。
鼻塞難通時:
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側卧位,右手撐住右後頸,掌根靠近耳垂,托起頭部,面向右側,肘關節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遠越好。由于經絡的舒展作用,少則十幾秒,多則幾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氣。如右側鼻塞,可以相反動作治之。兩側同時鼻塞,可先後輪換動作治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